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爸妈,街边这种老花镜千万别买

2021-08-14 07: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段日子回家,同事发现妈妈戴上了一副老花镜,别别扭扭地划着手机屏幕。

再一细问,妈妈骄傲地炫耀「菜市场旁边打折买的,拼单 9.9!」

近视眼镜的选择,往往要经过找店铺、验光、挑款式、选镜片等多个环节,老花镜却似乎会在任何地方出现,购买的时候好像也不需要额外的精力。

甚至「老花眼」本身,似乎也只被看作衰老的证明,不需要被认真解决,只需要在地摊上买一个凑合一下就可以。

等等!老花镜真的可以随便买、随意戴吗?

当然,绝对,不可以。

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老花镜和近视眼镜一样,在佩戴之前必须要经过专业验配。

爸妈戴的老花镜,大概率有问题

老花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和眼球里面的一个结构——晶状体的老化相关。

当光线进入人眼的时候,需要角膜和晶状体来聚焦,尤其是看近的时候,需要晶状体变得更凸,从而让光线刚好能聚焦到视网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变差,在看近的时候,不能顺利变凸,也就是所谓眼睛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使得看近处时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聚焦,即眼睛花了。

这和近视一样,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也是需要专业验光配镜之后去解决的问题。

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常常会这样解决眼睛老花:

错误 ➊ 地摊、菜场随便买

地摊、菜场、商超、二元店、网购,出现在一切中老年可能聚集的地方,常常打着「水晶」「抗摔」「防疲劳」的广告词,卖着「老花镜」,但那真的不行。

图片来源:央视二套截图

一方面,镜片材质无法保证,可能来自于树脂残料甚至塑料制作原材料,更重要的是——

他们没有专业的度数、瞳距的检查设备,能不能用全靠肉眼试:在面前的一摞老花镜的选项里,挑一个最接近于「看得清楚」的眼镜。

但这和真正适合眼睛的度数,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更无法发现老人的「眼花」是否存在其他疾病。长时间使用这样的老花镜,可能无法有效矫正老花度数,导致用眼疲劳。

错误 ➋ 按照年龄猜度数

如果说地摊买老花镜靠试戴,那么网络买花镜就全靠猜了。

有人根据人眼在不同年龄的老花情况,利用经验法总结出来一套不同年龄对应不同老花镜的方法售卖——

图片来源:截图

但每个人屈光状态不同,眼睛的老化情况与对应视力也不同,况且,绝大多数的人两只眼睛的老花度数都是不一样的(很多近视的人,左右眼度数都不同)。

按照年龄选择相应度数的方法,很容易造成选配度数出现较大差异,如果配镜者自身伴随有远视、近视或者散光,那么近用时的光度可能会有更大的变化,这时随意购买,别说戴着是否舒服了,可能连最基本清晰度都无法保证。

错误 ➌ 眼镜长久不换,混合用

父母年纪大了,也勤俭节约惯了,很多东西能省则省,常常夫妻二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可是两人的老花程度、瞳距都不相同,这样随意使用,也非常容易产生用眼不适以及头晕恶心等情况。

而且,老花眼的程度是会不断加深的,而且镜片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能伴随有镜片的划痕以及磨损,最终因为清晰度不足,让父母再次出现看近困难,或者看近模糊,以及近距离阅读无法持久的情况。

错误 ➍ 用放大镜代替老花镜

有些老年人不习惯佩戴眼镜,而是习惯于用放大镜看近处物体,这样也不可行。

虽然放大镜和老花镜都属于凸透镜片,但是一般放大镜都是使用度数极高的凸透镜制作,远远大于日常老花眼人群的需求光度,无法支持长时间的阅读,同时还易引起视疲劳、造成眼部不适。

为什么戴一副适合的老花镜

很重要

老花镜的验配,比近视眼镜更复杂。

临床上首次出现老花眼的年龄为 38~48 岁,但一般正视眼的老视现象从 40~45 岁左右就开始出现,到了 52 岁左右发生率几乎是 100%。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这时一定要戴对老花镜,这其中有很多一定要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首先,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本身的眼睛都是有度数的,并且两只眼睛的度数也未必完全一样,而老花镜的度数,则是要在眼睛的基础度数上,再结合日常的用眼需求加以调整。

其次,由于人眼在看近时,眼睛需要内转,对于有较大散光的人群来说,可能会造成散光轴位的变化,所以这类人群的老花镜也必须根据近距离阅读时的状态来验配。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老年人近距离阅读时的瞳距也比看远时有所减少,需要重新测量。

当这些复杂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时,可以想见,配一副合格的老花镜,并不比解决其他的视力问题简单,甚至还要结合不同人的手臂长短,用眼距离,用眼习惯、适应能力等等因素,给出更具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买到不合适的老花镜,除了看不清,还很容易出现酸胀、干涩、看不久等视疲劳症状。

作为辅助视力的第二双眼的老花镜,时时辅助着老化的眼睛的观看,但老年人「节俭」「凑合」的生活习惯,也常常蔓延到老花镜上,可他们的眼前,原本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世界。

如何选一副合适的老花镜

一般来说,老花出现的年纪,眼睛发生眼病的风险也在增加,而此时的视力下降,可能不只是因为老了,而是眼睛病了。

比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这些眼底疾病风险都随着年龄在快速增长,所以,在验配老花镜前,建议先做个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等。

在排查眼部问题之后,再进入老花镜的验配阶段。

这个阶段的基本流程是:确认度数-测量瞳距-试戴度数-选择镜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➊ 验光以确认度数

老花眼的检查要先进行电脑验光以及看远方面的检查,确认远用度数。

当远用光度确认后,再使用综合验光仪近用视标,检查眼部的调节幅度、调节反应以及相对调节等参数。

最后,结合配镜人的具体阅读需求,身高以及用眼距离等因素,确认最后的近用度数。

老视验配综合验光仪流程

检查项目

目的

远用屈光度数

确认

MPMVA 确保远用视力

初步确认老视

近用附加

使用 BCC 检查获得初步近附加值

精确附加度

测量 NRA/PRA

计算最终附加

(NRA+PRA)/2+初步老视近附加

开具处方

记录远/近用处方及 Add 值

➋ 测量瞳距

很多人觉得,只要度数合适,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样式的镜框了,但其实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不少人以为镜框大小并不影响配镜效果。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瞳距是验配眼镜时,非常重要的考量。

「瞳距」即瞳孔距离,指当两眼视线呈正视或平行状态时,两眼瞳孔中心间的距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验光时,测量瞳距的主要目的在于,让配装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距离与瞳距相符,光学中心与瞳孔位置相符,以保证目光能通过光学中心视物,也就是说,根据瞳距检测,才能拿到适合于眼镜的镜框。

否则,就容易出现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眼肌疲劳,时间长了影响视力,甚至出现斜视。

➌ 进行试戴

进行试戴的主要目的是测试验光结果。

选择合适大小的试戴架,让配镜者佩戴验配好的度数,进行不少于十分钟的近距离阅读,以保证可以清晰舒适持久地进行近距离阅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➍ 选择镜框

在度数确定、瞳距测量结束,试戴较为舒适,就可以选一副适合的镜框啦。

老花眼不可怕,但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矫正就随意佩戴,就会让中老年人的视觉质量大打折扣,错误的度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还可能导致他们无法长时间近距离阅读、诱发眼睛不适、视疲劳等等问题,甚至由此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老花镜不仅重要,且十分需要专业验佩。为了父母晚年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世界,让他们更惬意地享受生活,一定要到正规机构验配老花镜。

Tips:近视混合老花怎么办

不少人可能听说过,近视可以抵消老花这个说法。那是说,近视的人老了就不用戴眼镜了吗?

不是的。对于大部分近视的人而言,不仅要戴,而且很多时候还需要戴两副。

一副就是正常看远的时候配戴的眼镜,还有一副就是看近时的花镜。

只有近视的度数刚好和老花的程度刚好完全相同,才能抵消,但这样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所以近视的人老了,就会更麻烦,通常就需要看远看近准备两副眼镜。

如果不想这么麻烦,有一个办法,就是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一般的眼镜,都是只有一个焦点,也叫单光镜片,将某个距离设定为对焦最清晰的焦距。简单来说就是,要么看远清楚,要么看近清楚,设定的时候只能二选一。

而渐进多焦点镜片,是指一个镜片上同时具有多个焦点,度数的设计是从上往下逐渐平缓过渡,就可以看远、看中、看近都清楚。

当然,还有个更彻底的方法,就是通过白内障手术,直接把晶体置换成可以同时看远、看中、看近清晰的高端人工晶体。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杨智宽. 临床视光学[M]. 科学出版社, 2008.

[2] 梅颖、唐志萍.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2019.

[3] 瞿佳.眼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4] 谢培英、王海英.接触镜验配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5] 李捷、李丽华. 老年人常见眼病及护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二版.

策划制作

策划:天线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原标题:《爸妈!街边这种老花镜千万别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