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时没30万字打底很难有找工作底气

2021-08-14 08: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博士宝宝宝宝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从事新闻工作,特别需要文字上的勤奋和时间管理上的自律,时效和截稿时间是这个行业特有的、无法回避的硬约束。克服惰性,勤奋地去实习,随时把想法记录下来,将普通人的吐槽、愤怒、纠结、郁闷变成一篇文章,将普通存在的困惑变成一篇深度调查,将突发的好奇心变成一篇新闻稿,这是一个新闻人相比其他专业人而特有的文字敏锐和写作勤奋。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得以写字为生,不停地写,永动机般地写。

吐槽青年出品

前几天跟一群实习生聊新闻作品,我跟他们说,要拓展实习的边界,保持实习的状态,不只是在机构媒体这段时间才叫“实习”。新闻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进入这个专业的那一天起,就要进入一边读书一边“实习”的状态。新媒体扩展了媒体外延,让新闻系学生有充分的实习空间去成就自己的作品,校园媒体,学院融媒体,个人自媒体,机构新媒体,在线实习,比过去有更多机会出作品。新闻业需要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在保持输出惯性中维持这种“熟练”,毕业时起码能拿出30万字作品(注:不包括注水拼字数的课程论文),才有找工作的底气,在进入理想媒体时更有选择的主动性。

对有志于进媒体做新闻的来说,30万字算多吗?不算多啊,折合一下,新闻系学生要上的采写编评数字融合课程。5篇特稿和人物访谈,5万字。10篇新闻评论,2万字。5篇采访和通讯,5万字。普通新闻稿,20篇,2万字。两篇社会调查报告,3万字。融媒体作品两三篇,3万字。随笔、杂文、书评、散文、自媒体作品等等,数万字。——这差不多就30万字了嘛,当然,不必平均分配写作,要专攻某个方向,比如评论,或者特稿和调查,养成自己擅长和热爱的写作方式。新闻毕业生在一个方向上要形成写作优势,没个30万字打底是不行的。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专门设立了“新闻学子奖”,我梳理了一下那些获奖的新闻学子,他们的优秀多是厚重的作品撑起来的。比如现工作于人民日报的周珊珊,读书期间,除了校园媒体作品,光在《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就累积了十几万字的深度报道。华中科大的毕业生张松超,读书期间在《光明日报》写了多篇报道,在全国各大媒体发了200余篇评论。后来进入新华社的梁建强,毕业时能拿出70万字的作品,包括调查报道、人物通讯、突发新闻等,他在人民日报实习期间,发表调查、通讯及消息稿100余篇,在南方周末实习期间,参加了北京暴雨、周克华案、伦敦奥运、杨达才案、禹州截访等重大选题的采写。

有30万字打底,又有代表作,用作品证明了做新闻的能力,大媒体、好媒体怎么会不要这样的新闻毕业生?媒体招人,不会太注重绩点,参加什么演讲比赛、辩论赛、舞蹈大赛、创新大赛、校园活动之类,建议不要写太多,做新闻的话,主要是拿出证明新闻能力的作品。不要说进不了传统媒体,进不了大媒体,先看看自己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好作品。新闻专业的文凭,只是证明你在这个学校的专业读过,修完了学分,但学得怎么样呢?还是要拿作品说话。

为什么强调要有30万字的新闻作品打底呢?因为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在“做中学”,在不断实践中去涵化理论,用实践与理论对话,用实践让理论浸润到思维中。是的,没有哪个专业像新闻这样需要多元的学科知识和通识教育作为本钱,新闻系学生必须多读书,多读文史哲才能积累批判性思维的资本,大一大二必须在图书馆浸泡在人文社科中。但新闻系不是死读书,不是思而不作,必须要有输出和实践。思考是气体,声音是液体,文字才是固体,一边读书,一边输出,将思考固化为哪怕显得稚嫩、会被自己推翻的文字,那些读过的书才会沉淀下来成为知识储备,写作起到了整合碎片知识、形成网状勾连、固化思想记忆的功能。写作时的储备匮乏感,也会逼着自己去读更多的书,以输出为驱动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经济采访,会意识到经济知识的匮乏,写法律评论,会逼着自己去读几本法学经典。

一个新闻系学生,毕业时能拿出多少新闻作品,也体现了他与当下社会的密接程度。这个专业有着极强的公共性,与公共事务密切关联,需要从业者有与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时事热点保持紧密连接的饱满公共人格。怎么体现这种精神连接?新闻作品是最直接的体现,你对时事的热情、热点的熟悉程度、远方哭声的敏锐洞察、舆论水温的冷热感知度、民生疾苦的痛点、时代的镜像认知,都是通过文字写作的过程而完成,读过的书、调查过的底层、对话过的人、关注过的事,也都固化在文字中。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拿不出作品,如何体现与社会的深度勾连?文凭不能说明什么,文字的广度和深度,才体现了一个新闻毕业生与社会的密接程度。

毕业时拿出多少作品,也是勤奋和自律程度的体现。从事新闻工作,特别需要文字上的勤奋和时间管理上的自律,时效和截稿时间是这个行业特有的、无法回避的硬约束。克服惰性,勤奋地去实习,随时把想法记录下来,将普通人的吐槽、愤怒、纠结、郁闷变成一篇文章,将普通存在的困惑变成一篇深度调查,将突发的好奇心变成一篇新闻稿,困惑的时候把那种复杂的心境写下来,将读书产生的冲动立刻变成文字,这是一个新闻人相比其他专业人而特有的文字敏锐和写作勤奋。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得以写字为生,勤奋地写作是宿命,在大学就得写,不停地写,永动机般地写,写作成为本能,即使生病了、面临危险,都要想着怎么把这个过程还原成可以分享的大稿,一切都是拿作品说话。

本科就业也罢,读研再就业也罢,最终总得拿作品说话。写这些,也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如果你的志业是做新闻,作品跟绩点一样重要。读研的就业缓冲期如果仍出不了作品,研究生恐怕会白读了,时间白白荒废。30万字的作品打底是个虚数,足够优秀的话,一两篇代表作足矣,但多数的优秀是勤奋的写作累积出来的,是一定数量的文字训练出来的。真实所指是,要有文字输出的勤奋和欲望,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写。不服?那就写一篇。

《时评中国3:用温和的坚定抗拒冷漠》来了!分享对话的思维方法,与时代对话,对舆论水温对话,与不同观点对话,与人心对话。这是一本以“批判性思维去驱动写作”的评论案例库,也是一本贯穿着写作方法的思想总结。以那些熟悉的时事去锻炼看问题的角度,去理解我们身处的社会,去驾驭写作,驱动我们作为写作人、应试人、公共人的表达欲。评论写作不只是用于考试提分,或者在辩论和讲理中处于优势,也是日常沟通和公民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本书的签章版已在当当网优惠开售,送签名明信片,通过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进入下单页面。

曹林评论写作直播课系列

在近20年的评论写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在几大名校10年来的评论教学中,我把这些经验梳理和萃取出来,形成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技巧,适合高考议论文、考研评论、申论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欢迎进入千聊“评论员曹林的直播间”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

原标题:《毕业时没30万字打底很难有找工作底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