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北偏北》:隔靴搔痒的“耍流氓回忆”
《东北偏北》算不上致敬著名的《西北偏北》,不过也有那么一丁点的悬疑色彩。今年有不少有叙事追求又不甘心做个纯粹类型片或文艺片的导演们想玩些黑色幽默的混搭风。《心迷宫》、《坏蛋必须死》和如今这部《东北偏北》都有那么点意思。把一个原本不复杂的故事七弯八拐绕一绕,绕出些花头来,让故事情节更跳跃,节奏上看着也更锋利些。
是个惨烈的故事,所以也有人给影片套上“中国版《杀人回忆》”的噱头。不可否认,两者实在是有着相当的相似性,有同样的真实案件改编背景,同样在罪恶之外拍摄了明亮欢快的日常,甚至两个案件的凶手都在耍着警察团团转,警察预见了案件发生的可能性,却眼睁睁一次次让凶手逍遥逃脱。但无论导演功力还是创作土壤所限,《东北偏北》在展现整个故事的的时候不断缩手缩脚的顾此失彼,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故事远不如《杀人回忆》来得犀利和有力量感。
《东北偏北》剧照《杀人回忆》将其中的矛盾聚焦激化,人物的性情和事件的不安定性都在层层递进;而《东北偏北》却在行进中始终表现出一种别扭,时不时来个插科打诨将观众从事件中一竿子挥出来,仿佛导演在旁边随时泛着嘀咕说,“哎哟,咱可别太认真了。”
导演学美术出身,片子画面特别美,尤其空镜头和大远景,一帧帧满是油画质感。对于构图,导演也是极其讲究,各种几何构图,垂直水平黄金分割,十足的画面形式感让镜头本身和故事产生了间离的效果。
说说《东北偏北》发生的那档子事吧,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案子了,各种电视报纸都有过极其详尽的报道,直到近几年都会当做传奇案件翻来覆去的旧闻新说。北京的“双桥老流氓案”,10年里一个人做下300多起强奸案,其中有的还是回头草,有的就是为了跟警察兜圈子玩。最后案子还不是被侦破的,是罪犯某日顺手抢劫撞上了公安系统的马拉松冠军,两人追逐万米,在河北的县城里总算落了网。
《东北偏北》剧照当然,和《杀人回忆》一样,这不是一个就事论事拍一个采花大盗怎么采摘这花花世界的故事,被转换了时间地点的这起流氓案,导演的野心是想借着一个案件看特殊年代的世道人心。
“抓流氓主要靠革命觉悟”这样的话发动着上百号民兵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最后其实谁也不认识谁,眼睁睁看着流氓明目张胆从眼前跑过。这种集体主义的热忱带着时代的烙印,荒唐又真实。
广播说着“这种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流氓竟然潜入我们人民大众中”,而警察在向上级请求支援的电话中得到的回复是“人手不够,都去镇压运动了”。
给种猪封“劳模”的老猪倌,为自己配制的饲料能让种猪年年拿冠军而洋洋自得,却在得知自己即将平反回城做教授后感叹一声,“一身的淫羊藿味,怕是要把学生们都熏跑。”
一转眼这给猪催情的淫羊藿又被满腔热情抓流氓的警察队长给偷偷抓一把揣在兜里。讽刺的一幕是这位曾经侦察兵连队里的伙头兵风风火火要抓流氓,回到自家媳妇的炕头上却是交不出公粮的尬尴境地。
另一边被流氓入户强奸的妇女们在闭塞保守的年代选择忍气吞声,要出嫁的小妮子被“耍了流氓”,家人的态度是“尽快完婚”,而戳穿真相的警察比流氓更直接地成了“杀手”。
《东北偏北》剧照至于流氓罪犯,也有自己的故事,知识青年发配北大荒,初恋为了回城对感情背叛,出于报复他犯下这一系列性侵案,却在警察设置“埋伏”的女人的温柔乡里找到了第二春。这一段明显来自导演艺术加工的煽情陈述不得不说是整部影片的一大败笔,一个屡次挑衅警察的罪犯,突然就在一个他压根看不上的警察面前开始痛陈童年往事革命家史,悲情种子一发芽就显得廉价,白瞎了之前许多干净利落的镜头画面处置。
顺带说,导演还把整部电影唯一的特写镜头给了罪犯这张算得上是全片中颜值最高的脸。在全片中全景为主的观看距离之下,突然用特写的方式敞开罪犯的内心世界,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不过或者也可能是,这个编纂的犯罪心理内核,担不起这个特写的分量。
电影的结尾处理得巧妙,如果不是在中国大陆,我更愿意相信,蔡教授在海边回想着回力鞋,而年轻人告诉他自己穿的是“耐克”,她脸上那份怅然若失,代表着某种时代“翻篇儿”的茫然与失落,这是个不错的结局。流氓没抓到,但那个蒙昧的年代终于过去,虽然留下了一股子“淫羊藿味”。
不过,在咱们院线里上映的电影,犯罪题材,牵扯公安,罪犯不落网可交不了差。此处也算得上导演张秉坚聪明了,他既不愿意妥协地让老流氓顺道落网,也没想坏了规矩。他让罪犯消失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革命热情”高涨群众视线中,但在那之前他加了个拍电影的打板镜头。这里你仿佛就能看着导演一脸鸡贼地告诉观众,看,这就是拍电影的无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