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屈服之累”
小马丁·路德·金虽然不是蒙哥马利本地人,但蒙哥马利市却是他传教活动与民权事业的起点。1954年,二十五岁的金来到蒙哥马利市,担任浸信会牧师,从此扎根蒙哥马利和亚拉巴马。在那儿,刚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的金,很快就遭遇了一场改变美国历史的民权风暴——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身处其中的小马丁·路德·金,凭借出色的演说口才和斗争策略,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为运动领袖。不过,这场运动并非由他策划或组织,而是由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中年妇女引发的。
1955年12月1日傍晚,四十二岁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下班回家,她像往常一样,在市中心的法院广场搭乘公交车。根据蒙哥马利市的乘车隔离法,黑人只能坐在公交车的后面几排,前面的座位保留给白人,如果白人没有座位,黑人必须让座。那天,坐公交车的人特别多,帕克斯刚坐了一站,就有好几个白人上来,他们让她站起来,她没有让座,司机也过来,让她到后面去,她同样不为所动。
她认识那司机!十二年前的一个雨夜,帕克斯下班回家,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公交车,她没有按照司机的要求,像其他黑人乘客那样,从前门投币,然后下车,再由后门上车,而是径直从前门走向车厢后部的座位。司机勃然大怒,将她赶下车,关上车门,扬长而去,溅得帕克斯一身污水。
蒙哥马利市的白人公交司机经常这样作弄黑人,黑人却敢怒不敢言。帕克斯又羞又恼,她将司机的模样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坐他的车。在其后的十二年里,每次在站台远远看到这个司机的车过来,帕克斯总会将头扭到一边,故意不上车。
但是,12月1日这天,她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没有注意到开车的司机,等到她上车之后才发现,开车的正是她深恶痛绝之人。她下定决心,这次绝不屈服。无论司机如何威胁,她坚决不让座。司机只好停车,下车叫来警察。两名警察随后将帕克斯带到了警局,她因为乘车时行为不端(不听司机管束)而被捕。
罗莎·帕克斯在警局。帕克斯的正式职业是裁缝,但她同时担任着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蒙哥马利分部的秘书。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是一家以争取黑人权益而闻名全国的民权组织,总部设在纽约,会员遍及全国,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等市设有分部。帕克斯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深受鼓舞,愿意投身民权事业。为此,她还到田纳西州的一个民权学校参加过培训,学习如何面对白人的威胁,如何有策略地改善黑人的社会和政治处境。
帕克斯被捕的消息传出后,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蒙哥马利分部立刻采取行动,将帕克斯保释出来。而且,他们非常巧妙地利用这一事件,一边组织黑人居民抵制公共汽车,以此向公交公司和市政当局施加压力;一边上诉联邦法院,寻求司法救济。
12月5日下午,十多名黑人领袖在小马丁·路德·金担任牧师的教堂开会,成立蒙哥马利进步协会,具体领导这场抵制运动,大家一致推选金博士担任协会主席。当天晚上,五千黑人在教堂集会,年轻的金博士大声疾呼:我们在此集会,因为我们也是美国公民,我们要行使完整的公民权;我们在此集会,因为我们热爱民主,我们要将民主从薄薄的纸上宣言转化为厚重的现实行动。金博士满怀信心地鼓励大家:我们没有错,如果我们错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最高法院就错了;如果我们错了,那么美国宪法就错了;如果我们错了,那么全能的上帝就错了。
的确,就在一年前,美国最高法院已经判决说,教育领域的种族隔离违背了美国宪法的基本要求。蒙哥马利的黑人有理由相信,公交上的隔离同样违宪。
但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当地的白人可不这么想,他们也组织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破坏黑人的抵制活动。比如,劝说白人雇主不要雇用参加抵制活动的黑人,给黑人积极分子寄恐吓信、打恐吓电话,在他们家里放炸弹;曲解法律,以各种罪名逮捕参加抵制运动的著名人物(包括小马丁·路德·金和罗莎·帕克斯),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假广告,说已经跟蒙哥马利进步协会达成和解,抵制运动结束,请黑人继续乘坐公共汽车。
罗莎·帕克斯和马丁·路德·金。可是,蒙哥马利的黑人不为所动,他们已经受够了白人的欺压,这是他们团结抗争的好机会。实际上,这场发端于1955年12月初的蒙哥马利市抵制公共汽车运动,持续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动员了数万黑人。
这场没有任何暴力对抗的抵制运动,让全国民众都看到了黑人内部所蕴含的无穷力量,也使黑人找到了新的斗争策略和精神源泉。长期关注美国民权运动史的陈国平先生,在《光辉岁月:美国民权英雄心灵史》一书中,借用一位白人记者的报道,道出了黑人的心声:“我的灵魂曾经疲惫万分,可是现在,我的脚虽然很累,但我的灵魂却逍遥自在。”
在这一年时间里,为了尽量不影响黑人民众的工作、生活,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和蒙哥马利进步协会也采取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斗争策略。他们借用教会的车辆、动员黑人“拼车”,让有车的黑人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接送无车的黑人上下班、购物。为此,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交通调度中心,制定详细的“拼车”时间、路线和站点,供黑人同胞使用。由于蒙哥马利市有车的黑人不太多,私家车不敷调用,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甚至借用了该州伯明翰市黑人的私家车。伯明翰是美国著名钢铁城市,那里的钢铁工人比较富裕,不少黑人家庭拥有两辆车。
蒙哥马利是一个黑人人口占多数的城市,黑人收入普遍较低,是公交巴士的主要乘客。他们抵制公交车之后,很多公交线路几乎无人乘坐,公交公司损失惨重。而且,由于黑人减少了进城购物的次数,商业活动也受到一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黑人,他们需要黑人洗衣、熨衣、做饭带孩子、收拾家务。他们非常同情甚至是支持黑人的抵制活动,有些白人还开车接送家里的黑人保姆、佣人上下班,或者给钱让他们乘坐出租车。
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1956年底,蒙哥马利市的黑人终于赢来了胜利。11月13日,正当亚拉巴马州法院下令禁止黑人“拼车”时,从联邦最高法院传来消息,联邦最高法院判定该市的乘车隔离规定违宪。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司法行动大获全胜,及时而有力地支持了蒙哥马利市黑人的抵制公交运动。
12月20日,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文书正式抵达蒙哥马利,历时三百八十一天的抵制运动宣告结束,小马丁·路德·金等人于次日登上取消隔离的公共汽车,满脸都是胜利者的微笑。稍后,罗莎·帕克斯也在记者的陪同下,登上巴士,坐在一年前她拒绝让出的那个座位,享受胜利者的喜悦。随行的摄影记者拍下了这一幕,成为美国民权斗争史上的经典照片,《光辉岁月:美国民权英雄心灵史》一书也以此照片为封面,可谓画龙点睛,深谙美国民权运动的精神之源。
在蒙哥马利市抵制公共汽车的运动中,黑人的智慧和冷静鼓舞了南方其他地区的黑人民众,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人因此将1955年12月1日视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开端。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威廉·曼彻斯特曾引述旁人的话,夸张地表示,帕克斯女士拒绝让座的那“一刹那间,天地为之变色”。与其他记者一样,曼彻斯特也认为,那天傍晚,下班回家的罗莎·帕克斯感到很疲乏,所以在公交车上随便找了个座位。但是,多年后,帕克斯本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特意反驳了这种流行的说法:
“那天我的身体并不是很累,或者说并不比往常更累,我才四十二岁,也算不上是年迈的老太太。我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屈服之累。”
不愿屈服的罗莎·帕克斯,以自己的不屈行动,撰写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新篇章,也将自己融入历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象征人物,走进教材和各种影视作品,为后人所记取。为了表彰她的这种不屈抗争精神,1990年代,美国总统和国会先后授予她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和国会金质奖章,誉其为“美国民权之母”。
全美各地,以罗莎·帕克斯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建筑物、道路、桥梁不下十处。帕克斯当年候车的公交车站,也已立起了纪念铜牌,向后来者诉说这位柔弱女子的坚定勇气。
2005年10月24日,九十二岁高龄的帕克斯在底特律去世,她的亚拉巴马“同乡”、时任美国首任黑人女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国务卿、第二位黑人国务卿)赖斯,在哀悼中深情地表示,如果没罗莎·帕克斯的抗争,她肯定没有机会成为美国国务卿。帕克斯的抗战精神,鼓舞了无数人。其中也包括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1990年,从二十多年的监禁中获释不久的曼德拉到美国访问,在欢迎的人群中看到了罗莎·帕克斯,与她热情相拥。他告诉帕克斯:“在我身处大牢的漫漫岁月里,是你的精神支撑着我。”
如今,帕克斯去世整十年,她那一代民权人士的抗争精神,依然鼓舞着全世界身处困境的人们。正如一首歌词中所写的那样,“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