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环境资源·族群社会·历史演进——第九届边疆中国论坛纪要
2021年7月27日上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边疆中国论坛在兰州大学开幕。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边疆中国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发起并作为第一主办单位,以从事边疆史研究的有关学者为核心,联合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研究者,坚持学科交叉、古今贯通,首届论坛于2013年在上海举办。第九届边疆中国论坛以“环境资源·族群社会·历史演进”为主题,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干旱区水利史研究团队具体承办。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邓汉华副处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因疫情、台风、洪水等原因不能到场而改为线上发言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兰州大学具有从事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悠久传统,在历史学、民族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框架下皆曾取得重要成果,期待通过此次论坛促进边疆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边疆研究界对兰州大学的了解。
边疆中国论坛发起人、《学术月刊》杂志社周奇编辑在主旨致辞中表示,研究中国边疆历史的来龙去脉、解释族群到民族的演变轨迹是边疆中国论坛的重要初衷;理解统一中国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强大凝聚力来源,这一宗旨在历届边疆中国论坛中一以贯之。本次论坛增加了“环境资源”这一主题,则是意识到资源开发与环境变迁在边疆历史现实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理应得到边疆研究者的更多重视。
大会主题报告中,中国历史研究院定宜庄研究员围绕建州女真崛起初期努尔哈赤对辉发部的征讨事件,梳理了不同文献系统中相关记载的异同,并与数百年后一位普通满族女性对此事件的家族记忆相比较,以此提示大家注意不同历史记忆的出现时机也许比内容更值得重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分析了河西走廊在唐代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指出欲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必须基于唐代作为复合型王朝的这一基本特点;复合型王朝的实质,说到底就是胡汉异质性众多群体统摄在一个政权之内,河西走廊地缘的价值正是通过抟合这些人群而体现出来。西安外国语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黄达远教授则从分析19世纪俄罗斯“文明论”的出发,揭示俄罗斯向中亚方向的扩张的重要动机之一是力图消弭自身面对欧洲的文化焦虑,由此产生“俄罗斯·中亚”式的空间观念与帝国建构话语,这些话语反过来对于清代的西北边疆认知产生了某些影响。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冯建勇教授分析了民国时期边疆治理呈现出的“外交化”取向,指出这既是国家实力不足和地缘政治环境恶劣的情形下稳定边疆局势、维护边疆主权的权宜之计,也表明国民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边疆治理需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
7月27日下午,论坛进入分组报告环节。边疆学有关理论探讨是本次论坛的重要方向,共有五篇论文涉及有关问题,除中国边疆问题的探究外还不乏针对周边区域有关问题的反思。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波教授通过勾稽乐英才与李安宅两位学者研究边疆的缘起及其在著作中的互动,展现了老一辈边疆研究学者的志业与关怀。线上发言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韦兵副教授围绕刘复生《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一书,回顾了民族史与西南民族史的研究传统,认为此书通过区分专名和泛名、自称和它称、自述与他述等方法维度呈现出西南民族纷繁复杂的内在“肌理”,对于探寻历史的而非建构的民族实体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研究中心袁剑副教授考察了近代边政研究中“边疆社会”与“边疆人”这一组存在内在张力与鲜明学术指涉的概念,指出在边疆思想史的框架下这组概念背后仍可为今天带来新意义与新启发。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李如东副研究员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苏联学者对内陆亚洲的游牧社会形态的两次较为集中的讨论,指出以“游牧封建”为核心议题、认为在内陆亚洲的游牧民族中广泛存在一种以氏族为基础的封建关系是苏联相关研究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魏超助理教授分析了“长城过渡带”和“民族走廊”两种学术传统在近年来边疆研究中范式地位的形成过程,指出两种范式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对于重新认识边疆社会、民族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边疆问题中的想象与认同一贯是边疆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届论坛有四篇论文涉及有关问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席会东教授探讨了西方古地图《波廷加地图》的知识来源与绘图传统问题,并从分析具体细节出发,指出该地图存在愈远离罗马中心地带而比例尺愈小、细节愈少而真实性愈低的现象,展现出古罗马所建构出来的对东方地区的想象图景。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励轩教授通过检视美国的民族、种族与族群话语,指出“美利坚民族”概念既没有被美国政府所认可,也没有在社会上被广泛接受,但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于中文语境中广泛流传,这与20世纪初期以一部分中国社会精英对美国的“民族想象”有关,此后又为南京政府有选择地继承。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程秀金副教授指出,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天下体系中的“胡人”向近代世界体系中的“洋人”的转变过程,与之同步的是中国传统华夷观的解体和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建立。线上发言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曹津永副研究员分阶段概述了近代西方人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科学考察历程,指出这种科学考察把近代西方科学观念、学科和方法第一次引入西南地区,反过来促进了国人对于西南的认识与研究,带来了“西南大发现”的近代转向。
围绕不同边疆区域具体问题的研究一向是历届论坛中各类论文的主体,本届论坛亦不例外,大抵围绕东北及海疆、西南、西北三个区域展开。东北及海疆方面,本届论坛贡献了五篇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光教授以环黄渤海地区为中心,分析了元明两代倭寇侵扰中国沿海背后的环境驱动力特别是台风等重大灾害要素扮演的角色,以此揭示出元明时期中国海疆治理与海防建设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一民教授通过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上东北民族“黑齿”现象的记录进行了追溯,指出文献记载中“黑齿”的性质经历了一个从部族名称到特殊习俗的转变,其背后的染齿习俗的本质是预防牙病、保护牙齿。线上发言的吉林大学文学院管书合副教授考察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天花等外来传染病在东北的流行及对赫哲族的影响,疾病的跨区域传播和区域内部一体化进程基本同步。线上发言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李典蓉副教授对清初《刑部现行则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康熙朝刑部则例是顺康朝以来为了八旗适应汉法另行制定的法律,其性质等同于“国法”,其渊源则是同时融合了入关前的“定例”以及明代法律的“问刑条例”。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李毅婷副教授分析了清代台湾文昌信仰的文化内涵,指出文昌信仰在台湾的推展呈现出大、小传统相互交融的文化特质,业已被内化为儒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脱离道家信仰的范畴。
西南边疆研究方面,本届论坛贡献了三篇论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刘灵坪副教授通过考察明清时期云南、四川交界处的土司争界纠纷案件,指出从民族社会本身的“小传统”出发,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出“改土归流”背景之下边疆地区民族社会的管理与认同问题。线上发言的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廖国强编审认为,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存在“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两种文化治理方略,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共同促成云南“多元一体”地域文化的形成。线上发言的南通大学文学院朱皓轩副教授梳理了明代正统至嘉靖时期朝廷对西南土司朝贡的频率与规模等方面不断调整的历史轨迹,指出朝廷通过不断弱化朝贡功的政治功能,促使西南土司的政治身份从之前的朝贡成员向编户齐民转变。
西北边疆及相关域外研究是本届论坛的重点之一,其中古代西北边疆方面的研究有五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牛敬飞教授通过学术史分析与文献梳理,对十六国北魏时期吐谷浑历史地理的若干关键历史地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对吐谷浑活动的地理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兴振博士探讨了北魏关陇的州镇体制与边疆治理的关系,指出北魏长期在关陇实行州县与军镇并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强调军镇在本地区的功能,但又存在机构整合不够彻底、州镇权力分野不够明晰的弊端。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贾小军教授通过研究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城市的建制与结构,认为从汉至唐河西走廊城市的功能从“隔绝羌胡”逐渐转向“华戎交汇”,体现了河西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石春霞博士从时空分布的角度梳理了秦汉以来各王朝在北部尤其是西北部的军马场设置,指出其整体空间分布基于“长城-天山”这一过渡地带之自然生态条件,边疆区域内在变化与外部威胁的消长共同促成其演化动因。兰州文理学院敦煌文化研究中心赵天英副教授讨论了西夏文草书的书法特点,认为其结体方式成熟、草书符号稳定,体现了汉字草书的深刻影响,是汉文化影响西北边疆地区的重要佐证。
聚焦明清以来西北边疆社会的论文有五篇。线上发言的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亚辉教授基于历史文本和田野调查,详细分析了明代甘肃卓尼土司的统治特点及其所运用的各种象征资本,探究了地方观念中土司与国家内涵的演化。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关丙胜教授通过考察梳理河湟西部交通要冲哈拉库图地位与性质的变化,详细描绘了现代河湟地区相互交融的族群格局如何一步步形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鹏辉教授研究了起自陕甘和湖南的方神信仰与定湘王信仰在晚晴时期的新疆发展的过程,认为这种信仰的引入与本土化起到了稳定新疆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民间信仰层面对于边疆危机的回应。独立学者李硕通过解读林则徐谪戍新疆时期的日记材料,还原了与官方文件所载有所差异的索葫芦克动乱事件的真相,揭示出清代新疆地区官场的复杂生态,对清代治疆得失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景平研究员从水资源管理角度探讨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灌溉系统从唐代明渠向清代坎儿井的变化机制,指出明渠与坎儿对应着边疆绿洲社会两种不同的运行与治理逻辑,国家力量的消长在水利技术的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域外要素对西北边疆借鉴与影响作用的论文有三篇,不约而同强调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昝涛副教授与董雨博士后合作撰写的论文以土库曼斯坦为例研究了沙俄-苏联对南部边疆的开发活动与影响,指出沙俄-苏联通过铁路、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其边疆战略中具有支撑作用,其在苏联解体后仍在发挥作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新春副教授通过对瑞典藏斯文·赫定档案的微观研究,揭示出斯文·赫定中亚与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活动得到各方力量支持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尤其是其围绕交通线勘测的有关活动充斥着中国境内各种势力与列强之间的地缘博弈。线上发言的浙江工业大学李晓幸博士以清末新绥铁路的筹建为中心,分阶段讨论了清廷试图通过铁路建设应对西北边疆危机、与日俄争夺亚洲北部地缘政治空间的战略思路。对部分学者提交论文未能报告的内容不再述及。
在圆桌会议讨论时间,现场参加大会报告与分组报告的诸位学者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李克建编审等相继发言,围绕边疆族群观念的形成演化、边疆研究中学术与现实的关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闭幕式环节,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陈麟辉研究员对各位学者表示感谢,对《学术月刊》杂志在支持推动中国边疆问题研究方面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祝愿边疆中国论坛越办越好。本届论坛承办方代表、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干旱区水利史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景平研究员在答谢辞中表示,感谢边疆中国论坛给予不同学科学术同仁一个开展前沿讨论的舞台;“边疆”既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学术研究的范式,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均有回响。众所周知,中国边疆区域中有相当比例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活动在历史与现实中具有重要地位,亦构成观察边疆问题的重要窗口。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干旱区水利史研究团队的学术渊源,远绍赵俪生先生、王希隆教授领衔的兰州大学屯田史团队,近追王忠静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水利史团队,正致力于研究亚欧大陆腹地干旱区环境与社会历史的研究;团队将积极融入边疆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在坚守继承的同时不断以新问题为牵引、新方法为依凭,与各位前辈、同仁一道,为推进中国边疆研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张景平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陈智威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