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交大|制定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注意遵循经济规律

钱军辉
2021-08-25 13:1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共同富裕”是个美丽的长期目标。为什么是长期目标?因为现实距离该目标还很远。中国刚刚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平均生活水平还谈不上富裕。而“共同富裕”不仅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甚至还高于一般的高收入国家水平,因为它不仅要求平均水平赶上高收入国家,而且还要求不能有很多人掉队。 

为实现这个长期目标,可以说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重视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在确保经济能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确保中国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增长不能急,所以共同富裕也不能急。试想如果试图一口气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很可能抵御不住“打土豪、分田地”的冲动,其结果会是“共同贫困”。 

当然,缩小收入差距很重要。但是制定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一定要考虑经济规律,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比如人们的收入大体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决定,如果强行提高工资(或社保福利),那么高企的用工成本会导致企业不能承受而退出(或用更多机器人),反而会让劳动力供过于求,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反而可能下降。 

再比如,如果中国单方面出台遗产税,就会导致资本外逃,不仅无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还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大局。考虑到资本的跨国流动性,对资本的税收一定要寻求国际协作。 

政府在现阶段应该做的,是纠正那些导致收入差距的政策扭曲。比如政府应该扫除劳动力市场户籍壁垒,让低收入人群能平等地竞争大城市的工作岗位。这样做能让劳动力市场运行得更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政府也可以通过公共产品供应来缩小收入差距。美丽的城市小公园、快捷便宜的公共交通、优质的幼托和公办教育等等,能让人们直接获得享受和便利,或者降低焦虑,因此也是一种增加人们幸福感的收入。而且这种收入天生贫富无欺,穷人和富人同样享受。那么扩大公共产品供应、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就能实质性地缩小收入差距。 

在众多公共产品中,优质的公办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有助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从而有助于持续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优质且廉价的公办教育能让下一代所受教育的质量差距缩小,而教育质量差距缩小能带来未来收入差距缩小。 

在这点上,中国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在基础教育方面,因为户籍限制,众多儿童不能在父母工作所在地入学,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大城市无法相比,加上父母角色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会导致未来更加严重的收入差距。 

即使在城市里,公办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否则也就没有学区房的炒作空间了。当然,这点已经受到政府关注,比如北京正在出台有力措施进行纠正。希望北京能闯出一条新路,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榜样。 

为让教育机会更加均等和充足,我们也应该延长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同时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中国家庭愿意为孩子的高等教育花钱,但这要求政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不能只建设头部几所高校。目标应该是让大多数高中生,不需要出国留学,就能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大学教育给年轻人的回报都是非常可观的。未来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机器人广泛取代人力,很可能会导致大学教育回报更高,导致大学毕业生和中等教育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而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则能让未来的体力劳动者相对稀缺,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收入,缩小劳心者和劳力者收入差距。 

当然,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产品,都依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而税收收入一方面取决于税制和税率,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经济蛋糕有多大。所谓“对富人加税”,应当慎重。政府应提高税法的公平性,打击逃税漏税,关闭避税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税收。但不能运动式地随意针对富人加税,从而伤害投资信心,影响国家经济基本面和政府长期税收能力。 

其实缩小收入差距对富人也有好处。一方面,因为穷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当他们收入提高后,公司产品会更好卖,公司利润会更高。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小的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会给生活在其中的富人更多安全感。因此增加税收以支付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完全可能得到包括富人在内的所有人支持。但前提要在法治框架下,通过民主协商,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 

如果有社会共识的支持,同时尊重经济规律,在经济持续发展中逐渐缩小收入差距,那么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将不是梦。 

(作者钱军辉系经济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