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圣诞节曾是“非法”节日:参与庆祝会遭到法办
圣诞节期间,英国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庆气氛可与中国的春节相媲美。人们在教堂或广场吟唱经典的圣诞颂歌,在家与家人团聚分享烤火鸡、圣诞布丁。虽然随着英国社会的世俗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但其宗教内涵恐怕不会完全消失。其实在英国历史上,圣诞节曾经一度遭取缔,而始作俑者并非极端的世俗主义者,而是17世纪以宗教信仰狂热而闻名的清教徒。
原来在中世纪的欧洲,圣诞节虽然在民间热闹非常,在教会礼仪年历中的地位却低于复活节,并不是头等重要的宗教节日。但由于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徒大肆攻击罗马教会对圣母的崇敬,作为回应教廷有意拔高与圣母有关的圣诞节的地位,因此圣诞节问题在16世纪下半叶开始成为一个新旧教派争论的战场。
法国预格诺派文献学家斯卡利杰(1540-1609)圣诞节“非法”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圣经》并没有明确记载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但有的早期教父和教会史家利用经文中一些数字、带有寓意的字眼以及当时的历法等,硬是“推算”出了12月25日这个日期,使之有了“经文依据”。主张“唯独《圣经》是权威”的新教徒特别是加尔文派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经文依据”。法国文献学家斯卡利杰(Joseph Justus Scaliger)和瑞士神学家北鲁瓦杜斯(Matthaeus Beroaldus)等人旁征博引各种古代文献,指出这些“算法”错误百出,不过是穿凿附会;瑞士学者沃尔夫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报名上册”、“牧羊人在野地看守羊群”这些圣诞故事不可能发生在近东寒冷多雨的冬天;瑞士神学家霍斯皮尼恩(Rudolph Hospinian)援引古典时代晚期的异教和基督教文献,指出早期教会对圣诞日期没有达成一致,圣诞节的日期和习俗可能源自古罗马的农神节和古代日耳曼的尤尔节(Yule)。可以说今天人们对圣诞节日期和习俗的质疑,都已出现在这些学者们的讨论中,这一方面是拜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文献研究所赐,另一方面也是罗马教廷权威受到挑战的结果,斯卡利杰写道:“要是我在六十年前提出基督不是生于12月25日,我可能就要被处以火刑了。”
当然,这些讨论大多出现在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中,只能算“茶杯里的风暴”,但它们指出圣诞节日期不仅没有《圣经》根据,而且还是古代异教的残留,为后来部分新教徒在更大范围内攻击、取缔圣诞节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过“理论基础”并不必然导致彻底取消圣诞节,一些撰文攻击圣诞节日期的学者也认为,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让民众有个节日可以放松身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民众在“放松”的过程中出现了酗酒、纵欲、赌博等道德败坏的现象,令教会人士侧目,但16世纪新教国家并没有大规模取缔圣诞节,虽然加尔文派的大本营日内瓦取消了包括圣诞节在内的一切宗教节日,但加尔文派占多数的尼德兰、苏黎世等地仍照常庆祝圣诞,还在节日中加入新教元素,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而另一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相传还是在圣诞树上装饰蜡烛(后来变为彩灯)的首创者。
爱丁堡大学校园内的约翰·诺克斯像(1513-1572)而真正开始对圣诞节开战的先是苏格兰。苏格兰原来只是一个地处欧洲边缘的小国,但宗教改革运动使苏格兰焕发出强烈的宗教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苏格兰宗教改革的领袖约翰·诺克斯(John Knox)曾经流亡日内瓦,深受加尔文派影响,苏格兰的宗教改革也受到英格兰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但诺克斯及其追随者却不愿沦为外国亦步亦趋的附庸,主张以长老制和加尔文派神学为基础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并将其打造成“最纯正的教会”,作为欧洲的楷模。1560年,苏格兰教会正式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不久便推出第一部《教会管理法规》(First Book of Discipline),设立了各级教会官吏,严格贯彻道德和教会纪律。
法规一开篇就宣布:“教皇党徒”发明了包括圣诞节在内形形色色的宗教节日,这些节日与《圣经》无凭,应当在国内被彻底废除,而保留、传播这些可憎事物的人应移交有司法办。一些基层教会很快对“非法”庆祝圣诞节或尤尔节(苏格兰民间对圣诞节的旧称)人进行处罚,1574年,阿伯丁教会会议审判了14名在尤尔节晚上“嬉戏、跳舞、吟唱肮脏的颂歌”的妇女,次年手工业行会被授权惩处那些在节日期间怠工休息的工人。禁令后来扩大到几乎一切娱乐活动,1599年埃尔金镇的地方士绅在节日期间严禁“各样渎神的休闲活动,包括踢足球、打雪仗、唱颂歌和其他渎神歌曲、化装、吹风笛、拉小提琴和跳舞”。
英格兰国教保留了不少旧式礼仪。图为牛津大学学生模拟国教礼拜。苏格兰取缔圣诞节的做法十分严苛,但苏格兰宗教及社会改革的成就让很多英格兰教会人士艳羡不已。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历经波折,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基本上告一段落。不过英格兰国教圣公会中仍保留不少旧时的礼仪和主教制度,一些受加尔文派影响的人感觉改革并不彻底,这些希望继续改革教会的人常常被人称为“清教徒”。1603年伊丽莎白无嗣而终,作为远房亲戚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任为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
清教徒寄望于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能继续推动改革,哪知詹姆士本人早就对苏格兰教会咄咄逼人的气势不感冒,他曾几次不顾爱丁堡教会会议的反对,在荷里路德宫内举办尤尔节庆典,得到英格兰王位后便迫不及待地搬到伦敦,不仅因为气候暖和,也是为了可以耳根清净地过圣诞节。詹姆士及其子查理一世鼓吹君权神授,不仅在英格兰国内打击清教徒,还试图把圣公会的主教制度强加给苏格兰。结果,1640年苏格兰爆发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英格兰议会应对,结果清教徒占多数的议会与查理进行激烈的斗争,最终导致1642年内战全面爆发。在内战过程中,英格兰议会不断对圣诞节庆祝活动进行打击。
英格兰民众在酒吧饮酒庆祝圣诞。英格兰议会为何打击圣诞节
英格兰议会打击圣诞节的原因很多。首先,英国内战虽然和同时期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一样都被称为“宗教战争”,但两者的形态有很大不同。三十年战争是在西欧各君主、诸侯之间进行,动用的是职业雇佣兵,依托的是大银行家的财力,专业化水平较高;而英国内战中虽有雇佣兵助阵,但参战人员特别是议会军官兵有很多并没有战争经验,包括议会军名将克伦威尔。对这些出身小乡绅、佃农和学徒工的军事“素人”而言,打仗主要依靠的不是专业军事技能,更多是严明的纪律和崇高的道德、宗教热忱。
因此在内战期间,不仅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双方的宣传机器也是全力开动,让己方士兵相信自己是为了“神的事业”而战,而敌人则是“敌基督”的帮凶。议会军一方为了抢占道德高地,不仅宣传越来越激进,还要有“社会改造”相配套。本来就被证明并无《圣经》根据、带有异教色彩、伴随着种种放荡行为的圣诞节就自然会成为激进的清教禁欲主义改革的牺牲品之一。
另外,当时的英国人特别是清教徒相信战败等灾难往往是神对罪恶的惩罚,应该禁食反省。后来成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相信对西班牙战争的失败,是因为他的骄傲招来了神的愤怒,因此终身不敢称王。在内战中英格兰议会多次下令全国民众禁食反省,而圣诞节的喜庆气氛在战争期间就显得格格不入。1644年的圣诞节正好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议会规定民众禁食反省的日子,这天民众应该吃大餐庆祝还是禁食祈祷悔过,就成了一个问题。于是议会于节前特地通过法案,不仅要求圣诞节当天照常禁食,还得反省历来圣诞节假借纪念耶稣降生之名荒宴醉酒的罪过。
此外,英格兰打击圣诞节也是受到苏格兰的影响。在内战的第一阶段,英格兰议会和苏格兰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查理一世。双方设立了“两国委员会”(Committee of Both Kingdoms)协调行动,1644年议会军和苏格兰军队在马斯顿荒原大破王军。双方的合作不只局限于军事方面,1643年英格兰议会召集一百多名教会人士在威斯敏斯特举行宗教会议,参考苏格兰教会对英格兰教会进行改革。1645年,议会批准了威斯敏斯特宗教会议起草的《公共礼拜指南》(Directory for the Public Worship),其中规定只有星期日和每月禁食悔罪的日子是合法的宗教节日。
1647年6月,英格兰议会下院正式通过《废除节日条例》(An Ordinance for Abolishing Festivals),宣布“基督降生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所谓宗教节日,在英格兰王国及威尔士领地境内不得作为节期或宗教节日”,并用每月第二个星期二作为新的公共假日。是年平安夜,议会进一步下达命令,动员伦敦等地民兵执行圣诞节禁令。而在此前的1640年,苏格兰议会也已通过法案,正式从法律层面废除尤尔节,圣诞节在整个英国彻底成为“非法”。按照这些法规,圣诞节期间店铺必须照常开门,民众照常工作,而除非正值星期天,教堂不得举行任何宗教活动。有的神职人员因为试图在圣诞节期间用冬青装饰教堂,或者发表和基督降生有关的布道而被捕入狱,伦敦市长派人也四处巡逻,捣毁民居前的常春藤装饰。
圣诞节的回归
取缔圣诞节做法遭到了部分民众的反抗。早在1643年圣诞节的伦敦,部分不过圣诞、坚持开门营业的店主遭到一些市民的围攻,要求他们按照习俗关门歇业。1647年圣诞节被正式取缔后,在有的地方民众手持武器把守坚持举行宗教活动的教堂,与官员对峙;诺维奇一名清教牧师和要求过圣诞节的学徒工在街头发生冲突;而在坎特伯雷,类似的骚乱演变为王党暴动:市民捣毁开门营业的商店,强行挂上圣诞装饰并聚众畅饮,随后攻占了监狱和军火库,并坚持了一个多星期。王军方面也拿圣诞节问题做过文章,在内战期间,查理驻跸的牛津坚持照常庆祝圣诞节,王党分子也和清教徒就圣诞节问题进行论战,一个圣公会牧师称排斥圣诞节就是公然和耶稣基督的教会作对,而一个乡绅也写道,威斯敏斯特僭立的宗教会议无权决定哪些宗教节日该过而哪些不该过。
《为圣诞节辩护》封面漫画,士兵、平民分立左右,中间为圣诞老人。圣诞节骚乱大多被议会军镇压,内战也以议会军胜利、查理被推上断头台告终。当时一首民间歌谣《天地翻覆》哀叹王军失败,歌词最后一段唱道:“总而言之/请让我来告诉你/圣诞节死在了内斯比。”然而,圣诞节在英国并没有真正死去。在长达十年的共和、护国政府时期(1649-1660),庆祝圣诞节的活动还是或明或暗地进行,一些庄园的账簿显示,节日期间的食物消耗明显增加,还有金钱支出以犒赏前来助兴的乐手。当局不仅对在英格兰乡下或苏格兰高地庆祝圣诞鞭长莫及,对伦敦眼皮底下的圣诞活动也是无可奈何。清教徒大加提倡的星期日还不及非法的圣诞节来得隆重,一年圣诞期间从伦敦塔到威斯敏斯特竟没有一家商店营业,有个议会议员还抱怨自己被圣诞彻夜狂欢的人们吵得无法入眠。由于共和政府取消了出版审查,不少鼓吹圣诞节的小册子在市面上公然发行。其中一本题为《为圣诞节辩护》的小册子封面画着这样一幅漫画:圣诞老人回到了英国,清教徒打扮的士兵对他怒目而视,而背着箩筐的平民则对他大声欢迎。
圣诞老人果然回来了。轰轰烈烈的共和试验和清教统治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宣告结束,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复辟,是为查理二世。生性爱好宴乐的查理二世,人称“快乐王”,一复位就宣布废除内战时期英格兰议会通过的一切法案,包括圣诞节禁令,使民众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过圣诞节。他的姑妈、查理一世之姐伊丽莎白·斯图亚特的十世孙,即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每年圣诞节下午三点还会为她的臣民送上一份圣诞致辞,而在她登基5年后的1958年,圣诞节也在苏格兰恢复为法定节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