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巾帼学党史 | 我的爷爷赵祚传:为革命三次被捕入狱,五封遗书明志慷慨就义
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云南省档案局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云南网
联合出品的
《红色档案·云南中共党员口述历史》
今天推出
↓↓↓
06:35
“今日民德的堕落,社会的污浊,政治的(同“纷”)乱,外患的逼迫,可谓达于极点了。我们青年不幸处在这怪状百出、险象丛生的环境中,虽在求学时代,也不能不互相勉励,谋个补救的方法……天下兴亡,匹夫尚且有责,何况我们为社会中坚的青年负有绝大的责,岂可袖手旁观呢?”
这是当时就读于省立一中19岁的赵祚传,为“大姚旅省学生励志会”的成立,而手书的宣言。
方格竹纸上,他的字迹娟秀,墨迹近百年依然清晰可辨。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从字里行间中迸发出来,到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
1903年,赵祚传出生于楚雄大姚县的一户书香门第。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中,从小赵祚传就勤学上进,懂得了忧国忧民的道理。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从未中断学业。
青少年时期,他在家乡中学就读,后来转学到昆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内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内忧外患的时局动荡,激发了赵祚传高昂的爱国情怀。
22岁那年,赵祚传考入由瞿秋白任系主任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来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上海,他参加了爱国团体“新滇社”,对于帝国主义势力不断侵略和掠夺云南,他义愤填膺,并在日记中写道:“青年的泪,应该洒在祖国的边疆,青年的血,应该流在革命的路畔。”
追求进步的赵祚传一步步向着心中的理想靠近。到上海的第二年,他前往广州,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训练班学习。经政训班负责人王德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赵祚传与王德三回到云南,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赵祚传为委员,负责组织工作。
期间,他深入工厂、学校、农村,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发展成员,足迹遍布滇南、滇西14个县。短短半年内,云南全省党员、团员,由40人左右发展到近200人。
他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农民四字经》,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语,描述了贫雇农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号召民众联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土地革命”,这是赵祚传对云南早期农民运动做出的重要贡献。
为了革命,他积极筹措经费,几度变卖家中财产。1928年9月27日,身为省特委书记的赵祚传拖着重病之身,步行回到大姚家中,拍卖家中田产,筹措组织经费时不幸被捕,这已是他第三次入狱。
入狱后,赵祚传将生死置之度外,念念不忘的仍是人民疾苦,革命的胜利。他经受了敌人的百般折磨,1929年3月,在就义前夕,分别给父亲、岳父母、妻子、兄妹、儿子留下了5封感人至深的遗书。
在书中,他对亲人们倾诉心中的坦荡情怀,叮嘱他们切莫悲伤,“人生是准备来牺牲的,虽置诸法场又何足惜”“然为国牺牲,算死得其所”“我为主义而牺牲,为民众而牺牲”“我心很坦荡安然”……铿锵有力的话语,今日读来,依然动人心魄。
牺牲时,赵祚传年仅26岁。在回顾爷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时,最令赵宏感动的一句话,是赵祚传抱病工作时所说:“我的病是重的,但国家的病更重。时间不等人,救国家更要紧。”
原标题:《巾帼学党史 | 我的爷爷赵祚传:为革命三次被捕入狱,五封遗书明志慷慨就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