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潘天佑博士:透过微软视角来看数字化转型
潘天佑博士 Dr. Tim Pan,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CISSP认证信息安全专家,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校董
随着中国数字化进程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不再是一项单独的学科,它与各行各业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字化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人工智能更是随处可见,医院的智能指引机器人,餐厅无接触送餐机器人,商场里四处可见的清洁机器人……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出现仿佛是一瞬间,而数字化转型却早已出现。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说:“数字化转型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旅程;通常是破坏性的刷新,利用技术是必要的。”
近日,港大ICB有幸邀请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博士,进行了主题为“数字化转型——微软视角”的精彩演讲。此次讲座,潘博士以风趣幽默的方式从人工智能、数据等方面切入,通过经典案例和微软公司自身的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数字化转型,让本就难理解的计算机科学变得不再枯燥。
一、智能是什么?
“常识并非那么平常”潘博士引用了伏尔泰的一句哲理,承上启下他所要诠释的人工智能。在理解人工智能前(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首先要了解什么叫智能,数字化转型来自人工化智能,而智能是被人工化的,所以智能是什么?潘博士以微软亚洲院长洪小文博士展示的智能金字塔图形解答这个抽象又令人深思的概念。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前,记忆力好、计算快的人都称之为聪明,而在计算机被发明后,它的功能就是用来储存记忆以及计算数据,然而,人不能与计算机比较“聪明”。再把“智能”往上看,在认知层面,计算机是很难推理判断并帮人做决策的,认知层面,是以人为准。人类拥有创造力,所以创造出了计算机,但在金字塔顶尖的“智慧”是人拥有的,但不是所有人拥有。潘博士提及到释迦牟尼,伏尔泰等名人拥有智慧,但无法想象到计算机可以蹦出像伏尔泰说出富有哲理与智慧的话。
随后,潘博士简短介绍了微软全球研究院,全球拥有1000余位科学家,微软亚洲研究院北京分部位于中关村。企业研究院跟前沿的大学一样,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人才,进入阿里等知名企业。
比尔盖茨在1991年曾说:“计算机有一天要能够看,能够听,能够说,并且能够了解人类。”随即,潘博士通过计算机视觉的突破讲解了计算机“能够看”的过程。斯坦福几位教授收集了几百万帧的图片,选择了最好的计算机算法随机取样进行了计算机视觉测试。一只蜘蛛的图片,人的错误率 5.1%,而152层神经网络ResNet错误率为3.57%。计算机视觉是沿袭了几十年的主题,为何现在仍被人提出来讨论,因为终于有了突破,超越了人类,这是人工智能的概念。然而,潘博士反复强调,人类无法被AI取代,AI只是一种工具,而工具可以被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在某个地方超越人类。
潘博士表示人是万物之灵,让计算机真正的了解人类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类拥有自己的语言与感观。但潘博士以亚洲研究院赋能的小冰(AI机器人)为例,通过听、说、读、写来讲解计算机是如何逐步的“了解人类”。小冰在与人类对话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类悲伤的情绪,同时进行抚慰。潘博士发给小冰一张台北夜景照片,小冰随机作出全新的一首诗。此时会有人质疑,计算机不是不会创造吗?但追随至根源分析,将每一句诗拆分解读,小冰根据夜景以及著名的台北101大厦,通过大数据分析,经过人的“训练”,根据几个关键词抓到了夜景的美丽与忧愁和著名景点的特质,“创作”出一首诗。潘博士又表明,这样的人工智能不代表真正的“了解”人类,因为并非在自然下的接触与了解。
二、新一波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在解释完智能、人工智能后,潘博士分享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新一波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他引用了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乔治·韦斯特曼的一句话:“数字化转型如果做得好,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如果做得不好,你得到的是一只速度很快的毛毛虫。”潘博士表示现在很多大企业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化,认为IT就是数字化。而IT与AI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生产力,得到一只蝴蝶。潘博士用“人工智能结合人的智能”一张图以及一个苹果的例子向大家展示并解释说明:人在物理世界中看到桌子上有一颗苹果,大脑传达了饿感,人做出决策→执行伸手拿苹果。而计算机就像人一样,收集信息,通过执行器传达至物理世界,再通过传感器,在数据的筛选下进行分析,而算法可以将有意义的大数据挑选出来,帮助人做决策。潘博士再次表明AI就是工具,工具可以改变人类却无法替代人类,一个美好的世界一定是AI与人的智能结合。
而后,潘博士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经历三次了,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大约四十年前,从最初的个人电脑出现——个人电脑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方便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再追溯至约二十年前互联网、手机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而人工智能所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又是什么,潘博士接着用上图向大家诠释说明。此图代表了一个物理世界,随着第一波与第二波的数字化转型,将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反射”到虚拟世界中,帮助人类做决策。
紧接着,潘博士谈及了微软公司转型经验,微软CEO萨提亚 · 纳德拉说:“我们的产业尊重创新,而不是传统。”这是在他上任时提及到的。潘博士以微软的股票持续上升情况证明了微软的转型很成功,说明选择正确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方向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多么重要。
三、成长型思维
潘博士提及,无论是人还是企业,都要有成长型思维:
1、我们对于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2、你可以从固定性思维改变为成长性思维。
3、若相信脑子能够成长,你的行为将会不同。
4、成长型思维需要成为一种文化。
疫情当下,微软公司对新事物做出了快速的响应,在疫情常态化下做出了改观,让大家发现进办公室已经没有那么必要,妥善地利用IT的能力以及工具,在家照样可以轻松办公处理公事。
潘博士又以宜家家居举例:改善厨具购买体验,使用PowerApps模型驱动的应用管理店内厨具销售预约、B2B销售渠道,并加快客户支持请求的处理(由合作伙伴Capgemini构建)。
潘博士又以“AI/MR给维修带来新视野”举例,人类既可以看到真实世界,也可以看到虚拟世界。以电梯维修为例,人们戴上VR眼镜,服务请求、电梯的三维立体图像近在眼前,超前且高效的准备工作,数据定制化处理;历史数据尽在指尖,一触即达;三维模拟图积分截图,让症结无处躲藏;又可以远程呼叫各领域专家,共享全息图像;不仅大幅提升生产力,电梯维保完成速度提升了四倍。
一场疫情,让我们再一次发现数字化转型是多么的重要。最后,潘博士仍强调道,合理使用工具并与人的智能结合,提升生产力,人类不会被AI替代。
本次港大ICB开放日,潘博士的分享可谓是言必有物,收获满满。未来,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行业领袖传道授业,输出自己的精彩洞见和宝贵经验,满足更多中高层管理者的学习深造需求,助力中国经济的高效健康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