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卡罗尔》:旧事如能拍得扣人心弦,也已值回期待
电影《卡罗尔》本有个复杂的设定。写于1952年的原著《盐的代价》以19岁女孩特雷西的视角讲了一个同性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因为涉及性别、阶层、年龄、道德偏见,所以注定成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中的一层切片。然而不要以为你可以从这片切片中洞悉时代风云和人性挣扎。相反,它几乎是透明的,就像暴风眼,宁静而肃穆。
电影《卡罗尔》的剧照。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亦是如此。特雷西最终决定和卡罗尔生活在一起。她穿越餐厅来到她面前,前一刻卡罗尔还在和周围的人谈笑风生,看见她之后立刻安静下来,眼神里有微微颤抖。
五十年代中期,两个陷入爱情的女人,年龄相差巨大,亦分属不同的阶层。卡罗尔是富商之妻,幼女之母,有阅历,经历过爱情。特雷西是个想成为摄影师的售货员,只是一个贫穷的女孩,第一次和卡罗尔共进午餐的时候连自己要点菜什么都不知道。她们的爱情从头至尾都是不对等的。是卡罗尔屡次把可能性抛给特雷西,特雷西则凭着本能的吸引一步一步作着抉择,最终决意和离了婚放弃了女儿抚养权的卡罗尔在一起。
但是当二人经历心碎——卡罗尔在终结公路旅行不辞而别后在街上偶尔看见她,车子开过转角而她久久回望;特雷西一把抓过卡罗尔的分手信跑出去看,看看完之后把早饭统统吐出来。爱情的心碎具有打破现实的力量。经历过之后,二人的差异像泥壳被打碎,露出两颗真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导演托德的刻意忽略纷杂的背景,是为了捕捉到爱情里面最本真,最不易磨灭的片刻。
一只放在肩膀上的手,一根掐掉电话的手指,公路旅行中特雷西快乐的脸,把脸埋进卡罗尔衣物的沉醉,洗她照片时候水滴的滑落。这些不能为人知的“坏的爱情”中的细节,是陈词滥调没错,如此久久的凝望却也是爱情里共通的部分。
整部影片给人回溯记忆之感,画面静态而考究,是可以长久地留在脑海里的。格局小到只剩两人之间的爱情,却能够做到不逼仄,原因是配角和大环境虽然只占小小篇幅,却能够借此呈现全景。
卡罗尔和丈夫之间几个回合进退,就把丈夫对她的眷恋和控制欲,他对母亲的言听计从,以及婚姻破裂后的复仇心和恻隐都交代清楚了。卡罗尔和前女友之间的故事则借由她与特雷西间的对话补齐,前女友对她丈夫的短短一句“你用了十年的时间让她身边只剩下你我”道尽她的婚后寂寞。
更加小的角色比如特雷西的男友(杰克·莱西饰),背景很容易就被忽略。但是他作为第一代美国欧洲移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栋房子生两个孩子,和影片中的侦探、律师、法官们共同构成当时主流社会的缩影。特雷西偶遇的《时代周刊》摄影师则是另一个缩影,他代表更为开明的一部分人,是平衡主流社会的另一股力量。
他们若隐若现的存在支撑了这段爱情故事不致陷入虚空。因为被现实触摸,所以挣扎起来才更加惊心动魄。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一个强势而坚定,一个刚能够吞下生活带给她的苦涩。如果把性别重新设置,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中年男子和年轻女子的爱情故事。可能连“爱情”都算不上,财富和阅历的差距,涉及到的婚姻和家庭,卡罗尔最后放弃女儿抚养权的决定,让人们很容易对这种感情戴上“渣男”和“文青小白兔”的帽子。
但是,为何故事的主角换成两位女性就会有如此大的不同。这大概是因为爱情本来就是基于本能,被纯真或者被强大吸引亦是本能。女性间的同性之爱去除了我们脑海里对这种爱情模式的固有偏见,才有机会还原它的原始模样。这段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导演一方面为它剔除各种干扰因素,一方面也令其沉淀和成长。凯特·布兰切特的角色笔记写得很透彻:“对于卡罗尔来说,如果你是第二次经历爱情,并且知道或许这次的爱来得更为深沉,你就会知道你是在冒着多大的风险,你也会因此明白你多么可能会再次体验失去。所以我认为,对于卡罗尔来说,这是一种特雷西无法理解的伤感。而只有到影片的最后,特雷西才有可能慢慢理解这种忧惧感,这会使她们未来的关系更加丰厚。”
所以她们在一起之后的结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经历深刻爱情后个体的蜕变。
很多人觉得《卡罗尔》过誉了,一说它太精细规整,爱情的发生中规中矩又在意料之中;二说它讲了一个旧故事,无非是被禁忌的爱情的挣扎。但是正如原著之名《盐的代价》,谁都尝过盐的滋味,也都试过无盐的肉是多么难以下咽。旧事如能拍得动人心弦,也已值回期待。-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