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普顿再谈“临界点”:中美要防止跌入深渊,最担心意外事故
2015年年初,在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公布的美国知华派专家影响力排名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兰普顿位列榜首。
或许正因为此,兰普顿在今年5月有关“中美关系处在临界点”的观点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也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美国国内在今年开启的这场对华政策大辩论中逐渐趋于消极的风向。接下来的半年里,中美在南海、网络战及地区经济架构等问题上的博弈此起彼伏。
“我坚持这一判断。”兰普顿近日在上海出席中国学论坛间隙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eper.cn)专访时再论“临界点”一说,在南海问题上,他认为中美两国迄今仍保持最大克制,“处理得当”。
在权力结构不可逆转地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下,这位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在论坛主旨发言中建议两国达成相互妥协:美国应更多包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提供更大的空间,对国际秩序做出调整以容纳(accomodate)中国的崛起;同时中国也需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以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兰普顿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40余年,被广泛视为拥有广阔视野和深厚人脉的“知华派”。于2014年出版的最新著作《跟随领导者——治理中国: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便是兰普顿潜心积累数十载的结晶,其中许多一手资料是他与中国领导人、外交官、学者等各界人士进行583次面对面访谈的收获。
澎湃新闻:你今年对中美关系“临界点”的判断引发了很大的关注,最近发生在南海的事态是某种反映和印证吗?
兰普顿:我当然认为南海所反映的情况并非好现象,不是中美关系间一种积极的进展。需要看到的是,中美双方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管控,以一种非常成熟的方式。美国不仅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附近水域,也进入了越南所控制岛礁的12海里,还有菲律宾的12海里。所以美国跨越的这条线对所有争端国是一视同仁的,当然,这是美国的理解。中国方面,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华盛顿的时候,双方达成关于避免空中冲突行为准则的协议,还有(之前达成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最近在南海的事态发展中,中美双方都遵循了这些协议。与此同时,两军仍然继续进行交流。我想说的是,中美间爆发这样的矛盾和冲突并不理想,但迄今为止,双方处理相对得当。所以,情况就是正面和负面兼而有之。.
澎湃新闻:也就是说,你继续坚持“临界点”的判断?
兰普顿:我坚持这一判断。但我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阐述清楚。临界点是这样一种情形,一件小事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眼下的状况太不确定,充满变数。打个比方就是,我们正在临近危险的悬崖。所以呢,让我们不要太逼近深渊,让我们以谨慎和负责任的方式管理双边关系,不要让小问题变得越来越大。我想强调的是,眼下情况充满危险的不确定性(precarious),让我们两国小心使得万年船,这就是我今年5月直到今天所想表达的想法。
澎湃新闻:美方此前不断抛出的“南海军事化”概念是不是这种危险的变数之一?中方一直强调,中方的南海岛礁建设不存在所谓军事化问题。
兰普顿:对我而言,军事化显然已经存在。菲律宾在寻求(向南海部署)更多的武器,某些还由美国提供。越南也在提升其军事战斗力。日本和美国强化了安全同盟关系,美国还可能增加在亚洲的军力部署地点,如菲律宾或其他地方。甚至像新加坡军方也在寻求新武器系统。所以,对于我而言,军事化似乎没什么好辩论的。但这不意味着新冷战,也希望眼下的情况永远不会发展成某种冷战的情形。不过,事态的确没有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澎湃新闻:在南海问题上,你最担心的危险是怎样的?
兰普顿:糟糕事态发展的方式不只一种,而有一种糟糕的发展方式是意外事故,譬如两艘船只或两架飞机意外相撞,并非有意为之,但却会在各自的国内社会产生(负面)后果。另一个层面,现场的军事指挥官也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风险。再一个层面,两国可能都会想有意识地有所作为。所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导致事态变糟,而最令我感到担心的是意外事故,双方船只和飞机相互间接近的数量越多,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也会增加。尽管两国中央政府下定决心爆发一场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低层级的意外事故可能引发不同的决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