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泉州梧林村,南洋华侨“起大厝”传统下的家国情怀

2021-08-13 20: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方小诗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历经20年的坎坷申遗道路终得圆满。 泉州申遗项目曾在2018年被“发还待议”,之后为了更加符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对世界遗产的定义,泉州调整了申遗故事的叙述结构,将“古泉州(刺桐)史迹”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并在新的故事体系中,增加了几处考古遗迹,将泉州置入10到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历史的文化脉络中。

在这个故事里,是唐代诗人张循之“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感叹,也是马可·波罗记录下的港口壮丽、遍植刺桐、商旅云集,还是鄂多立克看到的供奉不同神祗的寺院,偶像们的脸上都氤氲着供食盘碟的热气。

今天循着这样的故事来到泉州,会发现泉州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即便不去追随《世界遗产名录》上收录的22处遗迹,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在德兜楼上俯瞰梧林村 本文除注明外均为 作者 图

想要走进闽南文化的深处,泉州东南的晋江不可错过。大名鼎鼎的晋江市,是泉州下属县级市,在2020年中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晋江实体经济发达,安踏、361、鸿星尔克、恒安等等全国有名的企业都来自晋江。这里除了中国古代第一长桥安平桥,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座摩尼教寺院草庵外,几处修复更新中的闽南古村落,也是泉州放眼世界的明证。

其中,梧林村是正在经历修复的明清古村,村内遍布的闽南官式大厝,洋楼,番仔楼蔚为壮观,大都是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南洋华侨回乡所建。2016年,梧林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政府推行乡村活化,不但从外村移建了八幢因原村落拆迁无处可栖的红砖大厝,还由出资重整古厝,将其活化为新的公共文化空间。

修复后的梧林村内公共空间景观

梧林村古宅夯土墙遗迹

梧林村屋顶木结构修复细节

梧林村屋顶木结构修复细节

梧林村民不少是修建洛阳桥的北宋泉州知府蔡襄后人。蔡氏是泉州大族,无论高楼还是草堂,随处可见门楣“济阳衍派”或“丰田衍派”的蔡氏堂号。梧林村户籍人口不足2000人,海外华侨人数却超过15000人,其中绝大多数在菲律宾经商。走出了多位名噪海内外的富商巨贾。闽南华侨在下南洋的国人中基数大、重视教育、社会成就高、乡土意识强。“文革”后,福建广东两省经济快速发展也与华侨的贡献有很大关系。

梧林村内小广场公共空间

梧林村修复后闽南官式大厝正门,门楣上有济阳衍派的堂号。

现代福建农村家家户户热衷于建造城堡一样的别墅,原来是承袭祖辈“富润屋”的传统。闽南人在成事业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后一定要回乡“起大厝”,“起厝建业”是成功的标志。同时,闽南人宗族观念强,同宗同源之间的人做生意互相帮扶,回乡建造房屋也会一个家族的人聚居而居,往往一个家族的楼宇整整齐齐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家族堡垒。

梧林村壮观的建筑群落背后,是百年间几代南洋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家国情怀。村中几处的展览较为完整的呈现了这背后的故事。村中华侨蔡氏族人抗日时毁家纾难,有人捐资捐物支援抗战、庇护同胞,有人加菲律宾抗日组织,为国捐躯,也有人加入“南侨机工”支援滇缅公路运输。

远景为英国设计师设计的五层厝,一二层采用闽南大厝传统的塌寿构造,其上是西洋风格。

五层厝细节

远景为钢筋混凝土夯实墙结构的碉楼修养楼,也称枪楼。

当年,很多大屋主人都把用来修楼的钱捐给抗日,所以很多精美的洋楼都没有内部装饰。而和平年代到来后,他们回报桑梓,兴办实业、捐资助学,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就和如今的鸿星尔克一样,尽显闽商实业家的家国情怀。村中两栋洋楼门楣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今天看来还是令人动容。

村中一幢非常显眼的哥特风格洋楼本是梧林侨批馆,因为闽南方言把“信”读成“批”,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就是“侨批”,19世纪中叶至上世纪70年代一度盛行。

建于1938年的侨批馆在战争中被迫中断装修,楼主蔡顺意便将用于装修大楼的银钱捐给国内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又被捐献给村里做学校。

侨批馆

放眼世界楼

胸怀祖国楼砖雕 资料 图

雕刻装饰

1984年,梧林新学校建成后,侨批馆闲置。今天的侨批馆,一楼是邮局,二楼是侨批展览厅,陈列了大量侨批文献、老照片和闽南人民生活旧物。在这里可以通过一封封家信,真切感受当年华侨在海外谋生的艰难和对故园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与责任——宏大历史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离合聚散,一个个体的意气情怀。

梧林村朝东楼

朝东楼内景

和泉州古城西街历史风貌的修复一样,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规划设计非常考究,屋厝楼宇都以极其细腻、还原度极高的传统工艺进行修缮,相信这和福建人“起大厝”传统下施工队水平高超和工料考究都有关系。

一个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意味着古迹的文化价值得到世界遗产专家的认可,也意味着对其濒危性的承认。而一个村落需要更新活化,赋予新的意义,往往也意味着它在某种程度上消逝了。但在泉州晋江,我所感受到的是泉州故事仍然轻盈、生动、具有活力,在不受外界关注的很多年里,默默葆有了一份千帆阅尽、繁华过眼后不失本心的原真。

相信申遗成功的泉州在未来将拥有更好的资源对遗迹进行保护和发展,希望未来的古城和一众闽南古村可以避免过度商业开发以及网红化的命运,始终保留一份厚重而独有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中,还有泉州人对家乡故园的一份骄傲自矜,甚至比物质遗产更宝贵。

(作者系德国汉堡港口城市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工程硕士,关注城市、科技和人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