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黄飞鸿三部曲》:一跃三十载,仍无后来者

阿树树
2021-09-12 09:0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徐克和李连杰合作拍摄的三部《黄飞鸿》,无论如何书写华语电影的历史,都当之无愧是历年功夫片中的佼佼者。第一部《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于1991年8月15日在香港上映,竟然已经过去30年了。 

第一部的海报,无比大气。

大陆观众更为熟悉的是该系列的第三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在1992年末至1993年初时陆续于台湾、香港、大陆上映。因为《狮王争霸》是该系列第一次走出香港摄影棚,来到北京实地取景,更得益于制片人吴思远先生和内地展开积极合作,才终于能以全新的票房分账形式在内地公映。不仅登上银幕之时引发了大城小县观众们的热捧,甚至直到现在仍是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常备菜单,更是网络中无数影迷自发回忆和评论的对象,可见这部影片受到的欢迎程度之高。

而从创作来说,《狮王争霸》能以如此高的质量位列武侠片历史经典,自然也免不了之前两部主创们积累下的默契。现在看来,第一部于前一年8月间上映取得票房捷报,随后只用一年多的时间,主创们就接连推出两部质量更佳的续作,不得不惊叹于香港电影最红火的时候,影人们的创作激情和能量。 

第二部的海报,刚劲有力。 

拍摄发展到第三部,更有大片气象。

当然这种为了市场而赶工的速度,时间久了也会显露出弊病。在这三部之后,主演李连杰和出品公司嘉禾合同到期,他和徐克的组合也就此拆伙了。

之后李连杰出演了王晶拍摄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又拍摄了《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新少林五祖》等片,把自己“武戏潇洒,文戏逗趣”的戏路发展得更为圆熟;而嘉禾公司也开始起用赵文卓出演,推出了《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元彬导演),《黄飞鸿五:龙城歼霸》(徐克导演)等片,然而市场反响都大不如前。

所以无论是艺术性或是主题内涵,只有徐克和李连杰双剑合璧的头三部《黄飞鸿》,才算是这一系列真正的代表作。 

李连杰和徐克

从内容上看,“黄飞鸿”三个字并非一家独有。在徐李的《黄飞鸿》之前,就有粤剧演员关德兴主演的众多“黄飞鸿”影片,在45年间共推出77部,创下了吉尼斯单一人物系列影片的历史纪录。而其他不少武打片,包括成龙一战成名的《醉拳》,主角也是借用了“黄飞鸿”的名号。

黄飞鸿,这个在20世纪更迭之时曾真实生活在广州的民团总教练、药店“宝芝林”创办人、民间舞狮的代表人物,为众多影视作品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甚至在这30年间,仍有不同的冠以“黄飞鸿”的影片在不断推出。

然而在艺术成就上,徐李的三部《黄飞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今都无人能在这个题材上向他们看齐,在主题和影片风格上可说是空前绝后的。 

第一部大师黄霑所做《男儿当自强》,配合片头百人在海边习武的场面,令人血脉偾张。

主题的深挖,在于从第一部开始,导演徐克就注意从社会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黄飞鸿”这个人物,除了传统武侠片的“能打”和喜剧要素,更注意描绘黄飞鸿生活的晚清社会,从三教九流种种层级矛盾之中,来认识人物身份的特殊性。这个思路,通过三部影片的尝试变得越发清晰,并最终形成了“民间势力——官府——洋人”三派角逐的故事格局。

一般意义上,武打片的故事都相对简单。因为观众主要也是看重打斗场面而非剧情。在“速度生产”的年代,港台编剧几天就能写完一个剧本。大部分文戏情节都取自戏曲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立意无非也就是“忠孝”、“正邪”等传统伦理观的基本较量。而写到打戏部分,更是标注一下“此处打两页纸”,这样就可以交差了。故事编得太复杂,反而吃力不讨好,因为那些喜欢热闹的观众,可能更想欣赏银幕上拳脚相交的快乐,而不是坐在影院里看对白。 

第二部中,黄飞鸿和白莲教的打斗场面。

然而徐克风格一直以剑走偏锋著称,偏要把故事雕琢得很复杂。在第一部《黄飞鸿》中,他就尝试了把“官府”和“洋人”的双重压力放在黄飞鸿身上。而黄飞鸿面对官府欺压不得不大部分时候表现得忍让和恭敬,有时却又据理力争;他对“洋人”则既有民族大义的对抗,又有对科技进步的欣赏和学习,这些都构成了这个人物矛盾复杂的态度。这正是晚清社会中国历史走在十字路口时的某种历史特征,也是进步人士该如何选择救国之道的真实抉择。 

第一部中黄飞鸿收到刘大人赠别的一把扇子。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而另一方面,无论黄飞鸿在“官府怕洋人”或是“救我中华”的大环境中秉持了何种态度,他作为武馆掌门和医师,仍是一个在民间社会中的活跃者,接触的都是底层最鲜活的那些中国人。

与“一代宗师”黄飞鸿不同,我们能看到“宝芝林”中那些性格各异但都有些性格缺陷的徒弟,他们有的好勇斗狠,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还会正邪不分,起初投奔在敌人门下,后来才变成了徒弟。

而黄飞鸿的敌人更多是市井中以练武为名协助官府和洋人欺压百姓的地痞无赖、盲流混混,这也是底层最广大“练家子”的真实写照。

甚至更为复杂的,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同样在江湖中艰难求生的武林高手,他们虽立场偏颇却为人并不卑鄙,反而成为了黄飞鸿最强劲的敌手。

所有这些生活在“民间”的贩夫走卒,构成了一幅幅最为生动的社会画卷。每部黄飞鸿中形象各异令人难忘的配角,都有六七个之多,这在武打片之中是相当少见的。 

第一部中在街头艰难卖艺讨生活的反派严师傅。 

第二部中甄子丹扮演有勇有谋的悲情反派纳兰元述。 

第三部中被人利用后来弃暗投明的鬼脚七。这些造型各异的人物无不让人印象深刻。

在“民间势力——官府——洋人”的三层对抗之中,《黄飞鸿》每集故事都展现出微言大义的效果,内容异常丰富。联想到影片的英文名Once Upon Time in China,直译就是《中国往事》,更可隐隐看出主创们在追求《美国往事》那种社会写实与文艺感的创作野心。

而这一结构,甚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黄飞鸿》之后又一成功的武打人物系列——《叶问》,把主人公的功夫放在时代的洪流中去锤炼。但叶问生活的环境,除了第一部日据时代,毕竟没有晚清年月那么尖锐,所以似乎也就越来越不好看了。 

第二部中李连杰大战甄子丹的武打由袁八爷设计,精彩程度让人看过就忘不掉。

主题特征的复杂,是三部《黄飞鸿》所独有的。但看起来竟然能从容不迫,与武打片必备的场面和幽默融合得十分贴切——毕竟商业电影还得在类型套路上做到优秀。

在关键动作场次的设计上,第一、三部的武术指导元彬和第二部的袁和平都贡献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名场面包括第一部中码头货舱的竹梯打斗,第二部中李连杰和甄子丹的小巷棍斗,更不用说第三部中舞狮和打斗结合的热闹场景了。

而幽默娱乐氛围的处理上,可以看出第一部时李连杰似乎还在扮演一个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从第二部开始,这个“黄飞鸿”就会经常卖萌犯傻了,倒也让“一代宗师”显得更为可爱和喜剧。而第三部中黄飞鸿父亲黄麒英的喜剧表演,包括黄飞鸿和“十三姨”感情增进后吃醋逗趣的桥段,在娱乐上越发做到了纯熟。

这正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征,不断在搞笑、悲戚、鼓舞人心等不同情绪中来回变换,观众却不觉得突兀,反而有坐过山车般酣畅淋漓的感觉。和成龙“打斗中的幽默”不同,《黄飞鸿》中文戏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幽默搞笑,与打戏中潇洒飘逸的身手,共同构成了李连杰作为武打巨星的特征,真正完善了他的艺术风格。 

“十三姨”关之琳虽然不是三部影片中的重点,但却是一抹温情的亮色,也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让黄飞鸿不得不去改变。

然而说回头,所有这些构思的精巧,是不可缺少的底层,上面支撑起的却是让人最难以忘怀的某种精神内核,也是三部《黄飞鸿》真正无法被超越,而能封神的特征。

每当《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响起,一种时代激流中的澎湃感就荡漾于银幕之上,而武打似乎也不再是身法的高下,更是在比拼精神和眼界的不同。即使影片中黄飞鸿甚少对“武”发表直接看法,但“习武”的意义为何,“弘扬国术”的目的为何,观众都隐隐感受到了。

影片中绝没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样直白的发言,但潜流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感,却更为发人深省。用《狮王争霸》结尾的一段发言做结语,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狮王争霸》结尾

“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金牌在我黄某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

“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

没有国运,何谈个人荣辱?如何方能于时代潮头中流击水,改国运,以至国富民强?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引人深思。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