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套必读的视觉文化丛书 | 影艺家书单
拜德雅 视觉文化丛书
广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的文化,它包括以巫术实用模式为取向的原始视觉文化、以主体审美意识为表征的视觉艺术,以及以身心浸濡为旨归的现代影像文化等三种主要形态;而狭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通过各种视觉技术制作的图像文化。它作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即“视觉化生存”),是以可见图像为基本表意符号,以报纸、杂志、广告、摄影、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方式,以视觉性(visuality)为精神内核,与通过理性运思的语言文化相对,是一种通过直观感知、旨在生产快感和意义、以消费为导向的视象文化形态。
狭义上的视觉文化篇什是本译丛选取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点拓展到广义的视觉文化范围。因此,其中不仅包括当前声名显赫的欧美视觉研究领域的“学术大腕”,如米歇尔(W. J. T. Mitchell)、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马丁·杰伊(Martin Jay)等人的代表性论著,也有来自艺术史领域的理论批评家,如布列逊(Norman Bryson)、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埃尔金斯(James Elkins)等人的相关力作,当然还包括那些奠定视觉文化这一跨学科的开创之作,此外,那些聚焦于视觉性探究方面的实验精品也被一并纳入。
节选自视觉文化丛书总序,肖伟胜
《图像理论》
[美] W. J. T. 米切尔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什么是形象?它们与语词有什么不同?更确切地说,W. J. T. 米切尔所追问的是,在20世纪后期,在人们普遍认为视觉力量空前强大、文化研究中“图像转向”已经取代了“语言学转向”的时候,图像(及图像理论)在起什么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图像在关于文化、意识、再现的理论中的作用方式,并将理论自身视为一种图绘的形式。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图像理论”,而是要将理论图绘为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借用当代有争议的电影,比如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和奥利弗·斯通的《刺杀肯尼迪》,以及媒体对国家新闻的报道,米切尔考察并说明了视觉形象在唤起或压制公开辩论、集体情感与政治暴力上的塑造性力量。
作为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本书作者为贯穿文化(从文学到视觉艺术再到大众媒体)的可见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解释。
《广告的形象构建:商业中的语言与视觉符码》
[美] 费恩·L. 约翰逊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日常生活中,广告的存在带有强大的文化意蕴,承载并传播着影响人们生活的各式形象。对广告的视觉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广告的社会角色,例如,广告会采用纤瘦无比的女明星和肌肉发达的体坛明星作为模特,以塑造观众对理想状态的认知。但是,广告形象也可以通过语言符码传播,而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关注甚少。
本书探讨了文字言语和视觉形象如何共同构建广告话语,以向观众传达意图,并驱使他们产生特定的想法和行动。为此,作者展开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香烟广告中的种族蕴意、青少年电视广告中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护肤产品广告关于面容隐喻的展现方式、非科技产品广告对科技语言的借用,以及众多网站向用户推销个性化选择的假象。作者认为,广告的文字意象和视觉形象是一个有机整体,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广告如何入侵并塑造了21世纪的美国文化。
《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
[美]哈尔·福斯特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本书是著名艺术批评家哈尔·福斯特至为重要的当代艺术研究之作。在本书开头,福斯特讨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艺术批评家在此中扮演的角色等议题,以此交待了此书的缘起。
在第1章中,福斯特追溯了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有关真实这一概念的转变,它从被很多后现代主义艺术所理解的那种再现的结果转变为被绝大多数贱弃艺术所视作的那类创伤性的事件。
第2章则讲述了过去二十年里艺术作品的归档冲动,其表现为对已被遗忘了的、过时了的抑或陷入困境了的人物、地点和活动历史层面的探索。
在第3章中,福斯特着重讨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艺术作品对我们周遭资本主义乐色空间和恐怖主义政局过度而又突兀的模拟。
第4章则思考了那种通过凸显其自身不稳妥性来展示新自由主义社会垂危状态的艺术作品。
在第5章中,福斯特回击了近来艺术领域内外对批判性的厌弃。
最后,本书结尾反思了当下操演模式和参与模式之艺术备受瞩目所可能酿成的后果。
《隐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
[英]迪克·赫伯迪格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扫码直接购买
这是一场有关形象与物的旅行,始于19世纪早期亨利•梅休笔下的伦敦贫民窟的小贩文化,终于在美国中西部“正午时分”搭车前往“无地之路”。作者运用符号学、大众文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透析了各式各样的流行事物和文化现象,呈现出一个充满细节的景观,作者认为,唯有将分析建立在这些具体对象之上,我们才能抵消相关理论学说的局限性。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
(1)“年轻的生活”关注的是作为“亚文化”存在的青春形象;
(2)“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关注的是作为消费与时尚的物;
(3)“命悬一线”关注的是英国波普传统在当代的艺术形象;
(4)“后现代主义和‘另一面’”则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时尚做了系统检视。
这份“旅行”记录的路线看似随意,却暗含了作者在这个世界中对价值、意义和方向的追求。在这里,市场和符号的“逻辑”合谋表明,如今“没有地方可以去,除非去商店”。
《回视:历史想象与图像修辞》
[美]迈克尔·安·霍利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本书探索了艺术作品的再现手段如何影响后世批评家对其所作的评论和诠释,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图像和文本之间修辞意识形态的有效对应。作者通过具体的史学例证(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共时研究;沃尔夫林所例举的巴洛克艺术的案例;夏皮罗和弗洛伊德对达•芬奇艺术的争论;潘诺夫斯基对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伪装的象征主义”的注解),论证了被编码于艺术作品之中的再现手段如何继续被编码在与其相关的评论中。
作者认为,历史上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在往昔产生之时,就有为后人而存在的意向,尤其是再现式的艺术,仿佛是为后人的研究而开放自身的。在这个意义上,后人对往日艺术的研究,不是“此时此在”的主观诠释,而是对“彼时彼在”的探讨。作者指出,如果对于诠释的动态理解要求我们艺术史家必须反思自己对待作品的方式,那么质疑作品怎么对待我们同样有益。
《学做视觉民族志》
[澳]莎拉·平克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近年来,视觉研究和民族志相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本书是这两者融合而产生的一本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历经3版,足以看出它在这一领域的经典性。
为何读?影像“无处不在”,它们渗透进我们的学术工作和日常生活,成为民族志学者工作中不可分割的元素。当代的民族志研究已然卷入了视觉技术、影像、隐喻和观看方式等的旋涡中。本书是一次邀请,它希望引起大家对民族志研究过程中的影像、技术以及观看和体验方式的关注。
如何读?“方法是为研究服务的,而非研究为方法服务。”本书不是一个提供方法的文本,而是一本方法论的书籍:它旨在提出方法上的建议,邀请读者参与到这种方法中,对其进行评估,看是否能以及如何运用到他们的课题中,如果读者愿意的话也可以对这种方法进行调试和改造。
《电影与伦理:被取消的冲突》
[英]丽莎·唐宁 [英]莉比·萨克斯顿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近年来,国际电影学界出现了重申伦理学的研究趋势,相关成果不断出版。本书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项重要研究。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影响下,本书呈现了电影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
其一,电影学术研究日渐被伦理问题抢先占据,电影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回应了挑战——充分地表现同一性、差异性以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其二,随着电影实践的发展,观看行为本身也被含蓄地设定在各种理论线索中。同时,本书又是由两位学者共同创作的。
在各个章节中,读者可能会看到截然不同的观点。关于他者性和责任的伦理深刻地影响了萨克斯顿的理论思考,而唐宁却常常在深受精神分析和酷儿理论影响的激进哲学的反社会的和自我导向的能量中探索伦理问题。因此,本书不仅对伦理思想与电影的关系提供介绍和反思,而且呈现明显相反的观点之间的一系列冲突,拒绝抹平在处理差异和歧见时必然面临的伦理难题。
《视阈与绘画:凝视的逻辑》
[英]诺曼·布列逊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本书涉及视觉研究和艺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的议题,布列逊一方面立足于艺术史的传统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借用法国新理论对问题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反思,对被视为经典或者被认为自然而然的习见给予批判性的考察,对观者与绘画的关系做了重新审视。
《自我意识的艺术:文化研究作为权利的批判》
[奥] 赖纳·温特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本书的关注焦点是在社会秩序的环境下所强调的行动可能性,以及行动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艺术作为文化批判的力量。文化(行动力)是有生产性的,并不从属于结构,这对于社会学来说有着核心意义,因为社会学也可以理解为文化学。
第1章概述了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及其在文化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证实和促进了自我意识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对权力关系的分析、批判和改变。第2章展示了文化研究运动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的诞生,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等人如何从文化角度来进行社会分析。
第3章分析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理论高度发展时期。文化研究的项目在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之间蓬勃发展。第4章探讨了文化研究的后结构主义阶段以及1980年代开始的国际化。探讨的重点是通俗文化的研究,这些研究使用了受文化主题引导的后结构主义方式。约翰•费斯克和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的著作尤为重要。此外,传媒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也是文化研究的关注点之一。第5章呈现了对通俗文化研究的批评,比如认为它是“文化流行主义”。我们在社会学范畴中看待文化研究、传统实用主义和当前全球化讨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文化研究对于现在的意义,尤其是文化研究对当代社会学的现实意义。
《视觉文化面面观》
[加] 玛格丽特·迪科维茨卡娅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近年来,视觉文化已经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视觉文化认为图像在表征世界中的意义上占据中心地位。它不认为所谓的“高级”文化的地位更高。但是,尽管目前视觉文化研究和项目的数量激增,但该领域本身似乎没有就其范围、目标、定义和方法达成共识。在本书中,迪科维茨卡娅概述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以便调和不同的理论立场,并了解其进一步研究的潜力。她的目的是说明视觉文化如何避免她所谓的威胁它的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狄斯(Charybids):前者指的是因为它偏离了传统的艺术史层面,所以缺乏特定研究对象;后者指的是因为它似乎包含了与文化和视觉有关的一切,所以将这一领域扩展到不相干的田地。
迪科维茨卡娅对视觉文化进行了考古学的追踪,研究了艺术史的“文化转向”和视觉研究的兴起。基于问卷调查、口述史以及对这一领域主要学者的访谈,她首先讨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然后研究了视觉文化的四个项目课程,它们分别位于罗切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迪科维茨卡娅描绘了视觉文化项目在21世纪的未来。
《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
[美]约翰·塔格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在法庭、医院和警察局里,在护照、许可证和通行证上,照片被频繁地用于档案、证据和记录。那些置于镜头前的事物与摄影影像之间的对应联系被理所当然地建立了起来,似乎照片就可以断言一种压倒一切的真实,证明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现实。
然而,照片作为此种“证据工具”,它所拥有的此种“证据之力”又是如何且在何时被确立并被接受的?哪种类型的照片能够以这种方式被生产和使用?哪些组织和机构有权赋予它这一地位?这涉及哪些摄影表征的概念,又会产生何种结果?
通过对摄影进行严格的历史和体制分析,本书从摄影记录与现代国家(涵盖卫生、市政、司法、社会控制等)的关系着手,展示了被织入国家机器与社会网络中的摄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呈现了现代国家和社会的“规训实践”与作为“观看实践”的摄影的相互关系。作者将摄影纳入现代国家的创生与社会控制的视野中加以考察,书中的观点植根于他对现代国家的发展和扩张的历史性把握。他在书中所展现的问题意识,显示了福柯思想对摄影史研究的重大影响。
《论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价值交换》
[德] 鲍里斯·格罗伊斯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本书探讨了当代文化发展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议题:创新。不论是理论家、作家还是艺术家都不断被要求去创造新的东西。但是“新”这个概念本身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的定义只能以它和现存的和旧有东西之间在某个文化中的关系来确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它和其他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它和文化以外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在文化中,创新其实是一种重估价值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运作过程。而每个希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都在参与这种价值交换。
对格罗伊斯来说,创新是一种对文化的否定式适应。艺术品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否定性来适应传统成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因此,世俗和日常的领域如今可以进入文化档案库。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杜尚的现成品。本书通过对新与旧、日常和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艺术和理论是如何获得文化价值的过程。
《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态》
[美]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西方艺术长期追求对完美身体的视觉化。如今,碎片组构而成的或单一模型衍生的理想化白人异性恋身体已陷入危机。但取而代之的又是怎样的身体呢?我们困惑于从革命时期法国到当代纽约的各种身体图像。而在本书中,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对这样的困惑进行了追本溯源的探究。他讨论到,身体再现总是受政治和文化认同危机的形塑,远非成为一成不变的圣像那么简单。
本书所涉艺术家众多,包括达·芬奇、普桑和马奈这样的绘画大师,也包括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隆和保罗·斯特兰德这样的摄影家,还有辛迪·舍曼、奇奇·史密斯和南希·斯佩罗这样的当代艺术家。米尔佐夫这一极具启发性的研究展现了他们作品中身体的核心地位。
从大卫的油画到“越战”纪念碑,米尔佐夫探讨了对种族、国族、性别、性态和技术的思考如何反映在对身体和政治身体的再现之中。进一步,从安格尔到毕加索和麦当娜,米尔佐夫考量了圣母的理想形体。加诸他者身体的种族视觉烙印,使理想的西方身体成为可能。从比属刚果的纪实摄影到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艺术创作,这种种族化实践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抵制,得到了深刻体现。
《观看的方法:如何解决视觉材料》
[英] 吉莉恩·罗斯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本书坚定地专注于研究方法而不是媒体。书中的主体章节,每一章都会讨论一种可用于诠释视觉材料的方法,而每一章要用何种视觉材料来探究这种方法,则取决于它是否最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步骤、长处和不足。本书要做的就是深度探讨每一种方法。
第1章是对用来理解视觉文化各种不同理论方法的概览,同时也探究了一些关于无处不在的数字影像所造成的差异问题。在第2章中,作者精心制作了一个指导读者使用她提出的“批判性视觉方法论”的实用性框架。第3章详细解释了本书的结构,这将有助于读者从随后讨论方法的章节中有所斩获。从第4章到第10章均专注于处理既有影像的方法,如内容分析、符号学、精神分析和话语分析等。第11章比前一版更为细致地专注于另外一些研究视觉影像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处理为解答研究的问题而制作的视觉影像。
视觉伦理学是第3版中全新的一章。研究活动中的伦理学关乎研究者的行为。它关注他们研究中自身的诚实和坚定性,以及他们正在与什么材料,或跟谁一起展开研究如此这般的关系问题。
《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美]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什么是美?一个古老而烦难的问题,从古至今都从不缺少思想的巨人为之争辩不已。20世纪艺术批评巨匠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一个艺术与生活含混不清的时代里重新回到康德,以晓畅而通俗的语言参与美学大师的论争。
本书收录了格林伯格未曾结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宁顿学院系列研讨会演讲稿,反映了他对艺术趣味与品质的最广泛见解。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艺术家通过生产一些如此跳脱常理以至于无法被评价的艺术品来奋力逃避趣味的审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坚守艺术品质的标准,并认为去探寻一种媒介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是艺术家的责任,对此进行鉴别则是批评家的责任,而这两者都是伟大艺术的必备条件。他讨论审美体验中期待和惊奇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讨论伟大艺术所带来的激动心情。《自制美学》使得我们可以审视批评家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会给他充满争议但又影响深远的理论提供辩护(时不时还会给予反思)。查尔斯•哈里森的序言介绍了《自制美学》的写作背景——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及20世纪批评的演变。
《比特城市:未来生活志》
[美] 威廉•J. 米歇尔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
本书面世于20世纪末。在那时,计算机已开始普遍介入人类生活。作者威廉•J. 米歇尔教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深入而卓绝的研究。其研究领域十分开阔,涉及建筑学、媒介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本书则是在这一跨学科背景中展开。
它从当时既有的生活形制出发,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况,对未来的人类生活进行了一系列设想。在这些构想里,从宏大的生活时空,到细微的身体发肤,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间重置,建筑重组,身体和思维也重新调整。而这一切,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经历和将面临的境况。
很大程度上,米歇尔教授的多数预言已经逐一得到实现,但他的思路在今日看来依旧是崭新的,而这正是本书所要为读者呈现的重点。本书从技术出发,却不止步于技术,而是对未来之可能的情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以随笔形式写就,但同时也是严谨的学术创作,非常具有可读性,又很好地兼顾了学术性。
点这里,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原标题:《一套必读的视觉文化丛书 | 影艺家书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