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什么?荷兰人叫荷兰豆“中国豆”?

2021-08-16 20: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安迪斯晨风 物种日历

在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Brno)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博物馆,却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圣,只因为它的门前招牌上写着一个光耀千古的名字:格里戈•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现代生物学的祖师爷。

还记得它们吗?| Nefronus / Wikimedia Commons

在这家博物馆里,游客们不但能够驻足观赏孟德尔曾经种过豌豆的花园,参观他当年留下的手稿,离开的时候还能获得博物馆赠送的豌豆种子,并再一次回想起,中学时代被“绿圆黄皱、高杆矮杆、紫白(花)种皮(鼓和瘪)”的豌豆们支配的痛苦。

豌豆射手孟德尔(不)

为生物学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孟德尔自始至终都不是学术圈的人,他原本是一家修道院的神父,因为懂一点科学知识,还曾长期担任他们小镇的中学教师,搞科学研究纯属是个人爱好。在他生活的19世纪,大多数科学家还在为生物的遗传性状到底从何而来争论不休,孟德尔却已经想到了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找到“一个能够控制杂交种的产生和发育的普遍通用的规律”。

在长达8年时间里,孟德尔像老农一样精心栽培他的豌豆,并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将具有对应性状的植株相互杂交,再去记录和分析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终于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中的两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紫色花和白色花经历人工授粉杂交之后,产生紫色的后代 | Desinteresado31415 / Wikimedia Commons

为什么孟德尔要用豌豆来作为自己的实验材料呢?首先是因为,自然生长的豌豆花瓣是闭合起来的,自己给自己授粉,不用担心外面飞来的蜜蜂,把其他花的花粉带进来,这样就能精确控制一株豌豆是不是杂交过。其次它的花朵又比较大,可以用人工方式来杂交授粉;再其次,豌豆的不同性状特点鲜明,高杆就是高杆,矮杆就是矮杆,不会产生介于两者之间的植株;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豌豆的种子不但数量多,而且长在豆荚里面,非常容易统计数据。

豌豆花,白色是隐性基因 | Pixabay

其实孟德尔也用过一种名叫山柳菊(学名:Hieracium umbellatum L.)的植物,但却因为它的生殖方式过于多变,得到的结果一直不够稳定而把实验数据搞得一团糟。这样看来,豌豆简直就是上帝赐给人类发现遗传学规律的神物。

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不过我觉得,孟德尔之所以选中豌豆,还因为它本来就是全世界都很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它原产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石器时代,我们人类就已经开始采摘豌豆作为食物了。到了大约6000年前,还未正式踏入文明行列的人类已经学会了种植豌豆。这种作物可能是经南欧向西,以后又向北逐步传播,大约在隋唐时代经丝绸之路进入了我国,有“胡豆”、“回鹘豆”“小寒豆”等诸多别名。

分成两半的干豌豆瓣 | Pixbay

在欧洲,中世纪之前的人们一般都是吃晒干的豌豆种子,吃的时候磨成粉或是煮成粥,如果有敢于炒熟干吃的猛男,这种硬邦邦的豆子一定会崩坏一两颗牙齿,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安徒生笔下有一位“豌豆公主”,睡觉的时候身下垫了二十张床垫外加二十床鸭绒被,仍然能被床板上的一颗豌豆硌得浑身酸痛。除了公主的皮肤过于娇嫩之外,豌豆的硬度大概也不能说全无作用。

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说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固然是出于市井切口,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豌豆这东西真的很硬。

豌豆黄(还有艾窝窝和焦圈出镜) | AddisWang / Wikimedia Commons

干豌豆还可以拿来做零食,把它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之后,凝结成块的食物就是老北京常吃的“豌豆黄(儿)”,味道香甜,据说当年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现在最常见到的豌豆则是在超市里卖的零食“青豆”,不管是蒜香还是原味,不管油炸与否,吃起来都又硬又脆,保留了它们祖先的风骨。

荷兰豆并非荷兰发明

到了十七世纪,人们栽培出了可以吃嫩荚的豌豆新品种——荷兰豆。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人把这些好吃的蔬菜品种带到了世界各地——比如说中国的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据清朝乾隆初年的《台湾府志》中记载:“荷兰豆,种出荷兰,可充蔬品煮食,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后来,下南洋捞生活的广东人、福建人又把它们带进内地,便也都保留了“荷兰豆”的称呼。然而到了荷兰,“荷兰豆”却被叫成“中国豆”,究其根本,到底它起源于哪里,竟然成了一笔糊涂账。

荷兰豆炒腊肉 | 苗妈小厨 / 豆果美食

荷兰豆一般都是炒着吃,配腊肉或是素炒都可以,当然也可以做凉拌菜,掐头去尾摘去老筋,洗净,用开水焯,颜色变深即立刻捞出,加一点盐和调味料拌一拌,味道清新,十分爽口。有了鲜嫩可口的荷兰豆,人们还不满足,觉得它虽然能够吃豆荚,但是里面的豆粒未免不够饱满,于是又培育出了新类型的豌豆品种“甜豆”,它的豆荚和豆粒都十分甜脆爽口,是现在的食物界新宠。

我们大吃货国人连刚刚长出来的豌豆苗也不放过,它的嫩茎叶又叫“豌豆尖”,味道清香、质地柔嫩、滑润适口,用来热炒、涮锅、做汤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用来炒虾仁更是绝配。四川大名鼎鼎的担担面里面,埋在面汤底下的豌豆尖可以让整碗面味道鲜得不可方物,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

炒豌豆尖 | 斯佳丽 / 豆果美食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孟德尔大概没有口福品尝这么多种豌豆衍生出的菜肴,他甚至没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广为人知。他研究豌豆遗传实验的论文仅在1856年本地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除此之外几乎无人知晓。直到1900年,三位研究遗传学的生物学家在查阅资料时,才发现他们认为可以震撼世界的理论成果,居然早就被一个不起眼的修道士发表过了。从那以后,人们才开始把孟德尔奉为“遗传学之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他已经逝世十六年了。

原标题:《什么?荷兰人叫荷兰豆“中国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