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碳市场满月考:碳价稳定、交易活跃度不高,后续走势如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开市已逾一个月。7月16日交易启动以来,一个月内,交易价格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8月16日收盘价每吨51元,碳价较为平稳。与此同时,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却从开市首日的410万吨高开后持续下降,8月16日当天的成交量仅为10吨,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隐忧。
对于全国碳市场的运行表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燃煤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总共覆盖了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是3.55亿元。他同时坦言,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虽然有很多年的试点基础,但对于全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所以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审慎稳妥。”
“交易量确实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原因,很多公司在一开始并不是特别想购买或者交易碳配额,原因是(担心)可能会给市场留下一个不是特别好的印象:碳配额不够、所以要在市场上买。给外界和政府的印象是我们超额排放,所以要买碳配额作为抵消。”瑞银内地及香港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廖启华对澎湃新闻称,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部分企业的交易意愿受到上述顾虑的抑制,影响了交易活跃度。但长期来看,最终在清算结算时,超排部分仍须在市场购买配额以履约。“所以目前还存在一些初期的心态,但之后的交易情况会变得活跃。”
碳市场的活跃程度与宏观经济环境、总量限制、配额分配机制直接相关。目前,全国碳市场是燃煤发电企业之间的碳资产交易平台,不同类型、不同发电量的发电企业获得不同额度的初始配额,减排力度大的机组会产生配额盈余,可以通过碳市场将富余的配额卖给减排成本高、配额短缺的企业。目前的配额分配方式为免费分配,企业获得初始配额并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配额整体宽松,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尚无法进场交易,因此碳价上行压力不大。
数据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对全国碳市场首月交易量不高的状态分析称,据其碳市场模型估算,全国碳市场2019-2020履约年度的配额发放额和排放总量大致相当,基准值相对宽松,大多数企业获得的免费配额足以用于履约。同时,目前距离年底履约期限尚有时日,企业配额交易的需求并不迫切。类似的 “履约期效应” 在其他国际碳市场也存在。同时,由于内部流程较长,目前有不少纳管企业尚未入市,仍处于观望状态。
此外,“中国国家碳交易仅限于纳管企业间进行现货交易。四笔场外交易的交易量在10万吨至50万吨之间,相对较高,说明了部分企业目前仍然倾向于双边协议交易。在允许其他类型的投资者以及丰富交易产品引入碳期货等后,我们预期交易量必将扩大,市场活跃度将提升。”路孚特认为,短期内,交易量预计仍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企业目前处于熟悉碳交易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到9月底,控排企业将获得2019年和2020年的最终免费分配,也将接近12月31日的履约期限,因此,交易可在秋季晚些时候回升。
回顾历史,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设立初期,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况,由于市场上碳配额供大于求,导致碳交易金额大幅下跌。初期,欧盟碳市场采用了较高的配额无偿分配比例(90%以上),且在配额分配方面采用历史法,对企业排放约束较小。到2020年,欧盟总体有约60%的配额通过拍卖发放,免费配额仅占40%,发电行业自从2013年起就几乎完全没有免费配额。
廖启华对澎湃新闻表示,参考欧盟碳市场的经验,随着未来5-10年全国碳市场的无偿配额比例逐步降低,碳价会有一个比较长远的上升空间。“欧洲碳市场的价格在50—55欧元/吨,全国碳市场的碳价目前远低于这一水平。我们认为,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同时碳配额越来越收紧的情况下,供需失衡会在长期带动碳价格上升。”
黄润秋在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的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眼下,业界呼声较高的是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审批备案,将CCER纳入全国碳市场。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体系起步于2012年3月,2015年进入交易阶段,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暂停CCER项目备案,存量的CCER交易仍在各大碳市场试点进行。CCER一旦重启并扩容,有利于清洁能源企业通过售卖CCER获得收益。
廖启华认为,中长期来看,CCER大概率会重启。“当无偿配额比例降低、碳配额供需紧平衡,CCER的市场会逐步放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