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芈月”配音季冠霖:孙俪是金丝楠木,我是雕花
季冠霖则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没有孙俪前期优秀的表演和台词,后期不可能配得像她的角色。她为了演芈月,专门找了台词老师,做了一些台词方面的训练,很用功。这就像刷墙面,墙面基础面不好,再好的油漆刷出来也不好。观众不会觉得是孙俪的脸加上季冠霖的声音,而就觉得是她自己的声音,这一定要孙俪表演非常棒,台词非常棒才能达到。用谁配音真的不是孙俪决定的,所以不能说她的台词不好。”
在如今的影视界,季冠霖已俨然是人人争抢的“配音界女神”——电影方面,2005年,她便在《天下第一》中为黄圣依和高圆圆分别所扮演的两姐妹柳生雪姬和柳生飘絮配音。2006年,季冠霖在黄晓明、刘亦菲主演的《神雕侠侣》中为小龙女配音。同年的电影《墨攻》里,季冠霖为范冰冰配音。2008年,她在《赤壁(下)》中为林志玲饰演的小乔配音。同年,电影《叶问》中,她为熊黛林扮演的叶问之妻张永成配音。而在电视剧方面,她的配音履历更是几张A4纸都打不完,包括《美人心计》的林心如、《倚天屠龙记》的安以轩和刘竞、《宫锁心玉》的佟丽娅……她的配音千变万化,无论为哪一位众所皆知的明星配音,都能做到“声人合一”。
季冠霖 视觉资料图之所以国产影视剧会多采用后期配音方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拍摄环境所限,现场收音效果差,因此相对同期声,后期配音成本较低。另一点便是与导演的要求有关,“原音好还是配音好,这都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剧本对角色定义是什么,或者说,角色在导演眼中在编剧眼中,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会判定角色,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但演员自己配音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季冠霖说。
76集的《甄嬛传》、81集的《芈月传》,在季冠霖的记忆里,她都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录完了,“如果是四十多集,五天左右就可以录完。当然和台词量也有关,一集如果戏不多,一下就录完了。”她说,她接受的配音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难点,不同的累法,“有的戏,我从头到尾都得喊。《甄嬛传》是另一种累,甄嬛不怎么需要喊,台词也不算多,但她有许多内心戏,需要你的内心使劲,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很累。”与记者电话时,季冠霖不停咳嗽,她说最近好几档子的事连在一起,令她连轴转,她特地嘱咐,“没什么保护嗓子的心得,就是说话多了之后,千万不要去喝冰的东西。”
季冠霖说,给影视剧配音不一定要与饰演演员的自然音色贴近,“不同的戏有不同的要求,跟导演有沟通,有的导演要求配音要跟演员的音色接近,那我就要贴着演员的感觉走,但也有的戏,导演要求配音要有变化。比如《赤壁(下)》里的林志玲。”《赤壁(上)》在中国大陆上映之后,一些观众表示无法接受林志玲嗲嗲的台湾腔,认为过于出戏,为此吴宇森导演对小乔一角的声音进行了海选,最终决定让季冠霖来配,“吴宇森导演说,音色要像林志玲,但是要把台湾的感觉变小。”
林志玲在《赤壁(下)》中由季冠霖配音。然而不管是配甄嬛还是芈月,亦或是小乔,在季冠霖看来,这些都属于二度创作,她说,“为《甄嬛传》和《芈月传》配音,我作为配音演员的发挥其实都被限定在口型的范畴内。简单说来,你可以更夸张,可以更悲伤,但所有的变化都被锁定在她原本语言的速度里,不能超越,也不能缩短。”
而为动画片《小门神》中花仙一角配音,令她感到“过瘾”,“《小门神》不同,你不用去管什么口型问题,一句‘真的吗’就可以配出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语气,那种表演的感觉真的特别纯粹,特别过瘾。”
此次《小门神》采取的是“先配音,后制作”的好莱坞式动画制作流程,最初季冠霖到追光动画进行配音的时候,她看到的只是一张“花仙”的2D图片。“其实很早很早以前,有部叫‘兔爷传奇’的国产动画找过我做定版配音,当时也是没有画面的,不过后来他们请了明星给角色配音。”面对越来越多的国产大制作动画采取明星配音方式,季冠霖回答坦然,“我觉得完全由投资人考量,我们不会有什么想法感受,就是需要我我就来配,需要明星就去找明星,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据制片人于洲说,季冠霖第一次为“花仙”做定版配音时,就把整个团队给镇住了:“一个角色,她竟然在转眼间换了10种配音方式,令人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这个行业里最专业的。”他还记得,当季冠霖说出第一句台词的时候,创作“花仙”这个角色动画师就钦佩得五体投地,当场表示:“大神,我给你跪了。” 于洲评价,季冠霖对角色的理解“非常准确”,“花仙的戏不是太多,但出来之后效果非常好”。
季冠霖说,在给《小门神》配音的几场戏里,她印象最深的是日晷封印那段,她配音的花仙嫌弃白客配音的门神郁垒不专业,花仙说不想跟不思进取的人在一起,“我觉得《小门神》的故事不低幼,以我配音的花仙为例,她说的语言还是很成年人的。”
《小门神》花仙《小门神》是令季冠霖喜欢的一度创作,“一度创作没有制约你的东西,没有限制你的框框,按照你的想象力,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达到导演想要的角色性格语言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句子说得长还是说得短,说得快还是说得慢,都是由我自己控制。”她感叹这些年来一度创作不多,“我接触的中国原创动画的量不大。”
1980年出生的季冠霖,长在梨园世家,2000年考入了天津师范大学播音系,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她说原本也想找个电台去当DJ,但生活给她打开了配音的门,配着配着,她在这配音行里也算是立住了脚。
如今,网络上流传着好多她配音的集锦视频,“我看过一两个,别人会转发到我的微信微博里,我会看一下,我觉得大家还真是喜欢声音这个行业,其实网友不止做我的视频,还做其他配音演员的,说明他们真的关注我们这个行业。我们看到也会很开心的。”
也正是在如今的网络上,也总会看到关于中国配音黄金时代不在的论调,对此,季冠霖表示,“所谓黄金时代不在了,不是指那个时代的老师的技艺下降了,其实他们的艺术水准、艺术上的东西还依然那么的好,而且随着那么长时间的历练,虽然年龄大了,但他们对艺术语言的理解、提炼、表达比以前还好了,只不过现在我们影视多元化的冲击,许多人可以选择看原版,所以不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国配。”
在季冠霖看来,电影院排片压根不排国配,“那看国配的观众自然就少了,能感觉到国配好的观众也就少了,因为你现在都没有看过国配,你怎么能知道他好不好呢?”她说,不时有朋友在“碰巧”看了国配电影后发现,“现在国配的配音不是他想象中的配音,而是特别的真实、生活化的配音”。
她说,“现在年轻人一想到配音,就会想到某种模式化的配音,他们可能会觉得现在的配音也是这样,实际上并不是,而且我们的配音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影视剧作品风格的要求在改变。我们就像是做手机壳的人,那些剧就是手机,他们发明什么样的手机,我们就要做成适合他们手机的壳套上去。就好比以前手机是折叠的,现在是平板的,如果我还是做成折叠型的壳,肯定是卖不出去的。但并不是说以前的配音不好,以前的配音绝对是当时最棒的,是经典。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和电影的风格都和现在不一样。以前老百姓喜欢就是那种积极向上的特别有朝气的,声音总是提得特别亮的感觉,其实你看老上译,《虎口脱险》,现在看还是觉得特别经典,你会觉得他配的那个人,就应该是那个人的声音,一点都不会觉得突兀。非常贴合人物,因为那个时候外国演员也是这么演的,现在外国演员可能不再那样演了,但当时配音就得那样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