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双布满疤痕的手,记录管道工人的“泥水人生”

2021-08-15 0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王璐瑶 刘彬 掌上威海 收录于话题#呈现11个

一座城市,离不开水,更离不开为供水提供保障服务的劳动者。

这一双手,布满大大小小30多个疤痕,都是刘涛的工伤。这一天里,至少换一套衣服、洗一次澡,这是刘涛的习惯。这一份工作,24小时不敢关机,随叫随到,这是刘涛的日常。

刘涛是威海市水务集团临港区供水公司管网科维修二班班长,在领导眼里他是位脚踏实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奋负责的好下属;在同事眼里他是个憨厚平实、乐于助人的好小伙;在用户心里他是有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效服务质量的供水卫士……

刘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从这些普通琐碎的工作中找寻答案吧。

电话一响,他直奔现场

他是一个被朋友“抛弃”的人。

“刘师傅,我们小区的水表什么时候改完?”

“老刘,正气路靠温阳花园这里有个水表井冒水,过去看看。”

“班长,井坑作业,这边缺你。”

……

刘涛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用户找到他,不管份内份外,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拎起工具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投入抢修工作中。

电话一响,直奔现场,这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当人们迎着朝阳走进公司大门上班时,他已经忙碌在管道抢修第一线;当人们踏着薄暮下班回家时,他又要奔赴下一个供水抢修点;当过年过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时,他还是被电话叫走投身到抢修工作中。

所以,他也是个被朋友“抛弃”的人,因为他“坐不住”,动不动就有事。

“有急难险重的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找刘涛,他总是随叫随到,毫不推脱。有时候他也说工作把他搞得没有朋友了,大家都不找他吃饭了,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节奏。”临港区供水公司副经理丛夕贤说。

这样的节奏会有多累?2013年至2015年,可以说是刘涛进入水务集团后工程量最大、维修任务最为繁重的三年。刘涛记得,在2013年那场持续半年的保供水“大会战”,让他得到了一个“铁人”的称呼。

原蔄山区域的供水管线在地下已埋设二十年之久,且多为PE、PVC管线,使用年限久,故障频发,市水务集团将该区域供水全面接管以后,自2013年起,供水管线的维修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蔄山温阳小区等老旧小区管道堵塞、锈蚀漏水现象相当严重,热线电话更是应接不暇。

刘涛带着蔄山班组的维修人员投入到维修施工中,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通宵达旦连轴转,因为维修量太大,刘涛来不及换衣服,累了就穿着裹着泥水的衣服在椅子上靠会儿。

一开始大家叫他“泥人”,过段时间后,大家看他一直这样,都改叫他“铁人”了。

工作这些年,刘涛的足迹踏遍了蔄山区域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维修了大大小小的管道,更换了阀门、接头上万个,多少个深夜和凌晨,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他接到报修电话就马上赶赴现场。本着“小修不过天、大修不过夜”的原则,辖区管网维修及时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确保了供水管道的安全运行。

泥水相伴,他义无反顾

他是一个没穿过正装的人。

对于刘涛来说,除了结婚,他就没穿过正装,工作装以外,他每天都是一套运动服、运动裤和运动鞋,方便干活。

在刘涛的工位上,总是会有一套干净的替换衣服,连内衣和袜子都有,防止自己浑身湿透回来没有衣服可以换。

8月2日,刘涛接到通知,金阳花园小区附近有个水表井冒水,需要抢修,他马上带着维修人员赶到现场,水已经从井里不断往外溢出,表井有七八十厘米深,只能容下1人,刘涛让其他人在边上递工具,自己一下就跳了进去。

刘涛凭借经验,用双手在水里摸索了几分钟,就找到漏水点,然后关闭阀门,进行换管作业,大家分工维修,不一会儿,出水点就修好了。

完工后,刘涛又回到井里,把里面的水都放出来,检查了没有再漏水以后,才出来盖上井盖。

看着湿淋淋的衣服,刘涛笑着说:“夏天这个活好干,就当冲凉了。”

而实际上带水作业并没有他说的那么惬意,地下水位高,含沙量大,很多时候,他需要浸泡在泥水中工作,又脏又累,而冬天的时候,冰水刺骨,就算是穿着防护服,水中的寒意也让人难以承受。

更多时候,这还是个“技术活”,地下管道作业的深度均在2--4米之间,有的窨井、管道沟直径不足一米,人需要蜷缩着进去,在淤泥坑里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有的时候甚至需要跪着作业,很多水表井池装在楼梯下,维修空间受限,他都是一个人趴在地上,让同事在后面拉住他的脚,如同杂技般的将头探到井坑内作业。

“出来的时候,四肢都不会伸展了,得好一阵子才能恢复过来。干这个活费裤子,膝盖这里经常磨破,所以家里一买就是三四条。”刘涛说。

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脸灰,雨天满身泥,这就是刘涛的状态。

“不论遇到怎样的抢修任务,刘班长总是第一个进作业面,谁也抢不过他,大家让他边上打打下手,他还非不干。”与刘涛一起共事10多年的同事刘云龙说。

冲在前,抢在前,干在前,哪里有故障就到哪里去,27年来,刘涛始终坚持奋战在供水管网维护的第一线,大大小小的抢修工作参加过上万次,他标签式不服输的“犟劲”和事必躬亲的“强迫症”,使得蔄山区域的“跑、冒、滴、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他也连年获得威海市水务集团授予的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

用户满意,他甘之如饴

他是一个人人称赞的人。

“论业务,我就服他。”维修班成员王富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因为刘涛不仅舍得出力气,而且还会“用心思”。

蔄山区域原是农村水网,管材韧性差,安装不规范,坏损频率高,刘涛与同事们一起,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搞了些小发明。

比如,因为PE管道变形,使用一段时间口径异常扩大,导致在维修过程中管道堵漏器不能正常使用,刘涛想了个办法,用铁丝将管道堵漏器和千斤顶捆绑在一起,利用千斤顶的压力使管道堵漏器紧紧合起来,顺利的将螺栓拧紧,成功封住管道漏点。

刘涛采用这些土办法、巧办法,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缩短工期,快速高效的开展维修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辖区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水。

城市供水行业是一个服务性、公益性的行业,对刘涛来说,用户家里用水正常,就是他最大的追求。

刘涛有个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上下班,他都要兼职“巡逻”,在路上看到水务的井盖破损,除了及时报修外,第二天还会去看看有没有修好;外出抢修的时候,看到路上有围挡,就赶紧过去跟工地交底,并留下联系方式。这是威海市水务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做好日常管网管理的情况下,开展地理信息查看工作。在刘涛这里,无论是周边有开工挖槽情况,或者有井盖、阀门、消防栓及附属供水设施破损、丢失、漏水等情况,他都能尽早的获知,并能快速反应,第一时间为用户解决问题。

“刘涛既是班长,也是我的师傅,他脚踏实地的作风,认真热心的品格,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财富。”维修班成员刘鹏说。

作为维修班的班长,在班组建设中,刘涛同样干得非常出色,他充分发挥班组长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将自己总结的许多使用技巧和规避危险作业的经验传给年轻人,就像当年老师傅带他一样,让他们技艺娴熟,不断进步,增强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服务百姓。

在刘涛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维修班成为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抢修团队,他们秉承“诚信水务 情润万家”的服务理念,用拼搏和实干精神赢得了广大用水户一次又一次的肯定。

200多公里供水管线, 24小时×365天×27年的岗位坚守——这就是刘涛的“泥水人生”,他用拼搏和奋斗做注脚,用行动和担当做背书,用坚持和坚毅做保障,以一颗拳拳的爱岗敬业之心,刻苦钻研业务,以娴熟的技术、热忱的服务,深刻诠释了威海水务人的责任与担当,服务于城市供水大局、服务于市民用户,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水务事业的炙热情怀。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王璐瑶

文字:王璐瑶

图片:刘彬

原标题:《一双布满疤痕的手,记录管道工人的“泥水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