- +1
《芈月传》里提及的缂丝,还没被机器替代,手工艺人不足百人
“一寸缂丝一寸金”,此前鲜有人知的中国传统织造工艺缂丝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再度被人提及。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全国从事缂丝工艺的人数已经不足百人,为了将这项工艺继续传承发扬,上海丝绸集团有意年内在海外开设相关产品的销售网点。
在《芈月传》第一集中,楚威后和莒姬产生争执的导火索,便是后者花费了半年时间打造的一件缂丝绣罗衫。
据了解,缂丝与一般通经通纬的织造方式不同,它采通经断纬的方法织造,画面的构成全赖纬线的变化,织出的图案正反两面皆同。由于不同颜色纬线所织成的图形彼此不相关联,因此会在图案形状周围留下锯齿状的空隙,形同雕刻,因此又被称为“刻丝”,是目前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
国宴丝绸请柬,图中绘画为上海艺术家陈家泠作品原本主营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上海丝绸集团,2012年成立了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欲打造“海上丝韵”品牌,品牌核心产品便是缂丝制品。
缂丝之所以高贵,首先是因其耗费工时巨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
丝绸织锦画——《富春山居图》据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钢介绍,一名工人至少需要学习五年才能上手做一些简单的制品,一名熟练工人每天只能加工2到3厘米的成品。
自2012年在吴兴路开出第一家店后,“海上丝韵”以每年40%的销售额在增长,目前在全上海设有8个销售点,不过无一在商业区内。吕钢坦言,主要原因是受限于成本。
缂丝虽然早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国内除了少数大师的作品外,售价并不高。
丝绸织锦画——上海外滩2012“如果不是这段时间《芈月传》的热播,知道缂丝的人很少。”吕钢称,在其店内有一幅尺寸为116cmX66cm的缂丝制品,售价为12万元,但成本就已接近10万元。“这幅作品需要一个手工艺人花费10个月的时间制作,一个熟练工人每月的5000元工资,再加各种金就将近7000元,但对工人来说收入也不高。” 吕钢表示,目前国内缂丝手工艺人已不足百人。如果缂丝溢价提高,工人工资增加,或能吸引更多人从事缂丝工艺。
除了继续将向外省市拓展销售网店外,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向海外进军,扩大品牌影响力。日前上海丝绸集团计划在伦敦设立销售网点。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王乐毅表示,在海外市场参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丝绸的确比较受欢迎,而且丝绸承载着文化,也是政府希望对外推广的产品,但软肋在于“品牌较弱”,在和国际品牌比拼的过程中,品牌力和宣传力存在较大差距,“走出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