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谢大脚,可惜了
原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2021年8月9日凌晨,于月仙因车祸不幸离世。于月仙更为人熟知的,是她曾在《乡村爱情》中扮演过的角色——谢大脚。
四个月前,她刚刚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这一年,也是她成为演员的第29年;
一个月前,她参演的《乡村爱情》第15部宣布杀青,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剧照,配文是:“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四天前,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视频里,她戴着粉色的帽子走在草原上,对着镜头介绍刚挖出来的白蘑菇,开心起来,还唱起一首《采蘑菇的小姑娘》。
然后,意外发生了。
回头看,在于月仙长达50年的人生中,《乡村爱情》几乎成为了人们认识她的起点,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生活中的于月仙一定会像象牙山里的谢大脚一样——泼辣,仗义,喜欢八卦。
但对于月仙而言,“谢大脚”更像是自己的一个切面,虽有重合,却不足以概括她的人生。
今年年初,「最人物」曾对于月仙进行过一次电话采访,透过听筒,电话那头的于月仙热情,爱笑,充满活力。
在那次采访中,于月仙聊起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成长的挫折,以及未来的梦想。
只是,规划中的梦想还未实现,谢大脚就突然间走远。
此生的旅程结束时,一个人将彻底地回归她自己,彻底舍掉被俗世赋予人设、标签、角色、评价。
人生无常,浮生若梦。或许,她在另一个世界,醒来了。不知那个世界,有没有一家路边超市,等着她推门而入。
于月仙很爱漂亮。
在成为象牙山的“谢大脚”之前,“长得漂亮”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标签。
90年代初,在中戏读书的于月仙几乎是“乡村戏绝缘体”——很多导演都认为她:长得太时髦,不适合演乡村戏。
于月仙年轻时期
作为演员,于月仙并不服输。她愣是把自己白皙的皮肤晒成小麦色,体重吃胖十几斤,只为成为《乡村爱情》中那个爱戴红手套、爱替别人说媒的“谢大脚”。
但于月仙没想到,《乡村爱情》一拍就是15年,而她也在象牙山里,度过了自己35岁到50岁的年华。
那些年,一碰到剧组休假,于月仙总会给自己买很多高跟鞋和漂亮裙子,但每次都还没来得及穿,她就要回到剧组,穿上花衬衫,再次成为“谢大脚”。
回忆起来,那些裙子成为了于月仙人生中的一些惋惜:
“通常等我再回家的时候,又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了,那些新裙子,我始终没能穿上。”
那些裙子被于月仙一件件挂在了家中的柜子里,有些甚至还没被拆去标签。
但如今,裙子还在,穿裙子的人,却不在了。
人生中有太多事,根本经不起等待。
《乡村爱情》中的于月仙
在成为“谢大脚”之前,于月仙并不会说东北话。
虽然成年后,于月仙见过很多次东北的雪,但在她的记忆里,内蒙古的风,才是家的味道。
1971年,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赤峰的一个普通人家中。父亲身体不好,所以自幼作为家中老大的于月仙,就和两个妹妹一起,包揽了家中的大部分家务。
从剁菜喂鸡、给地松土、再到冬天给家中准备酸菜,那时大部分家务,于月仙都能熟练完成,五年级时,她就能一个人把几十斤的大米,搬上五楼。
许多年后,于月仙在采访中聊起童年时的过往,她记忆里留下的,却都是那些有趣的画面:
春天和妹妹一起在家门口的水井边玩石子;秋天父亲驮着她去摘院子里熟透的苹果;到了冬天,一家人总会一起窝在床上,于月仙趴在一边,一边吃栗子一边看小人书。
幼年时期的于月仙
在班上,那时的于月仙长得漂亮,性格大咧,尤其喜欢唱歌跳舞。于月仙少时的玩伴后来回忆:
“那时候她特别招男孩子喜欢,班里的一大半男生,都在心里偷偷暗恋她。”
但在家里,于月仙“喜欢跳舞”这件事,却是一个秘密。
在父母眼中,女孩子喜欢跳舞被定义为“不务正业”以及过于“抛头露面”,所以对于唱歌与跳舞的热爱,于月仙从未和父母提及。
幼年时期的于月仙
中专毕业后,于月仙顺利进入一所职业学校,成为了一名老师,那时于月仙工作稳定、外表出众,家里人一致认为,作为大姐的于月仙一定能够嫁给一个好人家。
然而,于月仙却始终惦记着自己的艺术梦,在心里盘算着继续考入艺术院校进行深造。
那时,在于月仙的家中,重男轻女的氛围十分严重,所以对于于月仙想要继续读书的愿望,家人自然坚决表示反对。
在家人眼中,女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嫁个好人”,而不是读书,纵使于月仙反复和家人表示,那是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却始终没有得到理解。
后来,于月仙在自己的书中写到:“我曾想过,我是个男儿就好了,就能自由自在地去做想做的事。”
在学校当老师的于月仙(左一)
纵使如此,于月仙依然坚持参加了通辽地区的艺考,为了准备考试,那时于月仙白天工作,晚上读书,有时累到站着就能睡着。
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于月仙成功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那一年,于月仙21岁。
如今看,于月仙所在的中戏表演系92班,虽不是最有名的“明星班”,但也不乏演艺圈中的有名人士:黄海冰、刘丹、毛孩、卢芳……
或许,现在说起这些名字,早已让人感到些许陌生,但是他们曾参演的影视作品,你也许有所耳闻。
比如由黄海冰主演的《武林外史》,曾在21世纪初火遍大街小巷,而黄海冰也凭借剧中“沈浪”这一角色,获得“古装王子”的称号。
《武林外史》中扮演“沈浪”的黄海冰
同样还有在《还珠格格》中扮演“香妃”一角的刘丹,以及在《炊事班的故事》中扮演“小毛”的毛孩。
至今,他们所塑造的这两个角色,都仍然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他们,都曾路过于月仙的青春年代。
《还珠格格》中扮演“香妃”的刘丹
《炊事班的故事》扮演“小毛”的毛孩(一排右一)
而卢芳则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并且嫁给了比她大五届的学长——胡军。
如今29年过去,有人早已淡出大众视线,有人则挥手告别人间——2000年,刘丹因车祸不幸离世,21年后,于月仙也因为一场车祸,仓促离去。
命运让人唏嘘,也让人无奈。
青年时期的于月仙
1996年,于月仙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毕业之后,她实打实地过了几年苦日子。
那几年,她住过仓库,也睡过一个月几块钱的地下室,最苦的时候,她还曾经住在一间躺在床上就能看见天空的房子里,到了冬天夜晚,房间的水盆里总会结上一层薄冰,睡觉时,于月仙需要整晚把头埋在被子里——“如果露在外面,一会儿就会冻僵。”
日子很苦,好在身边有人陪。
那时陪在于月仙身边的,是她日后的丈夫张学松。于月仙与张学松相识于中戏,彼时张学松担任男班长,于月仙则是女班长,在于月仙的视角里,两人的恋情是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产生的。
而在丈夫张学松那里,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
在两人入学之初,张学松就对于月仙一见钟情,并且挨个跑到各个男生宿舍“宣告主权”,告诉他们自己喜欢于月仙。
许多年后,当于月仙知道这个故事后,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入学的时候,别的女孩子提水壶,都有男同学帮忙,而每次他们看到我,都绕着走路。”
张学松与于月仙年轻时期
这段校园恋爱并没有因为毕业而分开,在初入社会最苦的那段时间,是张学松陪在于月仙身边。
那时两人一起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把路边捡来废旧的电炉子改装成加湿器,并且将淘来的二手洗衣机视为家中“最贵重的财产”。
虽然穷,但是对于月仙而言,那段日子却成为了她人生中格外珍贵的时光。
那时于月仙常常会和张学松一起,邀请朋友们一起来家里吃饭,吃饱了之后,大家会拿起吉他一边唱歌,一边怀念在学校的日子。
那时,刚毕业的于月仙没有什么名气,能接到的都是一些分量很轻的配角,有时一场戏只能挣100块钱,但对于每个角色,于月仙都认真对待。
在一部部戏剧之间,她磨练着演技,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起跳点”。
1998年,27岁的于月仙得到机会,在电视剧《豁口》里扮演了陈宝国的妻子,凭借剧中的表演,她开始渐渐被大众熟知。
电视剧《豁口》中的于月仙(1998)
之后,于月仙又先后出演了《西游记后传》《水浒传》等电视剧,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于月仙终于以演员的身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之中。
电视剧《策马啸西风》中的于月仙
是的,于月仙很美。
在初入演艺圈没有名气的日子里,于月仙也并非没有近路可走。
在于月仙成长的过程中,每次见了表姐马丽娟,她总有说不完的话,在于月仙眼中,表姐漂亮、知性且能歌善舞,是她少年时期的偶像。
1992年,马丽娟结婚,而丈夫正是赵本山。
纵使有这层关系,但于月仙却从想过,托姐姐的关系,在赵本山的电视剧中争取一两个角色。在于月仙看来,如果自己有一天演技够好,姐夫总会邀请自己出演。
赵本山与于月仙
2005年,于月仙参演话剧《盲井》,在剧中,她扮演了一位盲人。一次,话剧来到北京巡演,赵本山前去观看于月仙的演出。
那天,话剧演到最后,赵本山也没找到于月仙,他转头问坐在一旁的张学松:“于月仙怎么没有登场?”
张学松告诉他,于月仙早就登场过了——“刚才台上那个沙哑着嗓子、白发苍苍、蓬头垢面的盲乞丐就是她。”
惊讶于于月仙的演技,赵本山当即邀请她出演自己导演的电视剧《乡村爱情》,饰演剧中“谢大脚”一角。
对当时的于月仙而言,她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诠释好谢大脚一角,彼时她35岁,而剧中谢大脚则是50岁,无论是从年龄还是外貌上,对于于月仙都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演好“谢大脚”,于月仙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体重吃胖了十几斤,并且把皮肤晒成小麦色,一有空,她就跑到东北的田间地头,和正在锄地的村民们聊天,到了晚上,她还会蹲在夜市街边,观察周围人的的神情模样。
努力之下,那个大咧、热心、爱管闲事的谢大脚,从于月仙的人生中,衍生出来。
扮演“谢大脚”的于月仙
那时,于月仙大概没想到,《乡村爱情》竟会在日后被称为“中国最长寿的电视剧”,而自己在“大脚超市”里一坐,就是15年。
《乡村爱情》谢大脚经典片段
2021年初,接受「最人物」采访时,于月仙花了很长时间,讲述自己对于象牙山的感情。
“剧中的很多年轻演员,我们最初认识时,他们都不到20岁,如今都已为人父母,你看像腾飞,现在已经比我还高了。”
《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与谢腾飞
对于这些年的于月仙而言,每年回到象牙山,已经变成了她的必备行程,而象牙山的那些常驻村民,也变为了她心中的挂念。
谁家今年盖了新房,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于月仙每次回来,都会问问。有时恰巧赶上有人家办酒席,她还会特意跑去坐一会,塞上一个红包。
于月仙在象牙山
一次,于月仙又回到象牙山,一位相识已久的村民在见到于月仙后,抱着她就哭了,询问之下,于月仙才知道几个月前,她的丈夫因为车祸,不幸去世。
那天,于月仙抱着对方哭了很久。后来,在采访中,于月仙聊起这个故事,她感慨:
“有人在出生,有人在成长;有人去打工,有人在返乡;有的人去世,有的人生病。”
而如今,大脚婶也离开了象牙山。
在她去世后,赵本山的女儿发了一条微博怀念她:“你匆匆离开,象牙山会很寂寞的。大家以后不知道去哪里能买东西了。很多人还有赊着的账呢。”
赵本山女儿赵珈萱悼念于月仙
于月仙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些年,她也并非没有计划过拥有自己的孩子,可都因为各种原因,被不断推迟。
1990年,于月仙的弟弟于英杰患上脊柱侧弯,侧弯的程度高达174度,并且伴随年龄增长,弯曲程度会不断加剧,并最终挤压内脏,就连医生都判定他“活不到18岁”。
那年,于月仙19岁,而弟弟于英杰只有8岁。
作为家中老大,于月仙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弟弟天南地北四处求医。照顾弟弟的担子一背上,就是十几年。
于月仙与弟弟于英杰
2000年,于月仙与张学松准备筹办婚礼,一天,张学松看到报纸上一条新闻——一名专攻脊椎侧弯的医生刚刚回国,现就职于南京鼓楼医院。
于月仙当即带着弟弟前往南京,寻求治疗。但纵使那位医生拥有很多经验,但是因为于月仙弟弟侧弯程度过大,手术存在极大风险。
除此之外,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于月仙夫妻俩面前——手术费用十分高昂,而于月仙的家庭,早已因为这些年四处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
眼看着父母年事已高,弟弟手术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自然落到了于月仙夫妻俩的身上,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他们不断地工作拍戏。
好在,那场手术与后续的治疗,让于月仙的弟弟恢复了健康,并且于2010年结婚,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然而,在照顾弟弟与努力工作挣钱之间,于月仙不知不觉地错过了生育黄金年龄,也错失了成为母亲的机会,这件事情,成为了于月仙心中的一个遗憾。
看到妻子的愧疚,丈夫张学松安慰她:“没关系,我把小叔子(于月仙的弟弟)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养。”
于月仙与丈夫张学松
随着弟弟恢复健康,于月仙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她开始将视线转回自己,也开始拓宽事业的边界。
2017年,于月仙出现在了综艺《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凭借生动传神的表演,她成功进入十二强。
在赛后采访上,于月仙说:“我知道,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就是一个老大姐,从颜值到身型,我都不占优势,但是舞台是我的梦想。”
“我想让观众知道,于月仙不光会演谢大脚,还会演别的。”
《演员的诞生》里的于月仙(右)
导演吴彤在于月仙去世后回忆到那次合作,他说:“月仙姐是当时最年长的选手,但努力和认真丝毫不输年轻演员。”
同样是在《演员的诞生》里相识、并在节目中盛赞于月仙演技的导师章子怡,也在于月仙离开后,发了一条微博缅怀。
人们常说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章子怡发微博悼念于月仙
这两年,除了演戏,于月仙还开始进行助农直播,她给自己的直播间取名“大脚走四方”,希望能够走到中国的各个角落,帮助那些村民。
她也开始尝试做导演,2020年,她与丈夫张学松共同执导的电影《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正式上映。
在电影中,于月仙扮演了一位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母亲,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于月仙站在太阳下将皮肤晒成红棕色,为了保持嘴部的皲裂感,她甚至坚持长时间不喝水。
《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中的于月仙
丈夫张学松看了心疼,但于月仙却乐在其中。
这种为塑造角色所进行的牺牲,在于月仙的演艺生涯里并不少见。在于月仙的人生中,对于演员这一职业,她始终抱有一种信念感,正如她说:
“演员这个职业,让我能够骄傲一生,也会从事一生,绝不动摇。”
回顾于月仙50年的人生,或许在人生中的最后10年,她才终于开始渐渐松弛下来,真正为自己而活。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于月仙都是以“家中长女”的身份全力前进,一个个担子被放到她身上,那时对她而言,比起“成为自己”,更重要的永远是“守护家庭”。
而近几年,随着一切渐入正轨,她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跳舞、唱歌,没有顾虑地追求那些在她梦里反复出现的梦想。
时间回到2013年,那年,于月仙曾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开着大篷车去到一些偏远村庄,为当地的村民表演歌舞。
那场活动陆陆续续办了三年,跟着车队,于月仙最北去到了黑龙江的密山,最南则是到达了福建的山重村。
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人会热情地叫着于月仙“大脚”,往她手里使劲塞一颗颗煮熟的鸡蛋,于月仙喜欢那种氛围,回到家里,她总会和丈夫张学松聊起在旅途中认识的那些热情的村民。
从那时起,那辆大篷车,成为了于月仙心中的一个梦。
在那天采访最后,「最人物」和于月仙聊起未来的规划。
于月仙说:“以后,我想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开着大篷车上路,开到偏远地区,搭上一个戏台子,一边表演,一边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毕竟,再过几个月我就50岁了,也该想想退休后的人生了。”
而如今,于月仙和她的梦想,或许都已归于那片她深爱的土地了。
原标题:《谢大脚,可惜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