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战马》,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中文版《战马》终于在上周末如期来到了上海,未来两个月将在文化广场上演整整64场演出。如果算上英国国家剧院NT LIVE的高清视频,这大概是我第4遍看《战马》,但对于全世界从事戏剧业的人士而言,这个数字远不算多。平心而论,第一次在伦敦西区看这部剧的时候,已经被英国各种好剧轰炸了一番之后,《战马》并没有让我特别惊艳的感受。坐在因为观众爆满而空气不畅的剧场,竟有困意袭来。但演出结束的时候,剧场里如雷的掌声、多媒体、全体合唱以及所有演员充满仪式感的庄重谢幕一起袭来,《战马》依然让我感受到巨大的震撼,缘于这部作品戏剧综合性上的完美,在艺术性和大众性之间如此妥帖的平衡,以及全世界观众不分国界对它的热衷。
6年之后,很难想象自己会坐在上海文化广场阔气豪华的剧场里,看中文版《战马》上海站的首演,距离此前在国家话剧院看到的北京站演出,仅仅只有两个月。但这一次,却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要激动,好几个段落,我甚至都有一种心跳的感觉。边上坐着的是我在歌剧院工作的大学同学,她和我一样,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拍起大腿,对着台上的灯光变化和时空转换大赞牛,有一度,我们两个甚至激动到面红耳赤。我想她可能和我一样,在过去很长时间尤其最近一两个月里,被很多国内的原创大制作伤害过心灵。
然而,中场休息的时候,在剧场里溜达了一圈,不少朋友却并没有表现出像我俩一样的兴奋,相反却有很多的抱怨,关于台上演员表演的不成熟,以及那种拿腔拿调的翻译腔台词。更有人问我,啊,原来这不是一台音乐剧啊?!
不过,舞台上那些栩栩如生的马偶和那只抢戏的鹅,却获得了出奇一致的赞叹。散场的时候,不时会听到感慨,“这种戏我们中国人是做不出来的”。而在朋友圈的各种刷屏运动中,“《战马》里最好的角色,就是那匹马”,得到了最多的共鸣。
散场后,开始回想并努力思索各种截然不同观感的原因。最后有些恍然,观众都是来体验的,体验总有各种维度和感受。至于第一次看《战马》的同学和连看了4遍的我,大概都是从《战马》里看到了差距。面红耳赤,或许是因为激动,又或许是因为哀伤,激动这差距正在弥合缩短,哀伤这距离依然遥不可及。
还是有必要从头说一说“差距”的事儿。
《战马》排练现场大半年前,在国家话剧院的排练厅,听制作人李东谈了一次他为什么要做《战马》。 那一天,李东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主要在讲中文版《战马》诞生前后,他和英国国家话剧院接触的种种。他讲了中国和英国戏剧的很多不同,体制上的、环境上的,从业者态度上的等等。在场有不少记者,因为李东讲得风趣幽默,大家不时都哈哈大笑。我也一直在笑,但却始终觉得他讲的都是他受到的“刺激”。那种他做了那么多年戏剧以后,在英国受到的那种重重的刺激。
《战马》排练现场没有办法总结他最大的刺激是什么,因为应该是一种系统性的差距,所以是全方位的刺激。就记得他说,他跟着《战马》的剧组到英国的小城市巡演,看见有一个工作人员每次都趴在舞台上画图,图画得极其仔细,包括舞台上每一个道具的摆放、每一个演员的走位,甚至于每一个灯光的点位。最后他才知道,英国的剧组都有这样的工种,这样的图,每到一个新剧场都要重新画一遍,每个演员包括幕后人员都人手一份。李东最后感叹了一句,这要放中国,会画画的人,谁愿意跟着你干这个呀!
这样的小细节比比皆是。但在英国晃了几圈,李东明白了为什么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出现《战马》。英国国家剧院作为接受英国政府资助的事业单位,职责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尽管剧院每年的收入是11个亿,但所有收入都必须用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再创造。比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NTLIVE英国戏剧高清视频播放项目,资金就来自于《战马》的创收。
《战马》的创意就起源于英国国家剧院的艺术实验室,这个所谓的实验室其实是一栋楼,这栋楼每年要接触2000个项目,提供他们艺术研发的机会和资助,是一种艺术试错的机制。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战马》里关于马偶的创意,是在每年其他1999个项目失败的基础上,最终成功并走向世界的。
那天还有很多题外话的“刺激”。比如说到《战马》最早的初衷,是英国国家剧院希望做一台适合大人孩子一起看的作品。在英国人看来,儿童剧从来不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相反,恰恰因为儿童才是观众的基础,所有和儿童有关的戏剧制作都是要用最好的导演最好的力量去做,所以包括《战马》之后的《深夜小狗的离奇事件》,都是英国国家剧院花巨资投入的项目。
那一天,恰好舞台上那匹黑色战马的偶刚刚从英国运到。在那个用国话员工打羽毛球的运动馆改成的硕大排练场里,将近20个操控战马的人偶演员都很兴奋,此前,他们已经训练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是从全国1500个各种艺术专业背景里几经筛选挑出来的年轻人,每天面对着日以继夜的高强度训练。
《战马》排练现场李东指着他们说,“你看,他们在这里一年多了,场地、人员,所有加在一起,就这个培训成本,我们已经花了400多万了。你还啥都没干呢,已经花了400多万。可它只能这样。它需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积累,你才有可能接近这件事。”
“在英国,《战马》这样集中了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家的制作,人家可以花6年时间干那么一件事,然后走向全世界。而咱们这儿就基本上30天干一件事,那是完完全全是不一样的。”李东说这话的时候,受刺激的感觉还是挺明显的。
也可能因为受了刺激的缘故,从选定演员到最后首演,《战马》中马偶的演员最后一共集中训练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花费了应该不止400万。在基本已经忘记“演员训练”这回事的中国戏剧界,《战马》干了件挺稀罕甚至有点“荒唐”的事儿。而最后的舞台呈现,马偶的表现,回答了这件稀罕事的意义。
中文版《战马》剧照马偶之外,《战马》最大的难题其实是技术上的。这部作品在英国几乎囊括了包括舞台设计、灯光、音响、服装等在内的所有技术类大奖,证明它在舞台技术上的呈现,是世界最一流水平的。但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而言,马偶是可见的,技术却是不可见的。就像没有多少观众能够想到,台上那个小小撕纸一样的投影屏幕,需要12车12.5米的集装箱才能运到。其技术复杂程度,在国内难以想象。
因为卡梅伦访华等各种背景,中文版《战马》其实是一次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的合作。在合作之前,英国国家剧院的总监就对李东表示,《战马》背后的舞台技术体系,在英国整整花了20多年的时间建立,但他们愿意通过这次合作,全盘传授给中国同行。
但即便如此,传授过程也充满艰难。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在英国国家剧院,大概有600-700名在职人员,这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基本持平。但人员构成比例却十分不同,英国剧院的在职人员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所有的导演和演员都是从社会上按照项目聘任的。而中国正好相反,任何一个剧院的在职员工里,技术人员都屈指可数,在编的大都是导演和演员。
在中国戏剧乃至整个舞台艺术领域,技术的不受重视和薄弱由此可见。呈现在舞台上,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经常比较“糙”。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因此反复地说,做中文版《战马》,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舞台技术的缺失,引进《战马》,不只是仅仅为了引进这个作品,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和英方的合作,把英国人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技术体系,全面地学习引进。
技术引进可以有很多方式,让对方指导,或者直接制作,但李东最后选了一种“最笨的办法”:“就是让我们国家话剧院的技术团队,一对一的和英方的技术岗位对接。《战马》剧组一共有15个技术部门,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最后都去了英国,跟组学习。”这背后的私心就是,等全部学好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团队。
“最笨的方法”,接踵而至就是麻烦不断的痛苦。本来,中国舞台技术体系就落后英国应该不止20年。从观念到人才,都是跟不上的。而英国人对舞台技术细节的挑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更是在一开始“逼疯”了中方团队所有的人。
比如,所有的舞台布景以及灯光音响设备都必须严格按照英国国家剧院的标准,在全球寻找匹配的设备。剧组为此购置了300多款新的灯具,但依然有已经停产的个例,可英国人不达标准决不通过,剧组为此千里迢迢去英国找到了这几款绝版灯具。
又比如,英国演出时,剧中所有的枪支都不是道具,而是真实参加过二战的文物,军装则全部按照一战时军队的军装要求定制。但在中国,要寻找足够乱真的仿真枪以及还原一战英国军装质地的面料,工作人员的抓狂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英国人的高标准在不断折磨中方技术的同时,也震撼着每一个参与制作的技术人员。据说,英国的音响师会根据每个演员的声音条件不同而设计声音效果,所有的程序非常严密,不容半点变动和更改。他们的技术体系里甚至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的使用和佩戴,所有的遮挡,工具的使用等。在后台,有一本72页的《健康安全评估手册》,其中连化妆品对演员的皮肤伤害都被定了等级。
《战马》的技术对接同样经历了一年多痛苦的过程,背后是15个技术部门极其繁琐的工作,以及无数个日以继夜的跨国电话会议。而舞台上,观众能能感受到也许只有一件事情,质感。
回到《战马》的作品本身。作为一部享誉全球的戏剧作品,从艺术上对它做评价,貌似有些多余。但就个人感受而言,《战马》能够在艺术佳作前赴后继涌现的伦敦脱颖而出,并成为一部国宝级的作品,并非因为它在艺术性上占据了制高点,而是因为它在艺术、技术、观赏性上的完美融合,在艺术魅力和大众趣味之间的完美平衡。如果要通俗点解释,在伦敦,比《战马》更有艺术性的作品也许还有不少,但能像《战马》一样从国家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杀进偏重商业的西区,并且在音乐剧的重重包围下驻演多年场场爆满的,屈指可数。
中文版《战马》剧照至于中文版《战马》,从文本、马偶、舞台、技术等各个层面而言,基本实现了“拷贝不走样”。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今天在上海舞台上看到的制作,和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几乎一模一样。仅舞台呈现来看,这部战争题材舞台剧,在一个仅有多媒体支撑的空空的舞台上,就能展现战争历史的纵横时空,以及电影都不及的磅礴气势和现场震撼,完全有赖于从导演到技术毫厘必争的全面复制。而马偶在舞台上之逼真,更是让人动容,两年艰辛训练之成果,尽在其间。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角色演员的表演,是这出戏唯一没有能复制成功的部分。这也让这部戏剧作品在舞台视听奇观之外,于人性细微处大打折扣。技术可以对接,表演却需要积累。我们既缺乏像国外那样足够完善的职业演员体系,也没有足够良性的演员培养和训练环境。年轻的马偶演员们尚还有理想之精神,愿意为一个戏训练两年,可让那些演技足够好的成熟演员或者明星来演戏剧?一两场可以,演一两个月?应该免谈吧。还得拍电视电影养家呢。
这确是中文版《战马》的遗憾,但却也对照出这部拷贝之作的可贵。如果了解中文版《战马》引进的意义,重新去看这部作品,或许会有一点新的角度、新的感受。
所以,除非你已经买好了要去伦敦的机票,不然,中文版《战马》还是值得一看,因为在这部剧里,有很多中国戏剧舞台没有的东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