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小店故事 | 在“云朵里”吃饭,这家社区食堂很用心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编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机,也是最美妙的风景。有别于大型商场和连锁商铺,个性小店折射出时代镜像,为城市日常营造别样生态,更是我们爱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访“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个性的一批小店和它们背后的主人。这是一个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
“很复古很时髦”、“有点像网红餐厅啊”、“抬头看云、低头就餐”,“小时候的味道啊”……
听到这样的评价,你或许很难想象这说的是一家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是什么?就是由街道统筹,开在居民家门口的食堂。从2019年起,上海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包括建设一批解决老年人就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食堂就是配套的设施之一。
不过,不只服务老年人,部分社区食堂还面向社会开放,为周边人群服务。于是近年来,一些社区食堂办得风生水起,有的还成了“网红”,据说高峰时一座难求,部分菜品、点心还要限购。
这不,开头提到的“网红餐厅”就是一家坐落在北外滩附近的社区食堂,开业首日就吸引了不少食客来“尝鲜”,还获得了“云朵餐厅”的美名。这家食堂到底有多么神奇?“云朵”里面藏了什么秘密?
从12号线大连路6号口出站,沿着长阳路一直走,在第二个路口拐入临潼路,北外滩街道社区食堂——“惠临客堂”就坐落在临潼路与惠民路的交界口。
上午10点半,距离惠临客堂的午餐营业时间还有半个小时,门口已陆陆续续有食客在排队。隔着玻璃门,穿着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在里面走来走去,正为最后的准备工作进行收尾。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食堂目前严格控制堂食人员数量,一张桌子只能落座两人,桌上配有隔板,进店要求戴好口罩,测量体温,洗手消毒,可以说方方面面都管控得十分仔细。但即便是这么“麻烦”,食客的热情仍然不减。门一开,惠临客堂一天最热闹的时刻就开始了。
惠临客堂独特的“云顶”设计。 本文图片除特备注名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与传统食堂不同,惠临客堂的设计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最独特的莫过于“云顶”。设计师将天花板的线条勾勒出云朵的形状,很童趣,又增加了视觉的纵深感,空间显得开阔。白色的环境色又仿佛让人置身在一个太空舱,带点科幻的味道。
“白色能给人带来纯净的感觉,看上去干净,不杂乱。另外云朵的半圆形,仔细看,你会发现还像微笑的形状,设计师想传达的意思就是要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北外滩街道社区服务办副主任陈文佳介绍道。
云朵的半圆形像微笑的样子。
在入口的墙壁上,一些带有年代感的摆设十分有趣。复古广告画、老式热水瓶、保暖瓶、手电筒、写着革命标语的搪瓷杯等等,满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味道。
一些带有年代感的摆设。
另一边,志愿者倪阿姨拿着暖水瓶往杯子里倒出“熟悉的”童年记忆。“我们这边麦乳精、凉茶、还有绿豆冰沙,嘴巴干的话就来喝一点,都是免费的。”
麦乳精,真的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据陈主任介绍,惠临客堂提供早、中、晚三餐。早餐从6点30分至9点,午餐从11点30分至下午1点,晚餐是17点到19点。每天中餐及晚餐出菜数都在30个左右,早餐时段也有20多种餐点,以此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居民。
惠临客堂的“今日菜谱”。
不过,对于食客来说,最关心的一定是菜色和口味如何。而作为一个社区餐厅,惠临客堂的早餐菜单可以说眼花缭乱,有售价6元4只的生煎、锅贴,还有豆浆、现炸油条、咸豆花等传统上海早点,都是现做现卖。人气最高的午餐时间段的菜肴,有红烧狮子头、葱烧鲫鱼、白斩鸡、葱油芋艿、虎皮青椒、虾仁豆腐等等不少经典的本帮菜、淮扬菜。据说红烧狮子头用的是食堂自己的“独家配方”,销售之好来晚的食客基本上就没有口福。
早餐有售价6元4只的生煎、锅贴,都是现做现卖。
“有个阿婆已经九十岁了,就喜欢吃我们食堂的葱烧鲫鱼,经常叫家人来买。为了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菜品的设计上,我们也以清淡、软糯,少油、少盐、少糖为主。 ”
人气的红烧肉、白斩鸡和葱烧鲫鱼。
“我们还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所有的菜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值均能显示在出餐区智能小屏上,居民根据需求自行选好菜品后,只需将托盘放到结算处,系统就会自动扫描餐盘中的芯片并结算价格。一些享有特殊优惠补贴的老人还能实现人脸识别支付。”陈文佳介绍说。
惠临客堂的智能结算系统。
为居民解决“吃饭难”的问题
惠临客堂的前身,其实是临潼路养老院的一楼大厅。过去那里不但是养老院的活动室,也是内部食堂。或许有人好奇,街道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打造一座社区食堂呢?为什么把养老院的内部食堂打开呢?
“主要是因为北外滩地区旧改开始后,大量居民迁出,包括周边早餐的摊点、小餐饮的经营者也走了,导致一些还住在这里的居民,包括在附近商务楼上班的白领,就跟我们反映中午就餐比较难,经常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找到一家吃饭的地方。为了响应民众的需求,我们决定打造一个社区食堂。”陈文佳说。
大量周边早餐摊点、小餐饮迁出,导致出现了“就餐难”的问题。
街道在寸土寸金的滨江沿线开设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目的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享受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需求。后来区领导来调研,在选址的时候,正巧看到了临潼路养老院的空间,觉得很合适。街道就和养老院负责人商量,由街道负责改造,用了半年的时间,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社区食堂。
“作为民生工程,我们当然愿意把空间分享出来。而且临潼路的西面基本上都拆了,东面还有好多居民,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社区食堂确实很需要。”临潼路养老院负责人狄德才说。
惠临客堂,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需求。
狄德才从小就在虹口生活,可以说是一个老虹口人。1985年从部队退伍后,因恰逢国内经济转型,他决定转业从商。2009年,上海政府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开始大力推行和完成养老床位指标,在街道的信任和支持下,狄德才进入了养老行业,
作为一家公办民营的养老院,临潼路养老院从2017年开始运营,床位共有129张。过去虽有内部食堂,但老人的饮食是定额分配的,家属来看老人,都必须自行解决。所以有时候,子女想陪老人一起吃顿饭,就必须出去找地方吃。但自从拆迁开始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困难了。
“对于老人来说,出去吃要走很多路,遇到刮风下雨天就很不方便。现在好了,不但食堂菜色多,可以点菜,子女也可以陪长辈一起就餐。甚至住得近的子女,天天可以过来打饭。”狄德才说。
而目前养老院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封闭管理,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就把饭菜打包送给楼上的老人,同时鼓励外面的食客打包带走。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鼓励食客打包带走。
“7月15号试运营以来,老人和家属都非常喜欢这个社区食堂,而且饭菜的价格,我们是按照街道的要求,以市场均价的80%来定价。现在食客中,70%左右是老年人,30%是附近的上班族。”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当今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而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
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末上海市各区老年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为1478.0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而在上海市中心七个区中,虹口区的“老龄化”最为严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全区的42.5%,换句话说在虹口区,每10个人里面就有4个以上是退休老人。
从事养老行业十二三年了,狄德才深感养老任务的艰巨。而他也看到了这几年,政府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养老机构设施日益完善。今年,为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上海市将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和社区食堂。
“确实现在对养老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为什么我做得越来越有信心呢,因为做这一行,带给我的精神力量很大。”
“而且养老事业,如果你追求的只是绩效和盈利,那么一定是做不好的,只有先把事情做好,才能有带来好的效益。”狄德才说。
动迁组“观光团” 纷纷来打卡
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构成了上海最繁华的CBD“黄金三角”。然而新旧景象在这片3.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融——一边是充斥着摩天大楼的繁华之地,另一边是杂乱的老城厢生活。2012年实施旧改新政以来,北外滩区域成功征收39个地块72个街坊,惠及居民近3.9万户。
昆明路以南旧改地块被简称为“昆南地块”,10个街坊“组团打包”,涉及6000余户居民,是虹口区最大的旧改项目,也因关系复杂、矛盾众多而被戏称为“困难地块”。不过今年,在党建引领下,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北外滩街道、房屋征收事务所等通力合作,与居民携手打赢这场“旧改攻坚战”——最终“昆南地块”二次征询签约率高达98.8%,旧改生效。
惠临客堂所在的街道,就属于昆南地块的旧改范围,很多居民也已搬迁出去。“开业的时候,有些老居民就跟我们说,要是食堂早一点开,他们肯定天天过来吃,不过虽然搬到其他的街道,他们说也愿意坐公交车过来打卡。”北外滩街道社区服务办副主任陈文佳分享道。
食客戴阿姨和付先生,就是曾经住在附近的老邻居,听说街道上开了一家社区餐厅,慕名而来。
“我们以前就住在惠民路晋阳里,现在已经动迁了。前两天,过来办事情的时候,正好看到这里开了家新店,我就跟我老婆说,来这里吃吃看。我们两个人一起才花了48块钱。”付先生说。
“我们点了红烧狮子头、带鱼、豆干、鸡爪。这个鸡爪,柠檬味蛮重的,真的很好吃。”戴阿姨夸赞道。
戴阿姨是曾经住在附近的老邻居,特地前来“打卡”。
陈文佳说,未来在非营业时间段,希望将惠临客堂打造成为一个共享的空间,欢迎周边的白领、居民来喝喝下午茶,进行小憩,或者举办一些市民乐于参与的沙龙活动,比如老电影的放映、讲座等等,真正打造出一个共建共享的城市会客厅。
而惠临客堂也成为了“动迁组”的怀旧打卡地,食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了许多老城厢的记忆。
在绿豆刨冰的吸管上,“霍山路二百八十弄”、“榆林路八百八十弄”……有趣的“路牌”设计里藏着关于北外滩的印记。 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 图
“我在这里住了70年,虽然搬走了,但当然还有感情。未来这里肯定会越来越好,以后我们就是来观光啦。”付先生笑着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