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服①|一尺布下的大生意:泳装之城

澎湃新闻 龙慧 王昀 周平浪 朱伟辉 邹熳云 江勇
2021-08-12 08:22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对葫芦岛兴城而言,泳装是鲜活又成规模的产业。面料,印花,辅料,打版,缝制,从手上做出来,在身上穿出去,各家各户都多少懂得些门道。这座小城的海滩上,除了烧烤、啤酒和玉米之外,满眼都是各式妖娆的泳装与白花花的大腿。

适合避暑的海滩,是兴城成为泳装之城的一个原因。但这个产业之所以落脚兴城,原因也不止于此。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先行者,东北已有较好的消费基础。尽管海滨小城不比大城市的繁盛,街里终究也是展示风姿的界面,海风吹拂之下,人们的穿着打扮,总带着自家缝纫机针脚下的别致匠心。

后来刮起的是下岗风潮。人们想起,来海边度假的俄罗斯人总要多换几套泳装。这是能赚钱的买卖。就干脆缝制泳装,拿到海边去卖。后来,哪怕不能卖给俄罗斯人,去往大连或北京的市场,泳装也总能卖掉。有人先去拿了订单,召集远亲近邻一起来做;大家边做手工边唠嗑,下岗的苦闷也跟着消除了些。这就是家庭作坊的起源。

与此同时,广东、福建等地,来了大量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又涌动着港台的流行风尚,劳动密集型的制衣产业也就跟着迅速发展起来。但或许泳装还是较为小众,相比内衣、时装等,获利较薄,不足以吸引壮志满怀的创业者;又或因南方太阳过于暴烈,炎夏沙滩边徘徊的人不多,泳装反而无法大卖。总之,泳装这个细分品类,当年竟成了一条漏网之鱼,由于地理位置、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并未抵达南方的市场顶端,反被东北小城兴城截了胡。

最初的家庭作坊大多已发展为企业。根据客户来源,泳装分为外单和内单。虽然一些工序可完全交给机器,比如印花等,但精细的穿针引线,还得靠缝纫机和灵巧的手指。大家仍然坐在车间里一起工作,偶尔聊天。

外面的大批面料商、辅料商,也奔着这个市场而来。有资深打版师,从广东学了一身本事,来到兴城,将时装打版的门道用于泳装。有人开网店,照着外国流行的泳装样式打版,让当地手工业者去制作成品,再挂在网上卖给国人。

其中,不少人成了兴城的女婿,进入这个依托亲眷的生产网络,也撑起泳装之城的新格局。

依托新兴的互联网渠道,兴城泳装已卖到全球。但缝制泳装的一双双手越发老迈。老一辈觉得,吃饱穿暖,就已不错。年轻力壮者不想圈在一个方做手工,出去寻求新的机会。对企业而言,人力成本也一点点提升起来。

前些年,兴城企业会使用来自海外或外地的劳工,更肯吃苦,时薪也低。到了现下,生意并不好做,亲戚朋友还得抱团取暖。家庭就是城市的生产单元,这就是兴城泳装产业的本来面貌。

    责任编辑:张泽红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