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洱:“一村一品”激活绿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2021-08-23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各乡镇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化产业结构,以“一村一品”全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初夏,在宁洱县德化镇星火村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一株株核桃树枝繁叶茂,火红的石榴花在核桃树中间尽情绽放,树荫下中药材黄精开出娇俏迷人的淡紫色小花……基地上散发着生机和活力。

薄壳山核桃是宁洱县按照短平快和中长期相结合的脱贫路子而发展种植的一项产业。星火村是全县最早种植薄壳山核桃的试点村,2013年至今,已发展种植4000余亩。因条件适宜,大部分种植的核桃树5年便开始挂果,比预期提前了3到5年。去年星火村的薄壳山核桃已经挂果1000多株,产果接近一吨,产值达到了6万多元。根据薄壳山核桃的生长特性,这两年村里又摸索出立体式种植,通过利用空间套种多种绿色生态作物,提升效益。

“我们种植黄精、果树,还在树下种其他植物,肥力、水力互补共享,从光照上来说也是立体式的吸收。总的来讲就是地下、空中利用起来,我认为立体式种植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现在农户的信心也高了,碧根果种植已经成为我们星火村的主打产品。”星火村党总支书记陈廷顺说。

同样,在龙树村对面山坡上,村民李云祥正在给沃柑除草打尖。李云祥原本是龙树村的建档立卡户,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他先后种植了11亩佛手、9亩芒果,通过发展亚热带水果产业摆脱了贫困。

同时,龙树村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扩大亚热带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至今已有5000多亩,这些水果不但形成了龙树村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也让当地农民群众逐渐开拓思想,激发了动力。李云祥说:“思想观念要放开,要跟着村上的发展思路走,跟着村‘两委’走,只有思想跟着他们,做什么才更有方向,更有保障,我会一直跟着他们做下去。”

种植业“绿”意盎然,养殖业也齐头并进。围绕宁洱县全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做优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德化镇积极引导各村,在着力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种养关系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通过能人效应“种好草”“养好牛”“喂好猪”带动更多的养殖户,不断壮大生猪、肉牛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打好绿色食品牌。

那迁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云荣说:“从我们做起后,农户也陆陆续续跟着做起来。我们村的这个产业带领大家把养殖形成规模以后,买猪的来,也更有市场,我们的价格也更卖得起来。”

目前,全镇已形成窝拖村“烤烟+糯玉米”、龙树村“水果+药材(佛手)”、星火村“烤烟+薄壳山核桃”、荒田村“生态有机茶叶+林下资源采集”、顺安村“烤烟+热区开发”、那迁村“茶叶+生猪养殖”、勐泗村“烤烟+蔬菜、水果”、干田村“烤烟+芒果”的产业发展格局。部分村主打的“糯瀚香”粗粮、“善水坊”茶品、“垚成鑫”水果等商标已注册,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绿色健康生活目的地基本形成。

“今后的产业发展,我们将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人群创业就业。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我们将紧盯乡村振兴这一目标,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快的步伐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更有活力,更美丽。”德化镇人民政府镇长张春泓说,在德化镇探索出来的这些成功做法的影响下,全县水果种植基地正在持续扩大规模,抗旱和管护等科学技术不断在田间得到普及和突破,部分村新引进的食用菌、西番莲、中药材等新兴产业正起步发展。产业格局实现“一枝独秀”向“多级支撑”转变,“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为全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宁洱发布

二审:胡娇

终审:杨燕明

责编:庞玉珍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