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雾笼罩上海14小时后,PM2.5飙升空气重度污染
11月30日,大雾吞没了中国“半壁江山”。
中央气象台消息称,部分地区将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上海中心气象台于29日20时34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5个多小时后升级为大雾橙色预警,预计30日6时30分前后,宝山、崇明能见度为100米左右,嘉定、松江为200米左右。
当日10时,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除大雾橙色预警信号。仅2小时后,由于PM2.5浓度飙升,上海12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20,重度污染。中国气象局表示,雾霾常常相伴而生,大范围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可维持数日。
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30日至12月1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霾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上海市环保局预计,30日夜间随着主导风向转为东北风,污染扩散条件有所改善,上海空气质量以轻度到中度污染为主,12月1日以良到轻度污染为主。
大雾锁城上海公安启动二级响应
11月30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预计当天早晨到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北部和东部、江南东北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上海更出现了能见度不到100米的强浓雾。上海中心气象台于29日20时34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5个多小时后升级为大雾橙色预警,预计30日6时30分前后,宝山、崇明能见度为100米左右,嘉定、松江为200米左右,闵行和奉贤能见度在1公里左右,徐家汇、浦东、青浦、金山的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
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大雾橙色预警后,立即启动二级响应。各级交警部门除保持必要的窗口和值班警力外,全部增援一线,当班巡警也出动35%的警力支援交警维持秩序。尽管交警从29日晚就陆续关闭了大部分高速道路,但大雾下的早高峰,交通事故比平时略有上升。不过,从数据看,上海道路通行状况要好于上周一。
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表示,从29日20时到30日8时,上海共发生事故734起,抛锚29起,比上周一分别多108起和8起。至30日7时30分,上海中心城区道路能见度已恢复正常,郊区高速道路除G1501绕城高速和S6沪嘉高速外,其他均已陆续恢复通车,但由于部分道路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在G60、G50、G2等多条高速道路,采取了警车在前方压道带领社会车辆通行的方式,保证不至因车速过快引发事故。截至上午9时,除G15嘉浏全线入口关闭、G2京沪高速除绿地大道入口外,其余所有入口开通。但G2京沪江苏段、沿江高速江苏段仍封闭。
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早高峰期间,中环线申江路连续发生5起碰擦事故,涉及9辆机动车,引发中环线相关路段红色拥堵,由于交警处置及时,拥堵在半小时内基本消除。此外,京沪高速出城段、外环线外圈宝山到沪太路段等也有红色拥堵出现,均是受大雾影响车速缓慢所致。
民航方面受大雾影响有限。截至30日10时,在上海浦东机场未出港航班中,延误2小时以内6架次,延误2-4小时4架次,无延误4小时以上航班。在虹桥机场未出港航班中,延误2-4小时航班4架次,无延误4小时以上航班。
“飞机起飞的能见度要求至少在600米以上,降落的能见度至少要在400米以上。”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航班在飞行途中经常进入云团,对能见度要求不高。只有当机场受到大雾影响,能见度下降,才会导致航班难以安全滑行,处置不当易造成事故。
11月30日10时,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除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PM2.5飙升上海启动临时管控措施
大雾之后,雾霾开始在上海肆虐。
由于11月30日天气静稳,扩散条件差,上海空气污染指数快速上升。上海市环保局表示,受区域污染输送影响,当日上海PM2.5浓度明显上升,12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20,重度污染。
针对本次污染过程,上海启动了冬季空气污染临时管控措施,市、区县有关部门迅速对重点企业的管控预案和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要求企业强化污染物减排措施,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排放企业将依法进行查处。
上海市环保局预计,30日夜间随着主导风向转为东北风,污染扩散条件有所改善,空气质量以轻度到中度污染为主,12月1日以良到轻度污染为主。
与大雾类似,雾霾也侵袭了中国多个地区。11月29日,华北中南部、黄淮中东部地区、江淮东部等地有霾天气;上述部分地区PM2.5浓度高于115微克/立方米,出现中到重度污染。
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30日至12月1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霾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另外,夜间至早晨,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等地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12月1日夜间起,受冷空气的影响,上述地区的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根据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的预报,12月1日至5日,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为良到轻度污染。
附:雾和霾的六大区别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雾与霾的区别主要包括:
1.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2.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3.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4.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5.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6.日变化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产生雾霾的条件:
雾霾常常相伴而生,大范围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可维持数日。利于雾霾维持的天气条件包括:一是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二是低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向上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积聚。
(来源:中国气象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