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晓艳从考研名师到跌落神坛,她经历了什么?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日,可能是考研人信仰的沉没。考研名师刘晓艳最近摊上大事了,因侮辱刘翔,微博被官方封了。这让大家大跌眼镜,难以置信。在考研界影响力如此大的老师,微博在一夜之间被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刘晓艳肆意评价他人到底是谁给她的勇气
刘晓艳是知名考研老师,她本科毕业于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系。清华大学毕业后,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考研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在考研圈内相当知名,她的课以幽默风趣易懂著称。特别是她的作文保命班特别受每年考研学生的热捧。她从小出生在河南一个贫苦农村家庭,早年母亲去世,父亲也抛弃了她,从小就跟着姑姑生活,从初二到高三一直靠姑姑供自己读书上学。在姑姑家她从来不敢看电视,姑姑对自己非常严格,一旦没有在学习,姑姑就会吼她。但也正是姑姑对她的严格和她的勤奋、刻苦、努力才有了她今天的辉煌。
刘晓艳本科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商丘师范学院,但是她通过了坚持不懈的考研努力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正如我们大多数人出身于寒门一样,刘晓艳就是从寒门逆袭成功走出来的学子,所以大多数考研学子就会跟着刘晓艳老师学习,希望像她一样,寒门出贵子。同样,考研学子大多都是普通高校学生,名校学生大多都被保研了。所以这些学子也希望自己可以创造出刘晓艳老师那样的奇迹,至少是能圆自己一个名校梦。
因此她名声大噪成为了考研名师。无数的考研学子被她的幽默风趣吸引,亲切的喊她大艳。但很早之前就不乏一部分不同的声音,因为刘晓艳的课有些课一半时间都是在说课外话题,讲很多课外话,毫无专业内容讲解,半节课都在划水,很多看过她直播课都知道她的直播课经常唠嗑,她很亲切,也很话唠,经常水一节课,到最后了才讲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大部分时间在唠家常,灌输她的考研思想,著名语录有你长得那么美,你不考研干嘛。你周围的人能欣赏了你的美吗?你长得丑更要考研了。考上研,你能让优秀的人看到你等等。
侮辱刘翔黑河南人,早该被封了
她一副很不理解的表情,接着说:“当然我没有说他断了没有断哈,我不能说他装的,肯定不能这么说。十几亿中国人都在看你一个人的时候,脚腱断了,你就扭头走了?我好失望啊,同学们,如果是自己的话,我会爬到终点,我会坐那儿哭一会儿,留恋一下那个赛场。”这还不是最让人咂舌的,她自诩以体育记者的身份说到,当时刘翔伤退后,是直接退场了,是有人叫了他之后,他才返场跳向终点,吻别赛场。最后对她这精彩发言点评到,我很看不起这种人。
这一场发言瞬间掀起千层浪,大家都被这位考研名师的三观震惊到,这样在网上大放厥词的侮辱奥运会冠军,并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上帝视角看刘翔。刘翔是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他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而这位天赋型运动员却因伤痛退役,北京奥运会上他的伤痛无法跟腱断裂让他无法继续比赛,这是无数国人心痛的事。
一心为国争光的他却在自己国家东道主奥运会上无法为国争光。然而就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在刘晓艳的话语下,成了国家的耻辱,她当着所有考研学子输送这样扭曲的价值观,不乏其中还有一些脑残粉,还是坚信刘晓艳就是考研英语之神,她说的话都是对的,当她微博被封时,还在控评鸣不平。都被封了许多人还在给她洗,正常人不会把烈士当段子讲的,模糊概念高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拿革命烈士当段子讲,行为已经很恶心了,在自己的书上写日本让步中国才胜利的,经常说完段子后说是开玩笑,这玩笑太过分了,特别喜欢抹黑革命年代啊。
刘翔这一事件只是导火索,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用嘲讽刘翔的语气来做单词的例子,没别的例子了吗,这么多事还不能证明什么吗?这样一个夹带私货的老师不该封吗?大家都知道刘晓艳的书上写的是清华硕士,事情闹大了前天假装发个视频说不是清华的,黑刘翔的时候一个劲拉黑,删b站视频,她黑刘翔的事上热搜马上写道歉以非常官方的姿态道了个歉,但是官方没给她情面,依旧杀鸡儆猴严惩她。
从刘晓艳事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需要更正,很早之前她就在课上发表过很多不当言论。例如调侃河南人,说董存瑞炸碉堡事件是河南人骗他跑去找人没回来,导致他只能单独炸碉堡,她本身是河南人,但是这种地域自黑的方式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很多把历史事件以她认为的玩笑方式传递给考研学生。还有在很多例子里举例一个,在某节网课中,(视频2分钟开始)对一位学生问 副词为什么不能做宾语,代词可以做宾语大加批判。
她大致说:同学,这个问题不要问我,我不会回答你 任何一个英语老师也不会。你要想弄明白为什么,就不要考研了,赶紧凑钱,去英国,大概世界前100个富人的钱都不够。
你需要跟英国女王和首相谈判,他们还喜欢全民公投,你得让他们同意,然后在全英国挖挖挖,掘地三尺,挖什么,挖死人头,然后摆齐,天天敲它们问。问什么?问:是不是你发明的英语,是不是你发明的英语,你来告诉我为什么你规定的副词不能作宾语,代词能做。不知道大家听了这有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这样的还能教英语?人家问副词不能做宾语为什么,你搁这又攒钱去英国,和首相女王谈判,挖死人头,敲死人头,这脑回路简直清奇。
一位网友在刘晓艳微博被封的头条下评论道:我站在客观考试角度上说,我不喜欢刘晓艳。首先,这位老师的废话太多,严重耽误时间。有的老师话也多,但是其他很多老师的话要么是三观正,是对考研人的鼓励安慰、加油打气,也是在无聊而辛苦的考研生活的一个小调剂,要么乍一听是废话,但是一会就从“废话”里面串讲出好几个知识点。
很显然她的无时无刻不再输送的价值观让只在认真准备考研的学生都麻木了,只有一部分还算清醒的,在她侮辱刘翔的时候,作为国人发怒了。但是即使就是这样的开玩笑无止境,她所到之处,每到一个学校,只要考研的学生都和拜神一样拜她,觉得只要和她合影绝对能考上,这就和当代中国大学生跟风价值观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跟风现象太严重了,学术膜拜,只要有名气的老师就会盲目崇拜。
不仅是考研,大学生期末跟风行为也很严重。一到期末,学生开始舔老师了,办公室变得非常热闹,和老师搞好关系给通过,在网上买各种学术大神的资料和课,保过班之类的,谁能保过跟谁,力争花最少的时间买最贵的课考最好的成绩。这种短时间的复习只为过,这种心态是完全错误的,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靠着所谓学术大神,顺口溜口诀填鸭式的学习,是学不到精髓的。这种行为也是价值观扭曲的一种体现,只想着靠大神就行,像是藤壶一样依附在他人身上,不靠自己永远靠他人,这种价值观何时能消失?
学术红人请注意你们的言行
学术红人的影响力在当今社会上是非常大的,刘晓艳微博是坐拥百万粉丝的微博红人。不仅是微博,她在自媒体平台上,所有账号粉丝量都达百万,是一名网红老师。她的每场直播课许多学生观看,考研届顶流更加要求她要注重公共影响力。她影响的不仅是考研这一集体,更加影响的是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在如此大家日日看的网课老师的教导下,青年人的价值观也逐渐畸形。所以学术红人做好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非常重要。
首先,必须要注意言论,端正言行,你在享受别人给你追捧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说话的影响,不能很享受网上随意伤害他人的权利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咄咄逼人 ,但胡适说过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 不是要求别人的 ,人人都拿道德要求别人,这个社会就变成充满伪君子的社会了。学术红人在学生心中永远都是神一般存在的旧观念早该改改了,学术红人是老师更是网络的焦点,一句话就会引起跟风社会反应,被媒体捕捉,如果是无意的话,被有心者加以发酵,事实只会更加的严重,好人也能变成坏人。
“网络红人”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烈的榜样效应,其一言一行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力。而由于大学生道德观念具有可塑性和长期养成性等特点,在网络前沿文化强烈碰撞的今天,大学生极易陷入价值评判迷失和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而某些“网络红人“道德素质过低,给社会大众特别是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如汶川地震中弃学生于不顾,慌张自逃的教师“范跑跑”,还有淡定戏看学生斗殴致死的教师杨不管,他们传递的这种罪恶的、负面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公民道德的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其次,学术红人应该红在学术上,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而不是红与网络。刘晓艳只是一个例子,其实很多学术红人都只红于网络,在网上直播带货,卖书籍,卖资料,适当的推销商品是可以的,但是直播课中痴于带货是完全想着赚钱,这有伤风雅了。学术届一般都是清流,文人都应清雅,更应在学术上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和成就,发表刊物,给学生们作榜样这些都是应该做到的。
并且是最基本的,刘晓艳属于知识学术型网红,而由于知识网红通常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深奥的问题阐述的通俗易懂,让看似高高在上的知识贴近实际,又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让用户愿意去学跨领域的知识,完善不同领域的知识架构,以此对某些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了解的更透彻,帮助我们离真知更近。此外,粉丝在社群中的讨论与分享则扩大了这份注意力争夺战中胜利的果实与身份的认同,心理上的归属感便产生了乐学的兴趣,促进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索。
这也是她微博被封后很多人还沉浸在她幽默风趣课上的原因,知识网红的最终目的确实是盈利,但是这并不会与用户离真知更近的目的违背,知识网红取得盈利的手段是制作更精良的产品以吸引用户进行知识付费,为了这一最终目的,知识网红们反而会迎合用户需求、提高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但在这个程度上他们原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变质了,只为赚钱只为红。
再者,少些直播带课。虽然说现在直播是新兴热门产业,无数人都开始做起了直播,聊天带货,但学术红人是搞学术的,而不是主播,直播课需要有,但是绝不是那种在直播里挂个链接,下方小黄车让大家去抢的那种,这样也未免太商业化了,给大家营造出学术能赚钱非常能赚钱的理念,所有的课都是需要你去抢的。拿着保命班,免挂班的噱头让学生消费,这样的课程方式早该叫停了,学生不是消费者,而是知识的汲取者,虽说教培机构确实不是学校,但是像刘晓艳这样的考研名师确实不应该在课上如此经常经常直播,直播就会有人刷礼物,这也是另一种收入,不止她一个人,一些学术红人一场直播聊天下来,比他上一节线下课得到薪酬还要多,这乱象丛生早已让学术变质,所以少些直播带课势在必行。
最后,官方也要对学术红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禁止擦边球。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知识的储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知识传播手段,仅仅局限于学校师生间的口头传授,并不能满足当代人多样化、多层次的知识需求。学术红人偏盈利,在传播文化知识植入广告,她们会形成权威效应,直接给你实验结果提供消化的捷径,类似的就是所谓的保命班,抓住大家的侥幸心理,从而让大家认为老师人人都是一种权威。
并且他们的涉猎面广,但对知识的见解不深,一般都是填鸭式教学。所以自媒体平台一定要加大对学术红人的约束力度,微博、B站、小红书、抖音等一些自媒体平台官方一定要严抓,学术红人也是普通人,他们首先应三观正,才能去传播知识。刘晓艳被封号给学术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封号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卖人设营销大于知识的后续质量问题 ,需要网络和群众的监管,多用证据说话,把学术红人不当价值观行为反映到官方,这样网络上的学术红人自然也不敢依赖学生的捧红而肆意误导价值观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