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小官也需“起居注”
这并不足以厘定普通公务员工作量到底应该有多大。因此有关他们的工作量,一直存在截然相反的说法。正如过去有的说公务员工作就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现在不少人考公务员的目的,也是看中工作“清闲”;而有的公务员觉得自己工作繁忙,晚上和节假日加班写材料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编制”是控制公务员数量的重要方法。制定编制的主要依据,是辖区内的人口数量。鉴于现在各地人口流动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不一,相同岗位的实际工作量,各地肯定不一样,此外,“编制”也不能解决部门内部有人“忙死”有人“闲死”的弊端。实际上,很多党政部门编制多年未变,以编制控制行政成本的方法,其滞后性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是,谁忙谁不忙,凭印象或上级领导说了算,管理上显得非常粗放。
云南昆明官渡区2013年创新了一种科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实绩公示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每个公务员工作量实际无法考核的难题。他们的办法,就是让考核对象每天撰写工作日志,具体做了什么工作,一笔一笔记下来予以公示。谁忙谁不忙,大家一目了然。一个显见的效果是,官渡区农林局一家下属单位编制不少、活却不多的例子,曾经“一个月工作就围绕着救一只鸟。”最近一次编制调整,官渡区农林局编制从195个一下被削减到70个。砍掉这么多编制,与工作日志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无关系,而节约的行政成本也十分可观。
中国古代往往有专人记录皇帝每天都干些什么的“起居注”,这种方式有督促皇帝勤于政务的目的,不过皇帝干不干,干得好不好,一般人也奈何不了。官渡区现在给科级干部设立类似于“起居注”并予以公示的工作日志,是否可以避免旧式“起居注”的弊端,要看监督、检查、整改是否到位。根据新闻报道,这几个环节也是有相应举措的。
在官渡区之前,也有地方实行类似干部日常工作实绩公示的改革,但往往大而化之,最大的问题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工作业绩,具体每个工作日在干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这种没有细化到晒工作日志的改革,看似提高了工作要求,实际却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改革是表演还是为了出实效,效果大不一样。
改革开放以来,精简机构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四次,其中改变人浮于事状况是历次改革目的之一,而实际状况却是公务员总数伴随着改革在持续增加,其中不排除社会事务越来越繁杂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对每个公务员的基本工作缺乏精细化管理,进出凭主观印象,结果只能是能进不能出。
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公司管理有不同,但在杜绝人浮于事,每个岗位、每个人必须创造与其获得的报酬相称的业绩方面,两者之间却是相通的。公司能够做到杜绝人浮于事,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官渡区的“起居注”式改革是一次杜绝人浮于事的尝试,其中既包含着传统智慧,更是对公司治理方式的借鉴。行政体制改革就应该解决这种细节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