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灿兮 徐赛琳
2021-08-24 08:4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扎哈·哈迪德于2004年摘得有建筑界“奥斯卡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上海艺仓美术馆“实践与探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是继复星艺术中心安藤忠雄展后,又一个出现排队观看的现象级建筑展,扎哈本身足够有吸引力,但这一展览并没有展示扎哈的画作、手迹和其人的更多维度,更有观点认为此一展览似乎有点像“大型售楼处”。现代建筑展览给公众带来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是值得让人深思的。

上期“评展”栏目有文章点评了西岸美术馆“蓬皮杜馆藏与康定斯基”两展,有读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也希冀“评展”栏目成为对话和争鸣的平台。本栏目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实践与探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

地点:上海艺仓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日—8月29日

点评:当建筑模型被视作一种现代艺术进入美术馆时,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大型售楼处。主办方难道是开发商思维?

评星:二星

对于扎哈的这一展览,开幕前主办方就提炼了几个关键词:建筑魔女、普利兹克、华丽曲线、现代主义……很快大家便将注意力集中在扎哈·哈迪德这个独一无二的女建筑师身上。结果到现场一看,后面加上了“建筑事务所”几个字眼,整个展览中除了照片墙上像素并不高清的几张扎哈的德照片和一段生平介绍以外,再也没有与她本人直接相关联的展品。我以为是来了解扎哈这个人的,结果是一个建筑成果汇报展。

美术馆一层入口处的模型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现场。官方图

与通常美术馆中隔着安全距离、罩着玻璃的作品不同,此次大量的建筑模型和各种几何立体模型几乎裸展,满足人们无数次打开闪光灯按动快门的渴望。或许,对普通观众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拍下各种如同外太空建筑般的模型,以确认自己的参与感。笔者也实在纳闷,这些拍下的照片和挂在墙上的建筑空间照片到底有何不同?模型和照片全都被密集而随意的堆砌在一起,好像策展人生怕展品多到放不下;同样随意的,还有展签的位置和其上云山雾绕的专业建筑术语。

扎哈展二楼陈列的建筑作品照片

展览以“文化建筑”、“综合体”、“高层建筑”、“体育馆”简单分类,其实每个人都能看懂这些建筑的功能,又仅仅只知道这楼是干什么的。一旦涉及背后的建筑理念——“曲面延展”“拓扑化思维”“非线性空间”等再次将我难倒了,这些词汇似乎在提醒非专业观众:看看就好,理解是不存在的。

扎哈展览现场,北京银河SOHO建筑模型

扎哈·哈迪德,Steve Double摄

想到之前另一个火爆沪上的“安藤忠雄展”,墙面上展出了大量建筑手绘草图。安藤年轻时、从日本出发游历西方的具体路线,通过建筑的“朝圣之旅”试图思考自己的工作,以及专业拳击手的形象也鲜活起来。再之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做了一系列建筑展,戈登·马塔-克拉克、石上纯也、让·努维尔等均通过手稿、作品模型、影像等多个层面讲述了建筑师的作品理念从哪里来,以及想象力如何依托现实迸发。但扎哈展逛完一圈,只能感叹这些建筑造型所需的脑洞似乎非常人拥有,无法得知灵感来源。

复星艺术中心安藤忠雄展上,安藤忠雄在欧洲旅行时手绘的建筑草图

如此不友好的策展思路,却因为周末高温天大排长龙的照片传遍网络,迎来新一波营销点。试问既非历史悠久的真迹,又非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现代建筑展览给公众带来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是给观众提供发九宫格图片的素材?

恐怕策展方也没定位准确。一不小心变得像房产开发商布置的效果,而观众也只记得“到此一游”。(文/灿兮)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地点:上海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点评:与同期展出的康定斯基展,讲述艺术家作品风格从哪里演变而来的直观性不同。“万物的声音”的多元性或许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正在延伸的多重面向,也通过冲击对艺术定义的理解,提示对艺术作品的思考。

评星:四星

在东西方传统中,对“物”的描绘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风格理解迥然不同,但共通之处是画家不仅在作品中展现画技,更是通过物品的选择、构图等体现思想。如16、17世纪源于荷兰的静物画中,凋零的花朵寓意着基督教中“物质生活归于虚荣”的思想,骷髅更是“终有一死”的警示。中国文化中也是如此,南宋画僧牧溪的《六柿图》就是以禅宗的角度邀请观众沉思万物平衡与生死规律的代表之作。可见,“物”长久以来都是艺术家展示技法、表达思想的载体。

这样的传统延续到了百家争鸣的现当代艺术中。当艺术不再局限于展示艺术家成熟的技法和思想,更具有一种实验性质,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物品”的描绘来实验、开拓、提出疑问、挑战权威。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的第二个常设展“万物的声音”即试图以“物”作为线索,选取法国蓬皮杜中心馆藏中20世纪以来与之相关的作品,为观众展现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伴随时代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

展览现场,托尼·克拉格的《展开的螺旋体》(1982年),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形态。

展出的百余件作品,虽然主要诞生于西方,但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有共鸣。“万物的声音”作为常设展,与特展往往聚焦特定艺术流派或艺术家不同,它尝试用大量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为观众梳理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脉络。观众可能对其中一些艺术家(如毕加索、杜尚、曼·雷)有一定了解,但对有些却是陌生的。通过这个展览可以将熟悉与陌生艺术贯穿。如果对某个艺术家特别有兴趣,也可以以此开启对他的了解。

展览现场,曼·雷 作品《坚不可摧之物》(1923 ,1959年)

相比,西岸美术馆常设展的首展“时间的形态”,此次“万物的声音”为观众了解现代当艺术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但如果试图仅通过一次参观常设展来完整地学习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是自然是不切实际的。展览不是美术史教科书,展览侧重策展理念,关注内容和逻辑的连贯性。

展览现场

如果看过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合作的两场常设展,会发现展览中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从策展角度会给予不同解读。比如,上篇“时间的形态”曾展出杜尚于1913年创造的首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而在中篇“万物的声音”中,观众将看到艺术家于1917年创作的另一件“现成品”艺术代表作《帽架》,进一步理解杜尚从日常消费品的角度对艺术价值及艺术姿态提出的质疑。“《时间的形态》以主题性而非时间线性的方法,带领观众穿梭于20世纪和21世纪的现代艺术,同时突出了在这一时期,有关空间及解构,而第二场展览则围绕另一个同样贯穿于整个现代性历程的主题展开,那就是对物件功能的探讨。

展览现场,杜尚,《帽架》,1917,1964年

从静物画开始,“物”是取之不竭的创作主题,它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经历从现成品、超现实主义物件、拼贴组装、回收再利用等等的一系列变迁。因此,在观看“万物的声音”的过程中,可以专注于思考作品中艺术家对“物品”这一概念的诠释,也可以通过阅读展览各个篇章的主题,试图理解所有艺术家和艺术运动的因果缘由。虽然这也许有些“烧脑”,但如今看展览仅是追求能视觉刺激和展览美观,显然少了思考。但“思考”也许并非一蹴而就,好在“常设展”的一大优势是超长展期(展出至2023年2月),观众有机会一看再看。

展览现场,展览以艺术史和哲学史的双重角度串起关键词。

与同期展出的康定斯基展,讲述艺术家作品风格从哪里演变而来的直观性不同。“万物的声音”的多元性或许这正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正在延伸的多重面向。我认为,展览的目的不仅是介绍现当代艺术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作品,更是在邀请观众思考:艺术在当下有何意义,又将如何发展?展览也在鼓励观众用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看待艺术。

展览现场,巴尔蒂斯的作品

那么作品还有好与坏的区别吗?观众对于“看不懂”的作品难道也要全盘接受、附和称赞吗?

其实艺术品仍然存在高下之分,将来也会是这样。我个人非常喜欢此次展览中奥伦蒂的《巡回桌》,也着实没能欣赏那组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可穿戴的椅子》。每个人的喜好有所不同,这没有关系。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我也反思我的评判是出于偏见,还是经过思考后忠于个人价值和审美的结果?这次展览通过冲击我们对艺术定义的理解,提示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思考。至于艺术应该给人带来美和愉悦,还是通过不断的敲打促使人进步,这是观众自己的选择。(文/徐赛琳)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