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紫光惊魂

2021-08-23 16: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程度

编辑 | 杨旭然

出品 | tide-biz

8月20日,三大股指全线下挫,拥有“芯片+军工”双重属性加持的紫光国微却逆市涨停。

资本市场对于紫光集团旗下芯片资产的价值满是期待。自3月份的低点开始,紫光国微股价已经飙升120%。

紫光系上市公司高光表现的另一面,却是其母公司紫光集团陷入了多事之秋。

自2016年以来,在董事长赵伟国的带领下,紫光集团通过频繁的资本并购,一跃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及IT服务领域的领头羊,并被许多人看做中国芯片杀出重围的重要力量。

如今身为民族芯片产业扛鼎者的企业,却深陷债务泥潭。陷入尴尬局面的紫光集团,至今仍没有找到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紫光集团的困境,不仅是赵伟国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整个民族芯片产业发展的一次诘问。

01 债务 坑很大

当下的紫光集团管理层已无力继续掌舵这艘科技巨舰。

导火索是徽商银行的一纸诉状。

7月9日,徽商银行认为,紫光集团目前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具备重整价值,所以向法院申请对其破产重整。

徽商银行的这一举动,彻底让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公之于众。10天后的7月20日,紫光集团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引战为“整体引战”——战略投资者需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或紫光集团的核心产业。

也就是说,当下的紫光集团管理层已无力继续掌舵这艘科技巨舰。

在这之前,紫光集团的债务火山已经频频爆发。2020年11月,“17紫光集团PPN005”公司债券未能与投资人达成展期协议,成为紫光集团首只违约的债券。

此后,紫光集团发行的多笔债券相继违约。该年12月10日,“18紫光04”未支付此前一年的利息2.6亿元;同日,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际一笔海外债本息也违约,触发了另外一笔20亿美元的违约条款。

Wind数据显示,目前紫光集团共有9只债券实质违约。

最新披露的情况是,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累计70.18亿元。今年12月底,还将有一支13亿元的债券到期。此外,三家紫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紫光国际控股、紫光芯盛,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累计超过26亿美元。

众所周知的原因,紫光集团并未发布2020年年报。根据2020年半年报,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有息债务中一年以内到期有息债务为814.28亿元,占比过半,而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419.34亿元;一年以上到期有息债务金额为752.63 亿元,占比48.03%。

去年上半年,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38亿元,总资产2966.49亿元,负债率68.41%,仍处于较高位置。

翻阅财报,可以发现其2020年上半年的商誉高达521.76亿元,占其净资产(937.1亿元)的55.68%,占总资产的17.59%。

商誉是指企业并购时付出的资金减去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这部分溢价就形成了商誉。而商誉能出售、不能变现,不能产生正现金流,更不能用来偿还债务。

从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紫光集团通过不断的资本并购,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规模,以及不能折现的商誉。而与此同时,这些资产并不能够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和利润。

疯狂扫货之后的流血不止,让紫光的财务情况变得更加紧张。   

 02 三星 学不来

拖累紫光的应该在于非高科技产业。

“三星经历的一切都值得学习和总结”,赵伟国经常将三星作为紫光的学习典范。在他看来,三星的“科技财阀”模式也可以照搬过来。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三星集团打造了一套良性循环的造血体系。三星家电、液晶面板、金融、物产、造船等产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芯片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紫光要借鉴三星的发展经验,成为一个以芯片和云网为主导业务的综合性科技财团。这样,紫光才有可能完成振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业。”按照赵伟国的这一思路,紫光建立一个“芯-云”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自2013年起,紫光先后斥资收购了展讯通信、锐迪科、新华三51%股权、法国Linxens集团等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奠定了紫光发展的基础,再加上长江存储、紫光国微,紫光的“芯-云”产业已然完备。

目前来看,以新华三为主的紫光股份已经是集团利润的顶梁柱;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企业紫光国微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市值站上1300亿大关。

紫光国微股价表现 (2017年初至今)

紫光展锐是国内除华为海思外,唯一掌握5G技术的芯片设计企业;Linxens集团,在智能卡微型连接器、RFID天线和嵌入件领域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国家级存储芯片项目长江存储,更是担当起中国存储芯片零突破的重任。

纵观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史,并购重组一直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博通、英特尔、高通、日本软银通过频繁的资本运作,发展成为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的“扛把子”。

A股市场,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为公司发展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并在资本市场中打出了影响力。

应该说,紫光在芯片产业的资本整合可圈可点,为民族芯片产业积累了不俗的技术储备。

拖累紫光的应该在于非高科技产业。以三星为样板,在高科技产业外,紫光投资了庞杂的非主业资产。

实业领域控股新疆燃气集团,投资房地产;金融领域持股诚泰保险、幸福人寿等险资企业和曲靖市商业银行;在教育领域参股了学大教育。

紫光集团热衷于收集金融牌照,财险、寿险、银行……但这些收购和投资的资产状况难言乐观,不仅不能匹配紫光科技业务的地位,更是没办法为紫光科技产业进行输血。

此前,紫光还一度爱上了炒股,紫光曾涉足近20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此前紫光集团也有过很直白的表态,买入一些公司的股票“属于财务性投资”。

而研究其投资的股票,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些标的既非绩优白马股,亦非行业龙头。从地产开发的阳光股份,到化工纺织行业的欣龙控股、再到服装制造业浪莎股份…

这些投资不仅毫无章法,而且和半导体科技主业毫无关联,紫光所谓的“财务投资”,最终纷纷割肉出局。

03 问题 出在哪

当下的紫光亟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纵观近紫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战略都对,但战术上过于冒进。

清华毕业生赵伟国拥有一腔热血,有实业报国的情怀,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但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冒进的经营策略,让紫光逐渐滑向天平的另一端。

在技术至上的半导体领域,台积电风格的工程师文化是主流,个人英雄主义和对资本的迷信都是危险的。紫光成功的基础来自于资本并购,而当下的困境也发轫于资本投资。

当下的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均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但紫光展锐、长江存储还需要巨额的投资。紫光的科技并未完全实现“自力更生”。此时对在主业之外的大量投资,非但没有为集团起到助力作用,反而成为拖累。

需要注意的是,三星是特定时期、特殊国家政策主导下的产融帝国。三星用了80多年的积累,站上了世界存储芯片的顶峰,此外三星在金融、显示器、造船、化学等等领域均拥有一批顶尖人才。

赵伟国曾喊出要“用十年时间拉平与三星的鸿沟”,壮志固然令人敬佩,但这个愿望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

其次,紫光的问题还在于集团承担了过多的融资工作。紫光集团和下属企业属于控股结构,公司不承担经营职能,主要作为融资角色。

随着持续并购,集团总资产大幅增长,并表子公司数量增多,而归母所有者权益占比却大幅降至10%左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6月末,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各级子公司总计286家,较年初净减少301家,主要由于终止合并紫光学大及其控股子公司。

另外,紫光集团违约也暴露了对债券融资的过度依赖。当企业债券融资占比较高,在债券集中到期兑付阶段,若叠加存续债券估值偏高难以借新还旧,违约风险将上升。

其现金流终于出了问题。但庆幸的是,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影响有限,没有出现投资者恐慌出逃的情况。

“我们这些年很多企业出问题,是因为野心过度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且相信运气会再次发生。其实你的能力、边界没那么远,你的运气也没有那么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运气。”

一语成谶,赵伟国正在为自己过去的“野心和运气”买单,但中国芯片产业不能为某一个人的过失买单。

当下的紫光亟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现实是,巨额债务压顶,紫光集团的引战之路一再受挫。从苏州高新、海南联合,到深投控股,再到宣布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几经辗转,直到目前还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还好,紫光的基础产业质地不俗,未来被某些实力资金方接手的问题不大。

​04 写在最后

紫光是一个结构、关系复杂的综合体。紫光既是校办企业,同时又是高度市场化管理的市场主体;他是国家意志和市场化运作的结合,亦是家国情怀和企业家精神融汇的载体。

紫光问题的爆发,令我们不禁思考:有了高层定调、政策支持、资本助力,芯片大战略就100%能成?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2020年以来,资本疯狂涌入造芯热潮,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疯涨,一级市场也热火朝天。但武汉弘芯半导体千亿骗局让人咋舌,成都格芯、贵州华芯通等芯片烂尾项目让人心痛。紫光集团所面临的危机,更是令人叹息。

芯片这个曾经“冷门”行业,正在被全社会以热情、期待所有优待。但怎样才能在无尽的热情和期待中健康成长?要经受考验的不仅有芯片领域的专业能力,更有企业家的初心与人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