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然散步 | 夜游版纳热带植物园

2021-08-31 13: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三蝶纪

对于昆虫爱好者来说,西双版纳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的最南部,拥有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热带生态系统,热带季风性气候、多样丰富的植被,塑造了这里独有的生物多样性,全国六分之一的植物种类,四分之一的动物种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这两年我去了三次版纳,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邀请,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生物密度很高,加之有规范的管理,安全系数高,非常适合自然观察。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昆虫与植物密切相关,丰富的植物也意味着有丰富的昆虫种类,昆虫和植物多的地方,鸟也多。喜欢来版纳植物园的,除了植物爱好者,就是“虫人”和“鸟人”。

植物园范围非常大,分东区和西区,一天根本逛不完。

西区较为平坦,多个景点都在西区。在西区需坐游览车才能到达东区的绿石林、热带雨林等景区,东区环境较为原始,更有“雨林”的感觉。今年五月,有一个象群跑来了东区,那会儿东区全部关闭禁止游客进入,里面的科研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也全部撤离了。好在我来的时候刚好避开了这个时间,还能在东区走一走看一看。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区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东区

在这里只分雨季和旱季,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四月是旱季,这半年的降雨量仅为全年的13%。五月到十月是版纳的雨季,说是雨季,连续下雨的情况也不多,往往是急急地下一场阵雨就停,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就可能来一场暴雨,到了下午又重新放晴。

我来的三次分别是四月、六月和八月,可能是运气好,都是晴多雨少,反而是四月遇到的雨最多,后来才知道有几场是人工降雨。

雨季有雨水滋养,万物生长,也更适合自然观察。白天有毒辣的太阳和游客干扰,我更喜欢在夜晚出来探访植物园的“夜精灵”。

在版纳的雨季,差不多到晚上八点天才黑透,当夜幕笼罩大地,白天不活跃的夜行动物都纷纷出动,鸣虫窸窸窣窣的声音此起彼伏,奏响入夜的交响乐。

探访这些“夜精灵”需要带一支足够光亮的手电筒,这样才能去发现和看清它们,同时,防蚊也是必不可少的。版纳的蚊子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雨季,植物上积存的雨水给了蚊子更多的孳生空间,稍一静止,就有一堆蚊子过来吃人血大餐。在版纳,人们使用最多的是一种随着携带的金属或塑料材质的蚊香盘,把盘状蚊香点燃放进去盖上,有朋友戏称这是牧师装备,只要一个人带了,旁边几个人都能受益。

便携蚊香盘效果显著,在白天更好用,因为白天热、容易出汗,汗水把防蚊水冲散了就要一直补涂,便携蚊香盘就没这个困扰,点一次可以管几个小时。在晚上,我还是选择了避蚊胺和派卡瑞丁成分的防蚊水,这两种成分都可以让蚊子闻不出“人味”,达到防蚊的效果,还不会伤害其他虫子。

很多人都会问我,同在一个地方,我怎么就看不见虫子?我会回答他们说,你需要训练一双“虫眼”。简言之,就是要训练对昆虫和其他虫形节肢动物的敏感度,因为在其中有着太多的“伪装者”。

比如说,来到这棵树前,乍一看,树上有一些枯叶,仔细看,里面还混着肥嘟嘟的虫子。这种貌不惊人、形态有点像鼻涕虫的昆虫,真实身份是璞蛱蝶的幼虫。别看幼虫灰不溜秋,成虫阶段非常美丽。

璞蛱蝶幼虫

我们再来看看这棵树干,上面有一个虫形的土疙瘩。其实,这是四斑荆猎蝽的若虫,它们选择了用一堆土颗粒把自己包裹起来伪装自己,等待被迷惑的小虫子送上门成为它的食物。到了成虫阶段,它们足够强大了,这种伪装也就用不着了。

四斑荆猎蝽若虫

四斑荆猎蝽成虫

仔细看树皮,上面有一只触角长长的纹腿腐叶螽的若虫,它与树干上地衣的颜色完全贴合,保护色非常之好。

纹腿腐叶螽若虫

斑悲蜡蝉翅上的突起和树干的质感很接近,不注意看也会忽略,如果触碰它就会亮出艳丽带斑的后翅,只是这招对我们人类并不管用。

斑悲蜡蝉

斑悲蜡蝉

在树干上,常常能见到一种苔蛾的杰作。这类苔蛾的幼虫化蛹时,会将自己的长毛拔下来,做成一个精致的“笼子”,蛹躺在“笼子”的中央,这种结构可以帮助它们抵御一些天敌的攻击。

苔蛾蛹

巨拟叶螽是版纳的“明星物种”之一,这种螽斯体型硕大,成虫从头顶到翅尖可达12厘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螽斯种类,仅分布在云南省中南部的雨林。巨拟叶螽的成虫像一片厚厚的树叶,雄虫会用左右翅摩擦发出清亮的叫声。巨拟叶螽若虫长得像一个玩具,宽扁憨厚,足上长着牙齿状的红刺。它们喜欢吃桑科榕属植物的叶子,在斜叶榕上数量尤其多。

巨拟叶螽成虫

巨拟叶螽若虫

版纳有很多好看的螳螂,可惜去了几次都没见到明星物种兰花螳螂。

植物园比较常见的种类是淡蓝色的越南小丝螳,和青绿色背后有眼纹的云眼斑螳。它们是安静的捕手,在植物上一动不动,伏击猎物。

越南小丝螳

云眼斑螳

同是猎手的还有蜘蛛,据分类学家调查,版纳植物园的蜘蛛超过700种,其中新种就超过300种,还有更多蜘蛛有待于研究和发现。

多斑裂腹蛛是版纳树干上最常见的蜘蛛,大个头的是雌蛛,旁边红色的小个子是雄蛛。多斑裂腹蛛的雌蛛会在树皮上结纵向、梯子状的网,雄蛛不结网,在一旁伺机与雌蛛交配。

为了获得繁殖优势,裂腹蛛雄蛛交配时,会将触肢末端断在雌蛛的外雌器里,像“塞子”一样阻隔其他雄蛛与雌蛛再次交配,用近似“自宫”的方式拼命留住自己的后代。

多斑裂腹蛛

艾普蛛是跳蛛家族的种类,雌蛛通体碧绿,产的卵也像碧玉珠。大眼睛的雌蛛在叶面上织简易的网,将卵放置在里面,在一旁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护卵的艾普蛛

护卵的艾普蛛

在版纳植物园有幸见到了六刺瘤腹蛛,这类蜘蛛俗称流星锤蜘蛛,它们会分泌含有几种雌蛾性信息素成分的黏液球,悬在一根蛛丝的末端,然后用步足挥舞着这根“流星锤”,吸引雄蛾过来,猎物被黏住以后就会被蜘蛛吃掉。如果捕猎失败,它们会在一定时间后吃掉黏液球。

六刺瘤腹蛛

诈瘤蟹蛛把自己伪装成了一坨鸟粪,等待眼力不好的猎物过来将它们吃掉。

诈瘤蟹蛛

在晚上,白天活动的昆虫休息了,变得容易靠近。蓝色条纹的无垫蜂用大颚咬着草茎,身体悬空着睡觉,作为人类很难想象这种睡觉的技能。

无垫蜂

很多昆虫选择了在晚上进行生命中重要的活动,诸如蜕皮、羽化或者交配等等,相对白天,晚上更安全一些。这对构月天蛾就是如此,雌性尾部相接倒吊着完成交配。

萤火虫是夜晚林子里闪亮的星,它们发出闪烁的绿光,用光学信号吸引伴侣。萤火虫其实是一类甲虫,很多人并没有认真看过它们的样貌,在版纳最常见的萤火虫是长着一双大眼睛的边褐端黑萤。

边褐端黑萤

运气不好的萤火虫会撞进蜘蛛的网里沦为蜘蛛的食物。

被蜘蛛捕食的边褐端黑萤

会发光的不只有萤火虫,在版纳植物园的竹林里,我们见到了一种神奇的真菌。这种真菌比指甲盖还小,在黑夜中发出荧荧的绿光。

我们见到的这种发光真菌,菌体只有小小几只,在地面的一些碎木片上散落着它们的菌丝和孢子。在黑夜中,关闭电筒,等待视觉适应黑暗后,我们的脚下就出现了一条小小的星河。

这星河越来越绿,越来越亮,非常科幻。用慢快门拍摄,布满菌丝的木块就变成了绿色的“矿石”。据研究真菌的科学家分析,这些真菌荧光最明亮的时候就是孢子成熟的时候,它们利用这种视觉效果吸引夜行性的昆虫帮它们传播孢子。

发光真菌

“咯呃~咯呃~咯呃~”,远处传来了响亮的鸣叫声,循着声音找过去,就看到了版纳植物园的又一大明星物种——大壁虎。

大壁虎俗称蛤蚧,因叫声得名,它们发出叫声主要是为了宣示领地和吸引配偶。大壁虎是壁虎里的巨无霸,体长可达30厘米,蓝灰色的身体上布满了橘红色的斑点,配色非常高级。

大壁虎怕光,晚上才出来活动,主要捕食昆虫。它们的脚上密布成束的微绒毛,可以牢牢吸附在墙壁表面,甚至可以在玻璃上爬行。和其他小型壁虎一样,大壁虎遇到危险时也会断尾求生,断了之后会长出新的尾巴,比旧尾巴粗短一些。

大壁虎

在黑暗中,视觉感官被削弱,嗅觉、听觉都变得发达起来。晚上走在植物园的路上,有些路段香气扑鼻,有些路段则气味难闻,你能感受到很多种植物都在噗噗噗地释放化合物。在树下还可以看到树隙光,在雾气中,光透过树缝的光影产生的丁达尔效应就有了这种放射线的效果。

树隙光

在版纳植物园,一晚上就可以轻轻松松发现上百种动物,鉴于篇幅的关系不再罗列了。如果下次你有机会去版纳植物园,也可以试试在晚上出门,感受热带的夜色自然天堂。

(本文作者三蝶纪系科普作家,著有《酷虫成长记》《常见海滨动物识别手册》,沉迷观察记录生物多样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