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转铃专栏:十三点文明兴衰史

小转铃
2015-12-13 09:24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如果说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气,比如古希腊文明的民主,古埃及文明的属灵,希伯来文明的公义,伊斯兰文明的平等,红山文化的龙,良渚文化的鸟……那么我以为,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明的核心是十三点。诚然,契约精神构成了海派文明的基础,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一片商业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基础上开出的文明之花,却只能以十三点来概括,千万年后,如果所谓的海派文明还在小学生的历史课本中留有一席之地,十三点将会是最重要的考点,我认为。

关于十三点这个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不少人写过文章考证,我最认同的说法是“society”的洋泾浜音译。不过这并非本文重点。重要的是,十三点的精神遗产是如何被一代代原生、移民的上海市民继承下来,成为海派文明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什么是十三点呢?仅以痴头怪脑、行事不合常理来概括未免离题太远了。凡在上海久居过的人,总遇到过几个特别十三点的同事、亲友。他们并非在智力、情商方面有什么缺陷,但也不一定就有什么精英性,或是在洞察世事方面超人一等。上到外资公司高层,下到国营大厂车间,甚至在街头巷尾的小烟纸店里,处处都有野生十三点的存在。与其说十三点是一种能力,倒不如说十三点是一种处世态度,轻松,散漫,带有古典犬儒主义的遗风。十三点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不是“means to an end”,它不是为了得到,也不是为了反抗,甚至不是为了成为十三点而十三点,如此也就超越了消费主义中难以摆脱的贪欲、愤怒和自我实现。十三点是水泥森林中漂浮着的银色云朵,既魔幻,又飘逸,为所有阶级的人所共享。它有点像是西美尔钟爱的“调情”的概念,纯是愉悦的产物,在十三点的一瞬间创造了自我和他者,不适和舒适,对立和吸引……这些玩笑般的二元对立,又在观众反应过来之前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十三点之所以如此特别,和幽默感当然是不同的。幽默是有门槛的,建立在知识、教养、阶级的基础上,可以习得,甚至做成脱口秀放到剧场里卖钱,美剧和脱口秀里的笑话,永远离不了阶级种族性别宗教,像匕首像投枪。十三点却是和光同尘,也捉摸不定得多,比如金宇澄的《繁花》,绘声绘色写出上海这个世界十三点之都的趣怪之处。沪生的朋友陶陶就是典型的十三点,喜欢拉住别人讲市井故事,加油添醋不为任何目的,就像西藏创作《格萨尔王》的野生诗人,无师自通,天然是史诗的一部分。又比如梁赞诺夫的电影里,老爸问儿子,你为什么要吃橡皮泥,儿子答,我是蘸着白糖吃的,也只能用十三点来形容。英国人的机智(wit)专注玩弄语言游戏,阶级性太强,美国超级英雄,生死关头还要开黄色玩笑,虽然低级,倒有些十三点的意思。

要说文人中的十三点,非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莫属,比如莫须有先生“面壁而昼寝”,从“咫尺画堂给一个人睡这么一个大炕”,想到“中夜耿耿,遽而求火”,再看到自己的影子动手去摸,而想到自己是“君子之校人”啊,怪奇念头频转,如“孤鸾对镜自舞不止”,却不像电影聂隐娘里提升到什么剑道无亲的境界,只是“乏死了”……十三点的风格贯穿始终,一读便知,却提炼不出什么警句,如作者自己所说,只能“为我传语于天下,《莫须有先生传》可以获麟绝笔,从此一团吉祥和气,觉得此心无俗情时替人们祝福。”正是如此啊!十三点的表现形式可能伧俗不堪,却是此心无俗情时给予世间的祝福,一个文明在向着繁荣狂奔的路上是绝对十三点不起来的,你可以看到所有成功学的大师们都是一个赛一个的正经,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强势崛起的同时十三点文明似乎有些衰落了,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借用废名的一句话来说,人生的恐怖确实是恐怖,而精神的解放又确实是解放,只有在十三点的短短一瞬恐怖和解放都不复存在,大概就是自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