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总裁:专注“从0到1”早期投资
“二级市场短期波动不会对我们早期阶段投资带来太大影响,大周期性可能会给我们的退出带来挑战,不影响主要投资逻辑和判断逻辑。”在8月24日举行的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下称“转化基金”)启动仪式上,转化基金总裁郭秋衫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小范围媒体专访时表示。
转化基金是由上实集团发起、上实资本管理的第二支生物医药基金,第一期规模约3亿-4亿元。首支生物医药基金总目标规模500亿元、首期募资近100亿元。
关注三大细分赛道
转化基金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旗下专注生物医药产业“从0到1”阶段投资机会的早期基金,由上实集团、上海医药、国方资本及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基金重点聚焦原创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创新技术的成功转化和应用,以建设“聚焦上海、联动长三角及大湾区、面向全球”的创新转化平台为目标,投资并支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技术,通过链接创新生态圈内各类型创新主体、服务主体,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产业+资本”平台。
“单独成立这个基金的主要原因是早期投资有一定特别的属性和要求,因为做早期投资需要长期追踪靶点、适应症和技术领域,并且有快速的文献搜索包括阅读习惯,对于团队要求是不大一样的,以及早期投资通常需要决策更灵活、反应更快速等等。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后单独成立了一个转化基金。”郭秋衫表示。
据介绍,目前,整个上海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基金的目标规模约500亿元,在内部将该基金形象分为“从0到1,1到10,10到100”,分别代表天使孵化、VC和PE阶段的投资。
转化基金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全产业链投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投资工作已经开展了约3个月。基金存续期是“3+5+1”的结构,即3年投资期或会提前完成目标,5年管理退出期,1年延长期,整个基金大概8、9年的回收期。
目前,转化基金的第一期规模约3亿-4亿元。每个项目投资金额约3000万,基本投向于生物医药初创企业的第一轮、第二轮。
具体到基金关注的细分赛道来说,郭秋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主要关注三个部分。首先是医药板块,未来基金规划中大概60-70%会投到药,既包括创新小分子的筛选平台,同时也可能包括一些创新生物类的疗法,比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等大的范畴,也包括新靶点、新机制下的单抗或者重组蛋白的药物,这是大的药物范畴。
“我们既投最终药物产品,也会投技术平台,我们甚至也会投资药物递送等中间环节的技术,这些部分可能占到基金的60%到70%。”郭秋衫表示,转化基金的20%左右会关注诊断,不仅仅是基因组分子诊断,还会更多关注其他组学,比如质谱类诊断、单细胞的诊断,在不同组学尺度上的诊断方法,“另外就是器械,这个部分占比再少一些,可能10%左右。”
探索“上海方案”
优秀的基础研究及成果的产业转化往往需要经历复杂又艰苦的培育过程,需要做好前沿技术发掘和创新要素的整合,做好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搭建完整、高效、专业的创新转化要素支撑体系。
据介绍,上海生物医药基金作为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重要载体,始终致力于探索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上海方案”。转化基金作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全产业链投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依托上海加速建设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充分运用上海在学术研究、临床资源和产业资源等方面的积累及优势,打造一个全新的前沿创新医药医疗产融结合的投资平台。
郭秋衫认为,上海在生物医药转化具有4大方面优势。
首先,上海科研院所和研究型机构非常强,这是上海最重要的优势,也是转化基金基础项目的来源。来源是充沛的,但需要接触、搜寻并且动员他们做转化。第二,上海产业非常完整完备,既有以工业为核心支撑的药企,也有国际性的外企研发中心或者BI部门,以及研发型本土生物医药企业,产业分布相对完整,提供了很好的人才供给,无论是高校来的人才还是工业界来的人才,供给都非常充沛。第三,上海政府对于产业本身足够重视,包括最近上海提出生物医药行动方案的举措,也展示了政府发展产业的决心。第四,上海在临床转化资源上也是非常充沛的,医院一方面是原始创新的来源,也是转化非常重要的载体,所有临床转化在概念阶段的一些临床、研究阶段的临床,都对于早期转化效率至关重要。
“上海的基金很多,但是早期基金不多。美国早期基金占30%,波士顿可能快到50%,但是在中国比例只有11%,专注于早期的基金非常少。虽然在上海基金数量很大,但是早期基金还是很少的。希望通过我们在上海率先成立专注于早期转化的基金,号召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业,改变那个数字。”郭秋衫说。
在谈到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投资联动时,郭秋衫认为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早期投资来讲,参考性会稍微弱一点。
“二级市场短期波动不会对我们早期阶段投资带来太大影响,不会对我们短期造成太大影响。大周期性可能会给我们的退出带来挑战,不影响主要投资逻辑和判断逻辑。从二级市场偏好来看,长期来讲二级市场还是会归为理性,大家会希望看一些研发类、原创类的东西,可能不再追逐流通类或者仿制药。从长远来看,中国一定会走到能够客观评估这些技术背后的风险和市场价值的阶段。”郭秋衫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