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宵夜吧》!今晚,你想和谁宵夜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谁不想在夏日睡不着的夜晚来份夜宵呢?短袖、拖鞋、轻快的心情,有夏夜晚风和热闹的空气做良伴,而主角当仁不让,自然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宵夜,是是夏天夜里,独一份的念想。
上周末,一部小巧的美食纪录片在哔哩哔哩上线,恰巧,它就是关于夜宵的,名字很简单,就叫《来宵夜吧》,带着观众来到不同城市的宵夜档口,和当地人一起,享受美美的夏夜一餐。
《来宵夜吧》,哔哩哔哩大会员免费观看,每周日更新五集
相对于每日三餐,夜宵应该是最特别的最具有市井气的,也是最放松的。它不需要争分夺秒,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它消化的是一天的疲惫,也应该是你和最亲密的人所共享的一餐。《来宵夜吧》也是这样,纪录片不长,每集也就八九分钟,只介绍一座城市的一家摊档,看似简单短小的内容里,不仅藏着深夜美食,还有烈火烹油中暗自流动的人间情感。
《来宵夜吧》的形式,有些特别,没有解说的画外音,所有的讲解,都由镜头前的摊档老板亲自完成,仿佛是你来到摊子上,一面看老板热火朝天地做饭,或是殷勤地招待着老客人,一面和你叨些家常。
第一集,团队来到了成都,没选火锅、串串这些成都常见的宵夜形式,却选了一家做蟹的店,成都蟹蟹面。老板能说会道,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噼里啪啦地对着镜头道出为什么要在成都这座内陆城市做蟹面:因为学生时代暗恋的女孩爱吃蟹。他说得坦然,来吃宵夜的朋友和伴侣也打趣得温馨,正是你能想到的完美宵夜氛围。
蟹蟹面老板的自述
第二集的长沙强哥凉菜店,在前一年痛失爱妻的老板强哥面对镜头沉默寡言,“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忘掉她了啵。以后老了傻了,不就忘了吗?”引得许多网友纷纷共情,发来弹幕,“哭了”、“这句戳到我了”……
自贡开夜宵炒菜档口的龚三,长得凶恶,脾气火爆,开不开档口全看心情。食客说,他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来的时候都要打电话。不过,这集导演却在评论中为他鸣冤,“除了美食,有时间大家应该听听三哥的故事,长得凶神恶煞,貌似不好交流的三哥其实是一个爱老婆,疼女儿,很讲义气的人,真的很有意思,如果宵夜摊找不到他,那自贡的麻将馆一定可以抓到他,哈哈哈。”他仿佛就是我们会认识的那种典型的夜宵档口的老板,有性格,有手艺,很容易就能一面抱怨,一面和他交上朋友。
魔芋龙虾是龚三的拿手菜
成都的彭记兔火锅,一家人掌三口锅,本地嬢嬢说,至少在这里吃了25年。据说这里马上要拆迁了,她们的想法是,“我们会跟随她的,只要她开。”
而最不走寻常路的,要数第五集的“淳化一口香”的摊主,作为一部以店主自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纪录片,这一集的主角却是一对聋哑人师徒。观片过程中,很多时候所能听见的只有配乐和背景声而已。他们正常烹饪美食,安静地用手语与客人们交流,和其他聋哑人在一起时,这家小店就成了一个了解该区域内聋哑人群体的重要窗口。店主和他们的聋哑人朋友经常会在这里聚会,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无声的画面却不减热烈气氛。这一幕幕,也让很多观众泪目,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能在一部美食纪录片中看到对于长期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聋哑人群体的关照,实在令人惊喜。
厨师师徒
《来宵夜吧》的人情味儿,还让人很有参与感。除了店主自述,拍摄团队还会采访食客,吃宵夜的人们似乎格外鲜活,也能说出“辣得抠脚”这样的金句,而片尾处,他们纷纷站到镜头前,有些不好意思地,又有些勇敢地大声说出那个ta想与之吃宵夜的人的名字,大家的答案几乎只有爱人、家人、朋友,没有老板、客户、甲方。和谁一起吃,可能就是宵夜的灵魂所在,此时此刻,也让我们这些在电脑前的观者,忍不住想要拉上此时心里也想到的人,出门去吃个宵夜。
片尾,观众纷纷刷起了弹幕,召唤亲朋好友一起吃夜宵
当然,不是说展示人情,《来宵夜吧》就在美食上偷懒。其实,店主自述的很大篇幅,都是在细致地展示他们的美食秘籍,蟹蟹面的老板每天凌晨要去挑新鲜到货的海蟹,如果蟹不够好,他宁愿不买,不同的蟹蟹面,做法也不同,也要放上不同的他的独门秘制调料。
强哥凉菜店的女合伙人擅长做糖醋排骨,甚至把#糖醋排骨算凉菜吗#这个话题送上了热搜。她的另一项绝活是做凉拌蒜苗丝,这道菜不起眼,但要用针将一根根蒜苗都挑成细丝,细的挑八根,粗的挑12根,一个人挑就要挑三个小时,工作量让人惊叹不已。
摄制组还跟着成都兔火锅的老板娘去买了一次辣椒,不一样的辣椒有不一样的讲究,有的增味,有的调色,夜宵虽然不是正餐,却也不是简单敷衍的一餐。
强哥凉菜店的糖醋排骨是一绝
虽然时间不长,内容单纯,但每集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夜宵,老板和食客的话语间,不知不觉中,也让人窥到了每座城市的不同性格。等25集结束之后,说不定就能构成一幅中国城市夜间浮世绘。
那么,现在,此时此刻,你最想和谁去吃宵夜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