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亚马孙雨林:在环保与经济发展间纠结,巴西碳排放量回升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发自巴西 玛瑙斯
2015-12-12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编者按】

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进入倒计时。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为应对日趋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讨论与谈判。为了弥合各方分歧,这次大会至少将延期一天。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说,目前谈判处于最艰难时刻。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于2014年公布的一份报告,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德国和英国对1906年到2005年间的全球气候变暖负有60%的责任。不同于其他国家因焚烧石油、煤炭等工业废气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巴西的同期碳排放量偏高主要因为滥伐森林,超过50%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砍伐。

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面积达700多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雨林,森林的碳循环作用是对抗全球变暖的关键,亚马孙被称为“世界碳池”。其超过60%的面积在巴西境内,针对这一巨大资源宝库的开发能为巴西带来经济发展,而过度开发又使雨林遭受严重破坏。作为“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巴西,这个几乎和中国成对角线的遥远国度,与中国一样,也正经历着艰难的发展转型。究竟是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巴西面临两难。

此前,国际社会屡屡诟病巴西未能保护好这片“世界绿肺”。近年来,巴西政府在禁止滥伐森林方面成效卓著,并向国际社会承诺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在2025年前将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37%,成为首个明确承诺减排绝对量的主要国家。但实现这一颇具决心的高目标并非易事——由于国内利益团体的盘根错节,使得减排之路步履维艰。外来国际环保组织对保护雨林的呼吁及其身体力行的措施,又被巴西国内民族主义势力视为“干涉内政”的表现。

对巴西来说,这确实是一场颇为纠结的“雨林保卫战”。

快艇从巴西北部城市马瑙斯(Manaus)的港口出发,穿越内格罗河与亚马孙河的“黑白河”交界,一路向南、再向南——宽阔的河流变窄,头顶的天色变暗……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大片大片的绿色使劲挤入眼帘——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有着几乎所有人都知悉的名字:亚马孙雨林(Amazon Forest)。

内格罗河与亚马孙河的“黑白河”交界。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亚马孙雨林。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对于雨林的热爱,42岁的向导安塞尔姆(Anselme)从不吝啬他的溢美之词。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从小在亚马孙州的雨林里长大,不到亚马孙,人们无从真正感受到它那不可磨灭的壮丽和神秘感,那里蕴藏着热带大自然的最完整力量,也是充满诱惑力的危险中心。

参天古木遮蔽天光,五彩斑斓的大嘴鸟扑腾翅膀,灵活机警的小猴子攀上树干,致命的水蛭躲在河流暗处,食人鱼或许就在木船下游弋,一不小心,人类很有可能冒犯胡蜂或是黄蜂的窝,被狠狠叮上几个大包。

亚马孙雨林的红肚食人鱼。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曾这样描述亚马孙——这是一片“绿色沙漠”。树木在河流两岸不断延伸,壮丽又单调。数千公里的土地上,绵延着无尽孤独的绿色,仿佛在远古时期。

不过,这片“绿色沙漠”正在加速退化成真正的荒漠。

西进亚马孙

“什么?你要去马瑙斯?我们从来没有去过,很多巴西人都没有去过——那里又远又偏僻。”巴西人莱昂纳多·莫塔·马尔切西(Leandro Mota Marchesi)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位于巴西中西部和北部的亚马孙地区常住人口只有巴西总人口的13.8%,面积却占巴西国土的64%,经济在巴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仅为9.7%。巴西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亚马孙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遥远的存在。

早在1940年,巴西政府就已开始倡导“西进”运动。历届巴西政府把开发落后的东北部、亚马孙流域和中西部地区作为基本口号,建立内陆“经济特区”、兴建大中型城市、提高工业化水平。1953年,巴西政府成立“亚马孙经济开发计划管理局”,组织对亚马孙地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

当然,这片雨林里蕴含着的巨大资源同样没有令人失望。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的木材蕴藏量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估计石油储量达1570亿桶。这里的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

要发展,先修路。1970年代起,巴西开始修建泛亚马孙公路,它从巴西位于大西洋海岸的最东端至西部边境,即亚马孙州和秘鲁的交界处,这条穿越亚马孙腹地的公路打通了原本交通闭塞的雨林地区,随即,大大小小的支路被开发,从卫星图上看,产生了“鱼骨状的效应”。

贯穿亚马孙雨林的BR-319号公路。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巴西亚马孙公路卫星图,大大小小的支路被开发,产生了“鱼骨状效应”。(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道路的开通,伐木工、农场主、投机者从各地蜂拥而至。畜牧场、大豆种植园、木材厂、钢铁厂、水利工程、矿场、油气田鳞次栉比,雨林的鸟兽声被机械的轰鸣声取代。

“然后,树越来越少了。” 安塞尔姆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毫无节制地夺取亚马孙的资源。他们到底是在推动巴西经济发展?还是在毁坏我们独有的自然资源?”

20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在20世纪末促使巴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梦想,军政府鼓励外资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亚马孙地区投资。由于法律漏洞和投资者的急功近利,使得亚马孙的森林、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链遭到破坏。

根据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向澎湃新闻提供的数据,在过去30年里,亚马孙雨林已经消失了15%。近五分之一的亚马孙雨林遭到焚烧、砍伐或彻底毁坏,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今年11月,美国《科学》期刊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乱砍滥伐导致亚马孙森林的1.5万个树种中有约一半面临威胁。研究人员估计,到了2050年,约四成的原始森林将被摧毁。若不加强对亚马孙森林的保护,林中有多达63%的巴西坚果树将在2050年不复存在;半数的可可树及高达72%的阿萨伊棕榈树也将在35年内被砍伐殆尽。

吃光亚马孙

亚马孙热带雨林并没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珍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他们砍伐树木、放火焚烧森林、杀戮野生动物……甚至使用血腥的暴力强迫雨林原住民离开家乡。”“绿色和平”马瑙斯办事处研究员罗慕洛·巴蒂斯塔(Romulo Batista)告诉澎湃新闻。

“巴西政府曾划下红线——80%的亚马孙雨林是公共森林,不允许随意砍伐,20%的森林可以被用来开发。”巴蒂斯塔告诉澎湃新闻,“亚马孙开发中的既得利益者们反复保证:我们只是在砍20%的森林。但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非法砍伐的林场早已渗透至公共森林区域。在整个亚马孙区域,非法砍伐现象从东南部雨林边界逐渐向西北地区蔓延,帕拉州、马托格罗索州和朗多尼亚州内的非法砍伐现象最为严重。”

红色标记处为亚马孙雨林非法砍伐地带(图片来自绿色和平)

非法砍伐最为严重的帕拉州、马拉尼昂州区域(图片来自绿色和平)

砍伐的手段愈发狡猾。“绿色和平”曾报道非法木材的“洗白术”——要砍树,必须先获得巴西政府的采伐许可证书。一些有资质的砍伐公司假借合法砍伐证书,砍伐不允许开发的森林。他们还冒名顶替销售非法采伐的珍贵木材,这些珍贵木材被“洗白”,以合法砍伐木材的身份流入市场。

伐木工并非一片一片地砍,而是一棵一棵地砍。在“绿色和平”今年6月公布的亚马孙雨林非法砍伐研究报告中,伐木工会“选择性砍伐(Selective Logging)珍贵树木”,由于并未大面积地砍伐树林,卫星难以监测这类滥伐情况。“我们只能暗中把GPS定位设备安装到可疑的非法伐木车辆上,乘坐直升机跟踪这些非法伐木工。”巴蒂斯塔说。

巴西帕拉州亚马孙雨林中的非法砍伐原木 (图片来自绿色和平)

被非法砍伐的亚马孙森林。法新社 图

亚马孙雨林的锯木厂。法新社 图

巴西国家太空署陆地系统科学中心(CCST- Inpe)的研究显示,多数砍伐发生在旱季来临时,也就是每年7月。对于这些砍伐后、被毁坏的土地,他们会为了开发新耕地或牧场而进行焚烧雨林的清理工作,焚烧林场所冒出的浓烟导致飞行员无法在这些地区飞行。巴蒂斯塔向澎湃新闻描述着他亲身经历的场景:他曾看到亚马孙雨林东南部发生的人为森林大火,树木被烈焰吞噬。当时他正坐在直升飞机上,眼见火光冲天,浓烟弥漫,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抵不过树木焚烧的噼啪声。

亚马孙雨林森林大火。(图片来自绿色和平)

非法砍伐雨林、贩卖高价值树木、焚烧土地之后,森林砍伐循环链紧随其后的是大豆种植园主和牧场主。有媒体报道,约66%遭到破坏的亚马孙雨林变成了牧场。根据巴西非政府组织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Imazon)的数据,巴西约有2亿头牛,其中近一半散养在亚马孙地区,整个亚马孙地区的人口约为2500万,即平均每人就拥有4头牛。迄今为止已有18%的雨林被非法砍伐、大豆种植、养牛业等彻底损毁。

“农业和畜牧业是巴西的支柱产业,巴西是世界大豆和牛肉的主要出口国。大豆主要被用作牧场动物的饲料,人们吃了在非法砍伐雨林地带放牧的动物,这些肉制品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店和超市,其实我们是在‘吃光亚马孙’。”巴蒂斯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早在2006年,“绿色和平”就开始宣传大豆种植、畜牧业和森林砍伐间的联系,并出版了《吃光亚马孙》(Eating up Amazon)报告,2009年,绿色和平又出版了《被“屠宰”的亚马孙》(Slaughtering the Amazon)调查报告,对非法砍伐的牧场所生产的牛肉、牛皮和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并追踪到供应链末端的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等。这些公司已开始停止进口非法养殖的牛肉和非法种植的大豆,避免亚马孙“被吃光”。

纠结环保路

近年来,巴西政府通过立法、商业制裁、卫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署(IBAMA)也在加强雨林执法,包括提高罚款额度、监禁、没收各类砍伐工具、牧场的牲畜等等。

巴西非政府组织“气候观察”(Observatorio do Clima)2014年发表报告称,自2005年起,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8年减少。不过,2013年,碳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回升。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的雨林盗伐实时监测系统(Deter)于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亚马孙雨林面积在过去一年内减少了5100多平方公里,为过去6年内最高,约相当于3.5个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

如同环保数据的反复,巴西政坛也因为雨林保护的分歧而产生震动。环保和经济开发之间确实难以兼顾——2003年,玛丽娜·席尔瓦(Marina Silva)被时任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任命为环境部长。在她的任期内,一些热带雨林的大型开发项目迟迟拿不下动工许可,她推迟巴西第一大内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的改道项目以及穿过热带雨林的BR163高速公路建设,这触及了农场主、伐木场主、矿主和建筑公司的利益。2008年5月,席尔瓦以政府只关心开发和发展、不考虑环境为由辞去了部长职务。

巴西前环境部长玛丽娜•席尔瓦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巴西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一部分人产生这样一种想法——“亚马孙是巴西的家事”,以美国为代表的外来势力对亚马孙“说三道四”,是他们觊觎亚马孙的丰富资源,是“干涉亚马孙”的表现。

长期耕耘巴西报道的《纽约时报》记者罗伟林(Larry Rohter)曾报道称,2007年,巴西的一份军情报告显示,国际非政府组织诸如“绿色和平”、“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是美国等霸权国家操纵的工具,其目的是维持和扩大他们的主导权。

“巴西政府驳斥这些荒谬的不实之词,但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们仍然会打着民族主义的爱国旗号,质疑国际环保组织的信誉和我们这些在此工作的巴西人的爱国精神。”巴蒂斯塔告诉澎湃新闻。

除了民族情绪上的渲染,既得利益者们对阻挡他们行事的环保人士“格杀勿论”。在巴西,调查和揭露非法砍伐的环保人士常常面临着被谋杀的危险。“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2013年间,巴西有448位环保运动者被杀害,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活跃在抗击非法砍伐的领域。2005年12月,73岁的美国裔修女多萝西·斯唐(Dorothy Stang)在试图阻止牧场主毁林时,身中6枪,据悉,两名“刺客”收受了1.9万美元作为酬劳。

被暗杀的美国裔修女多萝西•斯唐(Dorothy Stang) (图片来自网络)

居住在马瑙斯附近的亚马孙雨林原住民。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如今,在巴西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任内,一方面,雨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另一方面,雨林开发也正在进行,在卢拉政府期间执掌矿业和能源部的罗塞夫任总统后,巴西港口与水力发电扩张也是她的政策方向之一。

2010年2月,巴西环保机构“Ibama”批准在亚马孙地区中心建设美丽山巨型电厂(又称“贝罗蒙特水电厂”,Belo Monte),该电厂装机容量为11000兆瓦,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三大水力发电厂,仅次于中国的三峡电站和巴西—巴拉圭的伊泰普电站。

美丽山巨型电厂施工图 。(图片来自网络)

自项目伊始,这项工程充满争议。当地土著和环保人士反对在巴西联邦州帕拉建坝。又由于缺乏环境规划,该项目官司缠身、数度停工。政府则全力推动这一投资数十亿的项目。

2015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标“美丽山二期项目”,并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一项高压输电线路协议,推进了项目的建设。

巴蒂斯塔告诉澎湃新闻,他认为巴西政府只是对亚马孙雨林边角缝缝补补,没有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他还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巴西对华和对其他国家的大豆和牛肉产品出口的增长,或将成为破坏亚马孙雨林的原因之一。“巴西对外出口牛肉、大豆和木材的需求减少,雨林砍伐现象也在减少,一旦世界市场恢复对巴西主要出口品的需求,巴西的森林可能又要被乱砍滥伐。”他说。

气候大会博弈:巴西“向钱看”

今年10月,罗塞夫宣布国家自主减碳贡献(INDCs)承诺:在2025年前将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37%,成为首个明确承诺减排绝对量的主要国家。

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罗塞夫曾表示,目前巴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挑战来自如何在2030年前实现亚马孙雨林滥砍滥伐“归零”,以及如何弥补合法林木开采对雨林带来的损失。她对今年的巴黎大会寄予希望——本次大会所达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不仅仅是各利益方美好愿景的简单总结。新协议应包括各方如何克服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挑战的具体承诺和实现路径。

如今,巴黎气候大会接近尾声,两大阵营仍在“钱”上纠结。9日,在大会上,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的部长级代表发布联合声明,强调它们团结一致,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在2020年后进一步加大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为最不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多的帮助。

目前,巴黎气候大会29页的案文文本因为资金分歧并未出现更大进展,资金承诺如何兑现,也成为了最大悬疑。

毋庸置疑,为解决热带雨林在保护与开发上的融资问题,需要发达国家和减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市场为保护热带雨林的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只要森林没有被砍伐,按照每年其吸收和储存的二氧化碳来计算收益,然后将这种收益分配给当地居民,但这需要发达国家做出积极承诺并采取切实行动。

回溯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从1992年的里约谈判、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巴西在气候大会上大多持“抵制态度”。在历次气候峰会上,巴西屡次被评为“最大绊脚石国家”。巴西反对可能迫使发展中国家限制气体排放的措施,或者为控制发展中国家而采取的步骤。

在2007年的G8峰会上,时任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每个人都知道,富裕国家排放了60%的气体,因此必须承担他们的责任。我们决不认同新兴国家必须作出牺牲。”

面临国际社会的指责,卢拉2008年说:“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国家没有管好,也没有保护好本国的森林,反而滥砍滥伐,大多数气体都是他们排放到空气中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祸首。他们不应该插手巴西的事情,也不应该发表他们的个人意见。”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巴西的态度有了转变:提出到2020年巴西砍伐亚马孙森林面积将在1996年至2005年的平均水平上减少80%,即每年不超过3800平方公里,郑重宣告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其中一半来自减少森林砍伐,并承认“关键问题是减少因为森林砍伐和退化导致的气体排放”,以及借助由发达国家出资建立的机制,“提高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仍然不乏批评声:即使巴西承诺未来10年大幅度减少碳排放,但兑现这一承诺将会是巴西最大的环境挑战,巴西的承诺不具备法律约束,仅仅承诺自愿减排,只是一种政治姿态。

各国博弈、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利益团体间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它们夹杂在这场“亚马孙雨林保卫战”中,几十年来,亚马孙雨林的保护总是不可避免地前进两步,又倒退一步,当人们真正置身在那片原始的绿色中,在木船上望着壮丽绝美的亚马孙落日,看着粉色河豚在四周游动,间或听见鸟鸣或短吻鳄的叫声,是否还愿意肆意毁坏这片“地球之肺”?

亚马孙雨林的日落。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