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芈月传》里的春申君真的来过上海吗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里为年轻的宣太后设计了一位情郎黄歇。这位黄歇在历史上乃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可惜,广为流传的上海之“申”、黄浦江之“黄”皆因春申君黄歇得名的传说,都跟他与芈月谈过恋爱一样并不靠谱。
名过其实的春申君
先得吐槽一下电视剧。按照史料记载,芈月成为太后时,其子秦昭襄王已经19岁。公元前265年,宣太后去世,以主政41年计算,享年最少75岁。反观黄歇,去世于公元前238年(而且是被人谋杀),以年龄论与芈月形如两代人,绝不可能青梅竹马;就连在一起青梅煮酒的资格都够呛。
言归正传,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日本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认为战国“可称作诸国皆称王的时代,然而在诸国中,不懂政务的昏庸者甚多,为此出现了身负一国重任、代王执行实际政务的人物,他们就是四君”。
春申君雕像“身负一国重任”是一回事,能否胜任又是另一回事了。前273年,“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以善“辩”和“游学博闻”著称的黄歇上书秦昭襄王劝阻,信里的逻辑很简单,韩、魏是秦的世仇,应当先与楚联合讨伐之,韩、魏既服,齐、楚、赵、燕四国“不待痛而服矣”。而这正是三年后范睢所教秦昭王的“远交近攻”之计!当时的齐国“事秦谨”以自保的同时尚知道“与诸侯信”;春申君却是要让楚国充当秦国的打手之后,再自己去套上绞索——着实令人怀疑,黄歇是在为谁说话。
春申君执政时期的立足点是避秦,而不是抗秦。其内心对秦极为害怕,为了避秦竟迁过两次都。前253年,从陈迁都到巨阳(现在的安徽阜阳北),前241年,又迁到寿春(现在的安徽寿县),用旧都的名称叫郢。这种做法实在鸵鸟得很,巨阳和寿春,相去不过二百里,大致相当于当时步兵三天左右的路程,秦兵能到巨阳,自然也能够到寿春。也许他们以为寿春在淮河南岸,多一重保障。
春申君两次迁都避秦为政乏善可陈的春申君不但保不了楚国,而且保不了自身。公元前238年,楚幽王年幼即位,其舅父李园设下阴谋,杀死黄歇。春申君的门客朱英预先看到这个事变的可能性,主张先杀李园。春申君不信,果然遭了别人的毒手。盖棺定论,实在是名过其实。
尚在海底的上海滩
春申君给后人留下的究竟是什么?那声威赫赫的虚名和愚蠢死亡的离奇故事会给人们留下遥远的回忆和借鉴,但这己经无关紧要了。反而在他从淮北徙封江东后,却不经意间遗泽后世,使后人对他追忆不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方。其中,就有上海简称“申”出自春申君、黄浦江得名之“黄歇浦”的传说。
现上海有条“春申路”公元前249年,春申君以自己的封地淮北12县靠近齐国为由,请求改封江南得到允许,“以吴封春申君,使备东边”。新的都邑在吴,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北。作为吴、越时期的国都,苏州原有的建筑可能在楚灭越的战争(约前306年)中遭到严重的破坏,故《史记》称之为“故吴墟”。春申君在修复被战火毁坏的苏州城过程中,不仅建“城宫”、“府”、“舍”等官府建筑,同时还建有屯集物资的“仓”以及发展经济和用于商品交易的“吴市”。据《吴地记》载,当时的市场建有市门,备有门卒进行管理,定时启闭,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商品交易。
其中春申君所建造的宫殿,前殿东西长十七丈五尺,南北宽十五丈七尺,高四丈。后殿东西长十五丈,南北宽十丈二尺七寸。由大殿、仓房及厢房构成的宫室形成了一组较雄伟的建筑群。司马迁还曾亲眼见到,为之感慨:“盛矣哉!”
江南一带向为泽国水乡,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兴修水利。成书于汉代的《越绝书》(“绝”做“史”解)载,春申君组织人力“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以写西野。去县三十五里”,将无锡湖水引到城东浇灌大片肥沃的农田。又传黄歇曾经做过实地测量,得知太湖地势比吴城邑高出许多,每逢雨季上游洪水暴涨,倾入城池。春申君在吴城城内开凿河道,使河水贯通全城,城内水流经水门循环出入,奠定了苏州城几千年的城市格局。
这些当然都是好事,但却与上海无缘。今上海市中部有一条呈带状的高地,从西北向东南,是泥沙和介壳类海产动物的残骸堆积而成。大概在古代,在一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之下,海潮曾经相当强烈,把近海的大量泥沙和介类冲上海滩,其堆积的高度逐渐达到最高潮水位的高度。后来人们因为它“高于积水地四五尺至七八尺”,而给了它一个专门名称,谓之曰“冈身”。北宋的《吴郡图经》已有称赞冈身“此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的记载。
冈身及各年代海岸线考古工作者曾在冈身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冈身地带己经有人类居住。这就意味着,在新石器时代冈身以西地带已经成陆。而冈身以东的浮出水面的时间,要比冈身和冈身以内的成陆年代晚得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直到魏晋南北朝的遗址和墓葬,都分布在冈身以内或冈身上,只有一处南朝墓葬,位于冈身以东半公里许的莘庄。
冈身以东直到海边,除了莘庄这一处南朝墓葬外,其余发掘到的遗址和墓葬,都是唐代和唐代以后的。这意味着冈身以东的成陆年代比较晚近得多。譬如在冈身以东十公里的龙华寺和龙华塔,传说创建于三国孙权赤乌年间,但南宋华亭知县杨潜所著《绍熙云间志》里,明说寺建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钱椒时期(公元947-978年)。
既然战国时期“冈身”以东尚在海底,春申君在江东的封域其东境最远处只能到达今上海郊区的古冈身为止,而冈身以西的郊县划入上海直辖市是1958年以后的事。所以说1958年以前的上海市/上海县与春申君是几乎没有关系的,即使黄歇当真闲得有空从苏州跑到领地边缘的冈身“白相”,哪怕是到过今天闵行区政府所在的莘庄,此地在民国以前也是属于华亭县而非上海县的。
清代末年的上海县牵强误会的美好传说
夏征农主编的《辞海》“黄歇浦”辞条说,黄浦江又称为歇浦、黄歇浦,“因相传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浦而得名”。但这个传说同样也是不靠谱的。
今天的黄浦江下游在冈身以东,战国时根本还不存在,春申君绝不可能在海中去开凿黄浦江,况且“黄浦”之名出现很晚。吴地方言一般以南北向的河流为浦、港、泾;东西向的为浜、河、塘。北宋时期的《水利书》记载,吴淞江(苏州河)每隔五里就有一条支流(纵浦),但其所以列诸浦之名,有上海浦(元代设立的上海县即得名于此)、钉钩浦、下海浦(今天海门路上有一座“下海庙”)等,唯独不见“黄浦”。
直到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时才有人提到“华亭县东北有俞塘、黄浦塘、盘龙塘,通接吴淞大江”,见诸《宋会要辑·食货第八》。黄浦塘可能就是黄浦的前身,只是吴淞江的一条很小的支流。黄浦之名的正式出现要到1250年,西林(今三林塘)积善教寺碑记曰:“西林去邑(当时上海县尚未分立,指华亭县即今松江区)不百里,东越黄浦,又东而江北,所谓江浦之聚也。”此时的黄浦是吴淞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淞江大黄浦乃通吴淞的要道”。
而历史上真正开凿黄浦江是明代的事情了,当时吴淞江下游淤塞十分严重,由夏原吉(1367年~1430年)奉命进行疏浚,遂使黄浦成为单独入海的水道。由于大黄浦成为上海地区水流干道,因而水面越来越宽,河道越来越深,黄浦江的名称也就从明代后期开始出现了,吴淞江反而变成它的支流。如此细细查之,所谓春申君开凿黄(歇)浦之事,纯属讹传,系明代以后的人因黄浦之名而牵强附会到黄歇身上的。
这样的传说倒是不独上海,江南各地往往有之。今苏州相城区有镇名“黄棣”,相传春申君黄歇曾动员民众于此兴修水利,筑成堰棣,故地名初为春申棣,后改为黄棣,并沿袭至今。
历史上,在无锡惠山下立有春申君祠,以春秋祭祀。且惠山脚下的“黄公涧”(又称“春申涧”)以及“黄埠墩”等,都因春申君黄歇而得名。此外,黄公涧还留有“春申君饮马处”的遗迹,该遗迹亦因附会春申君在此处歇息饮马而得名。
在江阴(今属无锡市),相传黄歇开凿了申浦河、黄田港。而江阴的申港、黄田港之名,亦因春申君黄歇而得名。当地传说春申君死后葬于江阴君山西麓,故此山称为黄山。现山麓有清代知县蔡澍于乾隆六年(1741年)所立石碑,上镌“春申君黄歇之墓”。
江阴黄山炮台这位主政无大益于(楚)国的春申君,却以治吴的经历在江南地区留下了诸多烙上“黄”、“申”等人个印记的纪念地。这的确反映了黄歇治吴、“封江东之巨县,城吴墟为大都;专主威权,救国灾患”的政绩足以令人称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春申君是不是到过上海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参考文献:
祝鹏:《上海沿革地理》,学林出版社,1989年。
曹竟成:《黄浦江究竟是谁开凿的》,《治淮》,1995年第6期
于束华:《论楚春申君治吴及其政治谋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