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手时装,一手经验

2021-08-11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高级成衣以“季”为单位,呈“系列”的形式不断入侵占领着当代消费者的衣橱。任你多么沉溺贪恋新事物,可衣服是永远买不完的。当“新”变成一种被“拿来主义”反复汲取运用的“旧”,是否“旧”才是那个含金量更高的研究对象?

就像珍贵的东西总是少数,能够被称定义为收藏级别的“古着”单品不是简单的二手货。它从品牌或设计师过往的某一阶段作品中流出,本身带有稀缺性和特殊性,也具有被称为“档案”的学术研究意义。是见证,是举例,是能够解释一个时代的现象级单品。时装可以传递柔情,可以提出疑窦,可以拨开迷雾,也可以咆哮时局。我们反复留恋的一些时装大师,更有价值的是他们的态度本身。而时装仿佛中间人恰好出现,成为表达态度的声筒。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有态度的设计(与设计师)越来越稀有,这也是为什么在听到一件Raf Simons 2001秋冬系列迷彩夹克在交易网站 GRAILED 上以 47,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 33 万)成交——如此令人咋舌的消息时,我们能欣然理解的原因。

价格水涨船高的Raf Simons 2001秋冬系列迷彩夹克

从Vintage(复古二手衣)到Archive(收藏级别品牌单品),“古着”的定义,随着中国市场大门的渐次打开,与消费者接受度的逐渐放宽等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其中的演变充满时代特色。当下,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时髦消费者热衷于游走在城中精品古着店铺里,只为挖掘到心仪设计师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一件创作;这与我们的父辈在改革开放时代内陆城市的二手衣物市场里,淘到来自广东或日本的一条喇叭裤、一件连衣裙,欣喜并无二致。由此可见,古着在不同的年代中,都能勾勒出一种能够横跨时间刻度的审美。这让穿“古着”,或复刻“古着”,在当下的时装语境依然葆有不同程度的话题与新鲜感。

根据RET睿意德统计数据的显示,国内主要城市中古店数量分布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成都。紧随其后的是杭州、深圳、广州。复古的热潮,在经历了千禧年后刚刚萌生态势的第一阶段,正在以更深入、更学术、更全面的方式进入第二阶段,塑造着以“中国”为主语的时装档案文化。这与国力的增强、时装专业的学子和爱好者归国、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有着紧密的关联。时装收藏与买卖成了一股看上去潜力深厚,并不断增值的热潮。

RET睿意德中古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中古奢侈品市场发展趋势

但在何种程度上,热潮的上涨能避免对时装本来文化意义造成不必要的消解?除了蜂拥而上的购买与收藏,通过买卖之外的交流、研究,厘清那一时装年代的文化现象和思潮脉络,反观本土时装发展的盈缺,从而实现时装艺术价值的“落地”,才能设计以更新的力量循环进入下一世代。

浪潮中清醒人自知,《周末画报》从当下本土时尚环境中,邀请在Archive收藏有发言权的三方专业人士——代表官方机构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代表私人机构的Ninon Archive Room、代表私人藏家的蓝小可,一窥当下公共与个人两个领域,对Archive热潮的见解。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人”,是研究中的未知

中国人熟悉的当代服饰文化,从集体主义衍生的“制服时代”而来。在社会文化中,服装是最流动、鲜活的构成。2020年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近三年,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素质教育行业前景被看好。而其中,美育行业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从教育的环节重申提出“美”及“审美”,是下一阶段的教育重点。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由东华大学和上海市科委在2007年合作修建,是中国唯一由官方来组建运营的,以纺织服饰作为名称的博物馆。博物馆的馆长,也是东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卞向阳教授,从研究生毕业后便一直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纺织服饰博物馆的建立,填补了高校主导的以教育和收藏为目的的服饰研究之空白。

博物馆占地建筑面积有6000平方米,分为四个常设展厅,侧重点分别为现代纺织业介绍、中国古代的纺织文化介绍、近代(1840年后至20世纪初期)的服饰展示,以及少数民族服饰(主要展现的是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整个博物馆的藏品总数量在四千件左右,同时也收集了一部分国外服饰,以综合并置全球化进程下的服饰发展特色。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近代馆

通过古董市场交易,与拍卖行接洽等方式,卞老师与博物馆、教师团队不断丰富馆藏和收藏。其中藏品的稀缺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他们最重视的关键。作为一个高校的博物馆,对藏品的判断主要从学术的角度来出发。卞老师希望去找到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稀缺性的织物,以及跟这些织物相关的档案资料。

收藏的过程像是进行一个全面且漫长的课题研究,里面需要有根据课题始终不变的坚守与取舍。比如在收藏中国清代的服饰体系时,很多收藏家都会以“值钱与否”来对织物进行判断。但判断的依据却非常片面。比如一件绣花是否精致,里面是否含有金线,是手工还是机器制造等等。但对于卞老师和他多年对此有细致专业研究的同事们来说,更加注重的是要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样本,由此建立一个“数据库”。比如收集“绣”的部分,对应的是高校中有相应研究“绣”的专业和领域;收集“织”的部分时,没有对应的研究专业和人员,就会搞混其中的专业性,所以要适当地减少或舍弃。所以,对于高校研究机构而言,关注样本收集的广泛性,能够相对比较全面地展现服饰文化、物质文化,甚至当时民众的心理文化,这个才是更重要的。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少数民族馆

纺织服饰博物馆中,近现代设计师的衣服也是馆藏的重要一部分。这些衣服来自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每年颁发的年度设计大奖,卞老师与团队会从中选择性地收集一些国内设计师的作品。但在收藏的同时,也会要求设计师同时提供除了衣服之外更多的资料,比如设计手稿、渲染图、效果图等等,同时囊括有对于设计师的采访性记录,完整地呈现一个设计师的叙事过程。以制作一个“专题故事”的方式,在馆藏中实现对他的展示。因此,博物馆近年来,除了主体性的大展,也会有当代设计师的回顾展,以丰富展览性质和内容。

文化进程,对于任何时代而言,都是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存在提倡者和先行者。在卞老师的叙述中,研究人员的寡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古董衣收藏和研究产生着影响——这始终是一个人才稀缺的行业。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潜心对旧物件进行拆解式研究与修复,需要匠人之心,也需要一定的精神追求:“做历史文化研究的队伍力量是比较薄弱,甚至现在还不如以前。”卞老师说道:“因为大家觉得做这个内容很累,且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和精力,回馈并不显而易见,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从事这项工作,与现在对比,其实能够留下的人,是越来越少的。但随着我们如今高校对文化建设的提倡和领导作用增强,还是会有不少自发地爱好者、民众来到我们中间,整体的队伍建设,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我其实是很早便做好准备的。”

卞老师虽身在博物馆中研究,但同样关注着当代中国服装行业业内的发展。近几年他发现,时装设计发展的速度很快,量可以说是巨大,但真正让我们觉得“这个衣服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值得保留、传承下来的衣服,相对来说比较少。整个后行业的孵化性特征强大,但真正的文化意义却在逐渐地被淹没。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的时间段,人们开始转而对二手衣、古董衣产生兴趣。

2019年,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了“行歌坐月织锦绣——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展”、“丝绸之路的服饰与风情——唐代服饰复原与当代西部图景”和“科技与时尚——东华设计印象展”三大展览。

“古着”一词源自日本,但在卞老师看来,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古着”。西方人也有自己的“古着”(宫廷服饰,或如至今仍以过传统生活、穿传统服饰为追求的Amish人)。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古着”的存在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中国,“古着”发展出一条非常本土特色的脉络,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群体——汉服。

汉服与古代真实服饰的重复程度如何,这需要更加专业的学术研究支持。但它存在于一个场景之下,仿古式着装以“话题”融入当代,甚至变为一种潮流,这令人惊喜又意外。卞老师回忆起在米兰给学生们做过的一个讲座,讲到关于汉服的崛起时,他们表现得兴趣十足,特别兴奋:“因为这并不在他们的历史体系之中。”但学生们会思考,是否在西方也有这样的可能性:“(穿古着)是一个所谓的情景式的作用,关键就是看有没有情境。只要有情境有文化的追求,其实它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临时展览

—锦衣载道:当代中国风格时尚设计大展(第二回)

在博物馆任职多年,卞老师对博物馆有自己的定位——第一是要成为中国传统纺织服饰文明的传承者,第二则是要做当代时尚的守护者。他希望博物馆成为当代时尚创新体系中一个“看门人”的角色,发挥机构本身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也能对当代流行做出评判:“对于我们中国当代的服装行业而言,文化引领不是虚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责任。”

在中国土壤的流行体系之下,如何看古着,如何知古着,如何懂古着,或许比先了解“如何买”更值得下功夫。既以情感的联结关照过去,也能以理智的态度审视当下——这也是古着类时装所存在的意义。

做一间档案博物馆:

Ninon Archive Room

归为“档”,纪为“案”。当一个文化空间被定性为拥有档案馆属性,说明对于某一领域的资料研究归类和纪录能力扎实、稳固、自信,且经得起推敲,Ninon Archive Room(后简称Ninon)便是如此。

对于Ninon的两位创始人和Brain和Suga来说,能被称为档案类时装的作品,它们的艺术价值远高于其他一切。从7、8年前刚开始接触时装时,其作品能够被定义为“传世”的这一类设计师名字,几乎从根源处塑造了两位年轻人对时尚的全部好奇与认知——Martin Margiela、Alexander McQueen、Rei Kawakubo、Raf Simons、Helmut Lang……他们透过这些时装设计师远远看到了一个美好年代,这些设计与它们能够折射的故事不应该被蒙尘。Brain和Suga希望能够通过收藏、研究、展览、跨界、公共教育等方式,从收集到的过往经典系列时装身上研究习得第一手资料。

Ninon Archive Room外景

Brain和Suga去年回国,笃定了想要在国内开设一间时装档案研究相关的机构。不仅是因为缘自个人热爱,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国内这一类别收藏研究机构的空白。“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特殊意义,是能够提供一个空间,让观众可以去自由讨论时尚的艺术性和它的文化研究价值。而不是完全把时装当作纺织品来对待。”Brain解释道。

两人分工有序明确。Brain会根据品牌、设计师、年份、系列来对收藏而来的时装进行分类,同时也负责外部的媒体、合作和商务对接。第一轮的筛选整理结束后,由Suga对不同支系的服装进行档案研究。Suga的专业虽然是金融科目,但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就辅修了关于面料科技以及服装设计与护理的一些专业课。从服装具体的版型、剪裁、面料,再到日常的修复都由她来负责。Ninon的研究室内有着极为精密的贮藏条件,来保证对收藏中不可避免,不同程度上略有破损的衣物进行最好的保存。与此同时,对档案展开研究也是Suga的重要工作之一。挖掘彼时彼刻的设计灵感在服装上的体现,以及通过服装产生的跨学科的联系。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政治气候以及流行文化,都密不可分。

Ninon Archive Room的档案柜

知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领域的第一生产力,时装也不例外。Suga的解读(她打趣道,有时甚至需要一些“过度解读”)基于对时装和时代的拆解。从5年前刚刚开始对archive的研究时,她就着迷于Alexander McQueen的破坏力和艺术性,最近的研究项目和内容也主要集中在McQueen身上。Suga在学习中惊叹于McQueen将“苏格兰格纹”这一传统民族元素的形而上的能力。从著名的“高原强暴”(Highland Rape,1995秋冬系列)之后,McQueen反复运用格纹,用他的方式彰显苏格兰不屈的民族性。通过举例、分析他的设计外观,和社会环境、Lee的个人喜好及性格,联系到宗教及精神分析理论,其中也不乏与流行音乐和一些文学作品等流行文化的内在联系。如今,Ninon的成立时间将近一年,档案馆藏超过四百件。来自世界各地全球范围内的经典含金量颇高,你可以在Ninon的研究室里与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不期而遇——比如二人都十分钟爱,也是将他们“带入”这一行的设计师高桥盾走上巴黎时装周的首个系列——Undercover2003春夏“SCAB”反战系列、Raf Simons时代的“青年三部曲”、上世纪九十年代的Helmut Lang、Martin Margiela等等。

机构藏品,来自Raf Simons 2002春夏系列

档案级别的时装不同于普通的高级成衣,它们的构成背后有着复杂的知识系统,和更珍稀的情感碰撞。它与设计师本人的个人魅力密切相关,这让这部档案变得能够与人共情。Brain更加珍惜它们与人产生情感连接的部分。不论是时装本身具备的,还是后期通过对这部分的着墨而再度调动的,能够通过自身的严谨研究唤起更多人的兴趣,这样的重塑力是Brain所着迷的。在销售与扩大知名度之外,他们想做一些更有挑战、更加尊重创意的事情。

挑战随着收藏数目的增多而逐渐到来。全局观的建立依靠着的是被实践证明后的收藏逻辑。Brain和Suga在收藏和研究的过程中都有一些自己的思路和编辑能力,但对于Ninon来说,两个人的收藏逻辑需要在自由创意的发散中留住共性——这是他们二人的默契。他们希望能够还原完整的秀场造型与套装,套装收藏对于下一步的研究来说是不可替的基石。在此前提下,收藏的方向之一,是能够代表设计师,并能够为后人留下关于这个设计师的作品以供参考学习的,这样以设计师为主轴的收藏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另一些系列在单独拿出来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成为一个设计师思路的凝练,或许要通过一个长线的成长周期来复盘他的灵感高度,对于收藏的整体性思考就要放在更重要的一环。Brain觉得Raf Simons就是这样的设计师,而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Simons第一次做了男装系列的开发之后,再到后面最后做出有关青年文化的直白地陈述,在整个2005-2010年之间,是有一个完整且不能被破坏的故事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10年的作品放在一起,呈现出Simons的思想是如何通过服装来传达当时整个时代,欧洲青年文化的气质。”

机构藏品,从左至右分别来自:Raf Simons 2003秋冬系列、Gucci 2003春夏系列、Undercover 2003春夏系列

不难看出,Ninon的收藏实际上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收藏,其二是研究。物质与精神层面相互关照呼应,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丰厚的内容链条。虽然Ninon成立时间并不长,但两位创始人的努力却是从5、6年前便开始逐渐积累的。经验在基础逐渐扎实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使得他们二人在评价或甄选一件藏品时,能够准确地“抓到”它的收藏潜力。多方背书的证明以及他们自己对于服装收藏敏锐的感知力,做出正确的预判和投资不是难事。但要做别人未做,或大环境中还未有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当下对于设计师Helmut Lang展览的筹备、与地方性买手店的限时空间联动这些内容与商业上双重的推进,Brain和Suga还有一个让他们兴奋且正在实践的计划——在Ninon中建立对于中国本土设计师时装档案的收藏和展览。在回国之前,他们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此类时装收藏与研究机构,在国外时装历史悠久的国家与环境中并不少见,但对于国内来讲还是个绝对的空白。除了国家支持的大型院校机构,几乎鲜有私人机构在做这件事。但研究的内容不应该只是止步于已有的西方时装标本。中国有自己的服装服饰发展历史,而如今独立设计师气候业已形成,他们希望能够以收藏的方式展现更多中国时装发展的轨迹,帮设计师和品牌做出阶段性的总结。

机构藏品,来自Helmut Lang 1998春夏男装系列

在着手开始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时,Brain发现到了2010年左右,才逐渐兴起了“中国时尚”这一概念。集体主义色彩褪去,强调个性化特征和风格的穿着方式才开始到来。在此之前,除了如马可一样的最早的独立设计师之外,中国人对时装最普遍的共识建立,是来自于运动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通过体育运动事业的崛起在世界上备受关注,从而建立了高昂的民族自豪感。在Ninon关于本土时尚的研究中,早期便开始并集中在这个方向上。

看重历史积淀,无形中也建立了Ninon馆藏的门槛。中国目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的时装研究与档案机构,Brain觉得整个环境中的功利性似乎开始左右了它本身的文化属性,以及显而易见的,受市场环境影响过多带来的设计趋同。他不希望过度的“趋利”成为避谈文化价值属性的借口:“大家在追求以功利化的方式做设计的同时,本身就弱化了时装的文化属性和原生情感价值,这会让他们所设计的衣服中的档案性和收藏价值大大减弱。但我们希望能够保持这个东西,或者说尽我们所能,通过我们的做法和呈现,拿捏其中的比例。每一个设计师做出的每一个系列都应该是被写进历史的。”

但另一方面,国内环境发展的“快”和“先”似乎又不能被一概而论。回到国内后,Brain和Suga逐渐发现,在不确定事件,或重大的社会性事件频繁发生之际,国内的设计师能更好地给出反应——这样的“应激性”设计带有极高的时效力和戏剧色彩。不管是之前的“新疆棉”事件,还是对国际议题譬如“black lives matter”、“stop Asian hates”的回应,本土设计师们通过自己的自觉和才华高效地呼应着时代思潮,这恰好证明着时装与它所处的时代之间的互为表里的关系。这刺激了两人在未来计划着手做这一部分事件的记录。这样的收藏和研究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更有意义和责任的“档案”。

正在进行档案整理的工作人员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人”,是研究中的未知

生活在重庆的蓝小可,每天的日程中有一项工作必不可少——签收来自国外卖家或由香港转运的古董衣快递——“这是让我最期待、最兴奋的事情了”。从蓝小可的语气中便可得知,他的期待和兴奋的确真实度极高,是一种带有感染力的快乐。

曾经是一名造型师的蓝小可,后因喜爱收藏古着和archive成为了职业的古着衣卖家,闲鱼或朋友圈是他日常的工作平台。但他对于古着时装的喜爱和迷恋远远长于这两个线上平台的“年龄”。他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重庆,小时候最开始接触二手服饰,是来自与妈妈共同逛服装市场的经历。重庆地处中部,不如外埠城市那样信息发达开放,对二手衣了解和接受程度甚至不能与相邻的成都比肩。那时候他对品牌、设计师毫无了解,只能通过天生对美的理解能力,感知到母亲最爱穿的斗篷款式让他心动着迷:“就是那种剪裁一片式,袖口有两个空袖窿位置的设计,我觉得美极了。到现在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款式。就像Margiela在Hermes时代设计师的斗篷一样。”

私人藏品,来自Hermès by Martin Margiela 2004春夏系列

蓝小可最爱的设计师是Martin Margiela。他对Margiela如数家珍,收藏也以Margiela的档案级单品居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1996年春夏的假式印花大衣、2001秋冬系列的欧根纱包裹西装,2006春夏系列的人台模特背心、皮手套马甲……历史性和影响力注定了这些单品的稀缺,这在他看来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收藏级别价值的东西。即便不会穿出街,但于他而言,观赏和收藏已经是极大的快乐。

过往的造型师和摄影工作经验帮助他能够更好、更有系统地为自己的藏品拍摄包装,专业的知识支持,让他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特色鲜明突出,拥有不少忠实的拥趸。最初蓝小可只是爱买、爱分享,逐渐过渡到海外的二手交易网站,由此打开了与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的交流,以及对不同设计师、品类的货源。他的收藏横跨设计师(如Margiela)的各个阶段,并不特别按时间或主题分类,收藏只关乎单品的重要性及稀缺程度——他只在页面上“挂”他最爱的衣服。

时装被源源不绝生产,能够被记住并流传于世的设计师凤毛麟角,蓝小可“心中的第一永远是Margiela”。他对恰到好处的形式感有种像是信仰般的迷恋,Margiela的形式感来源于自身的表达欲和真实情感,“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固执于他的原因。”蓝小可还记得他买过的第一件设计师古着单品,是来自Margiela的平面系列的一件无袖灰色背心。后来工作了以后,经济随之独立,从2007年左右开始有能力和精力去“淘”一些真正的好东西。但重庆的环境局限了他的认知,时装和西方时尚的信息极为匮乏,只能通过朋友的介绍去间接接触单品。与其他通过欧洲卖家或买手店渠道接洽的爱好者不同的是,真正让他感受到二手古着文化的丰富和便利的,是香港,以及由香港跨海而来的流行文化。

私人藏品,

上图来自Jurgi Persoons 2001春夏系列

下图来自Miguel Adrover 2000秋冬系列

中国香港的时装专栏作家黎坚惠是拨动蓝小可对时装热情的关键人。黎坚惠是时装文化繁荣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的下笔清晰、骄傲、动情、认真地呈现了时装对彼时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个人风格、爱好及追求的改变。读她的专栏和书籍让蓝小可在无形之中塑造了对时装文化深挖探求的好奇心,以及对香港这个既是一母同胞又充满当代活力的城市的向往。他从黎坚惠的文章中“看到”了欧洲的小众设计师品牌,以及由他们铸造的风格。这对他影响颇为深厚。他反复去香港熟悉的买手店寻找自己心仪的古董二手衣,如今因为疫情阻隔,不能亲身去香港再度淘货成了他的遗憾。蓝小可还记得很多年前,他无意间看到由王菲演唱,香港导演区雪儿执导的《过眼云烟》MV,他看到画面里一件Hussein Chalayan后惊为天人:“我对那件Chalayan印象太深了。你知道吗,那时的MV里都会标注有歌手穿的衣服品牌信息,我后来对很多衣服的印象和了解都是从那里开始的。”

王菲在《过眼云烟》MV中穿着的Hussein Chalayan

流行文化最能从时代的特征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但流行度最广的,并不一定是对每个人的审美都受用,或就被认定是“最好的”。蓝小可就并不认可流行度对于古董衣的局限和影响,他对现在由日本二手衣买卖环境中萌生的炒作行为不太认同,里面的市场规则不可控,但人心和审美应该做到从浮躁的表象下沉。蓝小可形容自己平时的工作状态,是一种“幸福的认知”,只有做到从认知里体验到幸福感,你才知道收藏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

另一方面,喜爱也带来尊重。由认知出发的收藏,在蓝小可看来就是一种尊重:“有些历史性的东西,比如说年份,比如说背后的一些细节故事,包括像Margiela每年都会推出的艾滋病T恤也好,它背后是有一些历史的渊源的。我觉得,像二手衣买卖这样的平台和性质,如果不去了解,或是不去很深入地研究,那么坦白说,你只是在做一件生意而已。这就跟其他的生意无异。可是这个不是我喜欢的,我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自己认同的东西。首先收藏基于我的喜好,我驱动自己去读、去学习,再去分享,那么这个分享行为就是有意义的。其实现在大部分的人可能不愿意去细读,都只是想看一下图片。这样一定会缩短这件衣服的寿命。”

私人藏品,来自Helmut Lang 1999秋冬系列

在闲鱼平台上,由于品类繁多,覆盖面广,日活用户数量超两千万,仅就2020年一年数据统计显示,闲鱼的在线卖家数已超三千万,服装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易品类之一。但如再细分下去,古董级二手衣的数目在其中占比则更小、更窄。与奢侈品鞋包这些入门级单品相比,设计师品牌珍藏级别单品的门槛则比较高,认知度、喜爱度、稀有度都左右并框定着古董时装的消费者与卖家的双向选择。蓝小可并不担心这样的“选择”,他对自己喜爱的东西非常有自信,这其中也包含了他不可替代的学术性研究。长线的学习支持他将爱好变成职业,再将职业延伸进终生。如果没了“因爱而生”的研究环节,收藏在他眼中的价值和光彩,或许也要重新估量。

采访、撰文 王楚瑜

原标题:《二手时装,一手经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