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杰被鱼刺卡住食道后,他做了一件最正确的事
原创 冯少为 果壳
近日,张杰发微博说,他不小心吃了根鱼刺,鱼刺横着卡在了食道里。医生连夜用胃镜取出了鱼骨。张杰这种误吞鱼刺后即刻就医的做法非常正确,值得大家学习。
大家吃鱼也要多注意呀|微博截图
全世界拔鱼刺最厉害的
耳鼻喉医生
中国因为有特殊的炊具“炒锅”,特殊的餐具“筷子”,加上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以及其他地理、人文等等等等因素,成为了地球上吃淡水鱼最多的国家。西餐的烹饪方式很难去除淡水鱼的腥土味,刀叉又很不方便精细的挑刺动作,所以淡水鱼基本不会出现在西餐桌上。
红烧还是清蒸?|站酷海洛
淡水鱼比海鱼多鳞多刺,中国的吃淡水鱼大军每天都要产生一大批咽喉鱼刺异物的患者,同时也催生出了世界上拔鱼刺最厉害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一骑绝尘。如果有一天中国和外国的耳鼻喉科大夫要同台竞技,自选项目进行技能比武的话,一定要选择“喉咽部取异物术”——当国外同行还在扒拉着黏膜探寻鱼刺的身影时,我们已经早早地“亮刺”在手,夺得掌声一片。
淡水鱼虽然肉质鲜嫩,然而其细刺儿实在太多,食客很容易中招。以鲫鱼为例,鲫鱼肉里的小刺不与脊椎相连,筷子夹取的时候很难做到肉刺分离,其尾部更是丧心病狂地密集了超多的小刺。这些小刺除了都很细,细如发丝外,还都很短,且软而富有弹性,总结起来就是“细、小、柔、韧”四个字。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四个字来捋一捋误吞下鱼刺应该怎么办。
用饭团往下咽?
你应该不想冒这个险
吃鱼卡到刺了,拿食物饭团咽应该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这招应该是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类对付鱼刺卡喉最常用的一种办法。现在的科学观点并不提倡这么做,但人们确实很多时候都在使用,有时并不是主观意愿上的使用。比如一不小心有很小的鱼刺扎到咽部黏膜了,此时吞咽动作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口咽下,发现咽部的针刺感已经没了——好险好险,差点卡住鱼刺了。有时候吃鱼过程中咽部有细小的刺扎感,扒拉一口饭,或者再加点多茎叶的蔬菜,有意咽几口,大多数情况下鱼刺也能被食团和茎叶纤维拉下去。
但有时候咽不下就是咽不下。要知道食团勾拉鱼刺下坠,需要有一个受力点。如果这根鱼刺外露部分(除去扎进肉里的部分)有一定长度,那么确实容易产生受力点被食团裹挟咽下。但如果这根鱼刺很短呢?很短的鱼刺还要去除扎进肉里的那一点点,剩下也就在黏膜外面露出一个小尖尖,饶你吃糠咽菜半天,就是勾不住那小刺啊。
这里强调一点,没有医生会推荐或者鼓励病人用食物饭团去咽鱼刺,但这个办法还是在广泛使用,而且也不能一言否定。但医生不推荐是有理由的,因为这种方法可能帮忙咽下了鱼刺,但也可能适得其反,把鱼刺带入了更危险的地方,比如食道。到这个时候,就不是三十条鱼的价格所能承受的了,或许得花上三百条、三千条,甚至搭上你的身家性命。
直接拿镊子夹出来?
要很幸运才行
再来说说民间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拿灯光照射口咽腔企图用筷子、镊子夹取的。这里要说,如果你看到了,也夹出来了,那么恭喜你,也恭喜卡鱼刺的那位,你们都是卡鱼刺届的幸运儿。
鱼刺卡在咽部,这个咽部其实范围不小,口咽部、喉咽部,都可能卡住鱼刺,食道里面也有可能。而咽部最容易卡住鱼刺的地方,实际上是在舌根的位置。舌根这个地方,直接从口腔是看不到的。不信你拿起镜子或者手机摄像头看看。张开嘴巴,只能看到舌尖、舌背部。舌背拱形向下拐才是舌根,这个位置被舌体本身挡住了。少数幸运儿因为鱼刺卡的位置比较靠上,比如在扁桃体上,或者就在舌背上,而且这根刺还比较粗或长,方便你辨认出这是鱼刺而不是唾液拉丝,才有可能很方便地取出来。然而如果鱼刺纤细、短小,即便卡的位置比较高,很多时间也很难发现。鱼背上连着脊椎的粗刺是很少有人会卡住的,卡住的绝大部分都是细刺。所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你拿灯光照口咽部,都无法发现那根挠人的细刺。
以上是因为鱼刺的“细”、“小”产生的一系列困扰,下边再从鱼刺的“柔”、“韧”来说说鱼刺卡住的“口感”。
一会儿扎,一会儿不扎,
鱼刺到底还在不在?
很多有鱼刺卡喉经历的人都有过类似体验:怎么咽喉部的针扎感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了?有时候让人产生了错觉——是不是鱼刺已经下去了。
先回忆一下打针的感觉,钢针扎进皮肤和血管,很痛,但痛只在针头穿过皮肤的那一刻。针头在身体里面时,不管是往外抽血,还是往里面输液,都没有疼痛感。鱼刺扎进黏膜卡在咽喉里也是一个道理。扎进黏膜的那一瞬间,是有痛觉的。但是等鱼刺在那里“稳扎稳打”了,实际上痛觉已经消退了。
那为什么鱼刺卡住了这么难受,咽一下痛一下呢?
原因在于,此时吞咽伴随的针扎咽痛感,并不是之前那个鱼刺扎住的地方在痛,而是另外一个地方。
既然为鱼刺,一定至少有2个头,有些“y”形的鱼刺有3个头,或者更多的头。扎进黏膜那个尖头已经不能动了,但是另外一个尖头高高翘起,在你吞咽的时候就会扎向扑面而来的黏膜。但因为鱼刺很软,这样的接触并不能让翘起的尖头扎进对面的黏膜里。于是乎,你每咽一次,这个尖头就在对面的黏膜上轻轻地扎一下,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也是很多时候患者描述的鱼刺部位与实际鱼刺卡住的部位有出入的原因。
而如果翘起的尖头耷拉下来了,或者尖头朝向一个特殊的方位,吞咽时没有正面扑过来的黏膜,那么你就不会有针扎感,似乎也感觉不到咽部的鱼刺存在了。
找医生拔鱼刺,
可能要闯过好几道关卡
鱼刺的细、小、柔、韧,诸位应该都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找医生去看了。前面说过,中国的耳鼻喉科医生,是世界上拔咽部鱼刺最牛的医生,没有之一。
首先,医生会先用肉眼直视你的咽腔,就是用压舌板压一下你的舌头,看看上面比较浅的地方有没有鱼刺。如果你是那少数的幸运儿,如前所述,鱼刺卡在扁桃体最上面或者舌背上,那么基本到此为止你就可以解脱了。如果没有,那么就勇敢进入下一关吧。
这一关,医生就要从舌根开始找了,拉出你的舌头,用一种叫“间接喉镜”的结构简单的镜子,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类似潜水艇里的潜望镜)来探查你的舌根。如果鱼刺有一定的长度和粗细,检查的时候也配合地翘起来显露身姿,那么恭喜,到此为止你也可以解脱了。但如果你那宝贝鱼刺身形短小,检查的时候闪展腾挪隐秘行踪不肯现身,那么就要到下一关。
间接喉镜示意图
第三关,医生就要请出集现代科技与美学于一身的真正的“喉镜”了。喉镜有硬管的,也有软管的。硬管的外面有钢材,不怕咬,从嘴巴进;软管的容易咬坏,多从鼻腔进入。电子喉镜有充足的光线,清晰的图像显示,大部分细小鱼刺都无处遁形,乖乖束手就擒。
卡在咽喉的鱼刺|Youtube/drrahmatorlummc
当然也有特别顽固不化的,很细很短,隐藏在你咽喉部黏膜皱襞里,或者淋巴滤泡的沟沟壑壑里,就是不肯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判定鱼刺很细软短小,且位置就在咽部,电子喉镜反复探查后还是一无所获,医生也会就此打住,要求患者随诊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组织有一定的排异反应,细小的鱼刺大多会被黏膜组织推出。入睡后黏膜下肌肉层的松弛也有利于卡住的鱼刺排除。但如果判定鱼刺比较粗大,且鱼刺位置靠下位于食道区域,医生就可能需要你进入隐藏关卡了。
这道关就是食道探查关。食道探查用的镜头也分硬和软,硬的是食道镜,结构比较简单,就是一根钢管加导光束,软的就是我们平常说起的胃镜了,构造相当精细。一般鱼刺异物很少使用食道探查,只有鱼刺比较大,卡得比较深,或者经过影像学检查提示食道有异物的,才会用到。如果真如张杰所说用胃镜取出鱼刺,他应该就一路闯到了这一关。
胃镜探查食道|站酷海洛
这一关的危险程度较前几关陡然上升,有时候异物比较大,即便取出来了,因为食道已经撕裂穿孔,病情也是相当凶险。个别极端情况,搭上几十万,人也没救回来的也有。所幸,卡住张杰喉咙的这根鱼刺没有凶险到这个程度。
从张杰食道里取出的鱼刺|微博@张杰
所以因为这道隐藏关卡的存在,如果你有东西卡在咽部了,还是不要用饭团硬生生地往下咽了。
有事情,赶紧找医生。在这点上,张杰做得很对。
作者:冯少为
编辑:odette、黑jio妹妹
题图来源:Youtube/drrahmatorlummc
一个AI
喝醋也不行哈!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