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元素杂糅的《心跳源计划》如何抓住观众的“心跳”?

2021-08-20 12: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绯飞

“来时我一无所有,去时我却能带着我们的爱。”

这是前天晚上播出的《心跳源计划》大结局中,周小山留给裘佳宁的遗书中的一句话。经过42集的试探、纠缠、隐瞒、救赎,周小山终于因裘佳宁而彻底激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善意。原本将善良视为“奢侈品”的他明白了“善良是一种选择”,故事的最后,他也被爱救赎,选择了善。

饰演周小山的演员罗云熙,在大结局当晚发微博回顾了表演时的心路历程,并与周小山告别。当晚,这条微博便带着话题#罗云熙发回眸图告别周小山#冲上了热搜,第二天《心跳源计划》也登顶骨朵电视剧热播榜。

在暑期档各种大剧的强势包围下,《心跳源计划》作为一部台网联播的电视剧,不仅播出期间电视台收视率屡次破二、网播热度不俗,在收官之际仍能再次问鼎热度榜首,从数据角度来看,《心跳源计划》承受住了暑期档的冲击,以稳健的播出热度圆满收官。

医药健康、科研困境、商业间谍、爱情悬疑……单从元素看,《心跳源计划》是一部十分“杂糅”且“冒险”的都市情感剧,许多观众在剧播之初就十分忧心:如此丰富的元素,到底能否被合理、自然地融合在一部剧中?

不过,就像冒险故事通常都有一个happy ending一般,从原著《掮客》到剧版,《心跳源计划》勇敢挑战“心跳”,也成功地抓住了观众们的“心跳”。

原著vs改编:就要玩“心跳”

《心跳源计划》改编自缪娟的小说《掮客》,IP改编的“身世”,在给它带来初始热度之外,在立项之初也让它受到许多质疑。作为早期网文,小说《掮客》中不论是男主周小山的身世设定、还是女主裘佳宁所在的职业系统,对于电视剧改编来说都十分敏感。

可原著受欢迎,离不开这种人物职业背景设定带来的“刺激感”。如果在改编中为求“稳”而彻底放弃这种刺激,那么《心跳源计划》将与一部普通的职场爱情剧毫无区别。如何在保留原著基调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合影视化的改编,是主创团队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从剧名《心跳源计划》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在改编过程中还是将原著中的“刺激感”设置为本剧的最大标签,“心跳”二字就是剧版最好的解读:冒险,却不越界。

原著中的周小山,是一个罂粟般迷人又危险的男人。作者缪娟写道:“每个女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周小山。”这里的周小山,指的是周小山身上的危险气质带来的那种“冒险的爱情”。

剧中,商业间谍的身份让周小山在具备了这种冒险气质的同时又降低了“危险性”。同时剧版保留了书中周小山的初恋女友香兰、相依为命的母亲、被隐瞒了五年的亲生女儿等身世背景,在丰满周小山形象的同时,也让女主和观众因为他的过往经历对他心生怜爱,更加合理化裘佳宁对他奋不顾身的爱情。

女主这边,主创团队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强了裘佳宁性格中的独立性。剧中的女主角不再像书中那样被动、挣扎,而是对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有着从一而终的原则,甚至这种原则时常高于她与周小山之间的爱情。这种“事业型女主”,决定了《心跳源计划》虽然以二人的爱情为主线,但不会出现“恋爱脑”女主,或是为爱放弃事业的情节。

两人心动的开始,是一次堵上生命的“车技比赛”。这一段剧情借周小山之口直接点明了于裘佳宁而言,“冒险的爱”相较于循规蹈矩的爱情更适合她。整日泡在实验室的女科学家,实际上有着一颗热衷于冒险的心。相较于传统爱情剧中或“恋爱大过天”、或情绪化的女主角,不通人情世故却坚守原则、具有冒险精神的裘佳宁无疑是反套路的。

如此一来,高智商独立女科学家裘佳宁,对上身世莫测的商业间谍周小山,观众们看到的就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心跳不断的危险爱情故事。

办公室恋情的“职业感”

相较于原著,《心跳源计划》中增加了大量的职场戏。

由于该剧采取台网联播模式,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剧相较于小说这种较私人的文学形式需要更具普适性。而《心跳源计划》中对于职场情节的重点刻画,则是迎合了这种播出形式。

从骨朵后台数据来看,《心跳源计划》20-29岁的观众与30-39岁观众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观众年龄的结构更加均衡。说明《心跳源计划》的“职业性”相较于单纯的偶像剧,所覆盖的观众年龄范围更广。

而对于职场生活的刻画,《心跳源计划》作为国内首部聚焦医疗科研领域的电视剧,在剧集之初通过“职场内斗”这一冲突情节先声夺人吸引观众。陌生的领域搭配熟悉的情节,在有效降低观众观看门槛的同时,对于女主裘佳宁的性格特点、职场处境、专业能力等方面均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展示。

涉足一个新的、观众较陌生的专业领域,绝非是《心跳源计划》的“偷懒”之举。本剧大胆地将实验室以及学术界中的部分乱象搬上荧幕,以资历压人、学历内卷、学术剽窃等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首次出现在电视剧作品中。

此外,《心跳源计划》中还涉及了科研人员的待遇、婚恋,科学研究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等现实问题。这些真实的行业困境的刻画,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编剧费慧君在采访中表示,本剧关于专业部分的创作,皆是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本剧片尾也首次出现了“剧本专业助理”的署名。

当然,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观众的观看重点还是落在裘、周二人的情感线刻画上。裘佳宁设定上是一位眼中只有科研的女科学家,而周小山作为国际商业间谍的任务也是窃取抗癌药物“源计划”的配方,注定二人的交流有很大部分要发生在实验室中。换言之,本剧的情感线有一定比例等同于办公室恋情。

生物医药科学家的职场恋爱,怎么写才能既体现科研人员的专业性,又依然使屏幕前的观众怦然心动?《心跳源计划》选择在设计人物对白时,巧妙融入一些化学名词。例如发现周小山吃醋时,裘佳宁给他送苏打饼干让他“中和醋酸”;形容自己对周小山的感觉时,裘佳宁提到爱情激素“苯基乙胺”……虽说对于剧中研究员的学术背景来说这些名词简单了些,却也妥妥地给两人的感情增添了几分“学术气息”。

内核:救赎与信仰

周小山出场时,利落的打戏和与妹妹莫莉熟练度极高的配合便让他不同寻常的身份露出冰山一角,后续也很快通过莫莉“查叔的任务”的台词交代了他的背景并不简单。对于未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周小山是“坏人”的身份在第一集便有迹可循。

然而,观众也同样会留意到,周小山将抢来的资料投进邮筒时提到的并非“佣金”“任务”等字眼,而是颇有侠气的一句“打着慈善福利院的名号,做着人口买卖的营生,必须曝光他们”。即使是在接下来几集中,周小山的商业间谍身份很快揭秘,但周小山其人到底是否真的像表象上看到的那般“一坏到底”,在这段情节之后,相信许多观众也要对此打上一个问号。

大结局里,周小山在遗书中对裘佳宁说:“我曾身处黑暗,是你燃起了我对光明的渴望。”这既是周小山的内心独白,也是裘、周二人这段“救赎之爱”的真实写照。

前十集的剧情中,两人之间出现多次涉及三观的讨论,内容涉及对同事关系的看法、对待学术的态度,更有周小山屡次试探的、观于善与恶的认知。或许从观看角度来说,剧中二人动辄辩论一般的大段台词输出会给人“不知所云”之感,但也正是这一次次语言上的争执与碰撞,让周小山头一次因裘佳宁而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选择善良,也让原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裘佳宁因周小山而愿意去学习健康的交际态度。

这场相遇中的救赎,无疑是双向的。但于周小山,裘佳宁在救赎之外,也是一次对他的重塑。

从剧集一开始,裘佳宁就因不愿在外国实验室做“二等公民”而回国,“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这句台词更是频繁出现在剧集之中。建立中国科学家的学术自信和完成国际生物医药领域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是王老坚持“源计划中国造”的初衷,而这一信念也影响了裘佳宁,并由她传承。

裘佳宁对科研的信仰一点点影响、同化着周小山,直至剧中两人看着国旗升起时,裘佳宁选择为“源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背负起别人对她在学术和私德上的污蔑。一直视“源计划”为心血、宁折不弯的裘佳宁,愿意为了科学发展而退出团队、背负学术污点的行为,彻底改变了周小山。因为裘佳宁,他的心中不再只有自己的情感、自由、仇恨,那份愿意拼命曝光人口买卖内幕的善良被彻底激发出来,真正打心里成为了裘佳宁一样的、善良的、有信仰的人。

正因裘佳宁一路走来对“中国科学力量”的坚定信仰,周小山才完成重塑,在最后选择以自己的生命守护裘佳宁视之如命的“源计划”。

这个故事,以“心跳”为名,因欺骗和阴谋开始,最终却以牺牲和救赎收尾。不论是裘佳宁、周小山之间的纠葛,还是妹妹莫莉、后期的主要反派阮文昭,本剧最终探讨的还是“爱”的母题。有人因爱成为更好的自己,譬如裘佳宁;有人因爱获得信仰、得到救赎,譬如周小山;也有人因爱一错再错、伤人伤己……在这个以爱为前提的故事中,《心跳源计划》虽然以悲剧结尾,但其中对于裘佳宁科学信仰的塑造,裘、周二人爱情的描绘,依然让不少观众感受到了“be美学”的独特魅力。

原标题:《元素杂糅的《心跳源计划》如何抓住观众的“心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