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贵州黔南打出一手《好花红》牌:镇、村、农产品均以歌命名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2015-11-18 11:2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枫香染。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图

“农业是旅游,农村是景点,农民是老板。这是我们民族地区努力发展的目标。”

11月17日,贵州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副镇长罗家胜向前来采访的“民族团结的实践·网络媒体行”记者谈道。

在布依族民众中世代流传的《好花红》歌曲,是布依艺术走向全国的代表。如今,惠水县的布依族聚居村寨好花红村正借助“好花红”这一品牌,推广布依文化,突出“三业”(林果业、养殖业、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好花红,近几年,黔南州着力打造都匀毛尖、贵定云雾、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等一系列当地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经济效应,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收入。

11年前即办理文化知识产权注册登记

好花红镇好花红村的建设最能体现当地政府的品牌意识。

罗家胜告诉记者,以歌命名的好花红村,正是《好花红》歌的发源地,原村庄名为辉岩村。

在辉岩村更名前,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惠水县毛家苑乡”更名为“惠水县好花红乡”。2003年2月,好花红乡正式挂牌。

2004年10月,贵州省版权局接受办理了布依民歌《好花红》文化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手续,确定惠水县人民政府为《好花红》的权力代理人,并颁发了证书。

2007年3月,《好花红》被贵州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2008年,《好花红》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惠水县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三都镇、好花红乡、甲戎乡撤并为好花红镇。

惠水县在连续举办“好花红”艺术节、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开始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包装,由好花红镇走出去的农产品,一律命名为“好花红”牌。

跟《好花红》一样历史悠久的,还有村里45栋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建筑。这里的老建筑继承了百越先民的“干栏”式建筑,一般是二楼一底,集生产、生活和祭祀等仪式功能为一体。

好花红村内的古民居。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图

好花红村古民居中有着“中华布依第一堂屋”的布依传统古民居建筑是好花红村古建筑的经典与代表,至今已有200年历史。“中华布依第一堂屋”由三座两层木楼组成,木楼加上一堵百年青砖围墙,共同组成一座U形院落。院落内,17级青石阶与青石地板别具一格。

为了做强“好花红”的旅游品牌,惠水县注资成立了贵州惠水好花红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对乡镇旅游进行规范管理和服务。

罗家胜介绍,好花红村的村民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每年除了得到1200元的固定收益外,还可以通过开办农家乐、为公司提供临时劳动力等方式获得其他收入。

拥有3245人总人口、布依族人口占95%的好花红村,去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8000元。

为茶产业发展立法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我知道贵州的都匀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希望你们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

“都匀毛尖”,也是贵州省、黔南州政府着力打造的品牌。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到57%。

黔南州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良海告诉记者,黔南有43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7个,茶叶生产地主要分布在布依族、苗族生活区域。目前,黔南州有120万亩茶园,可以产茶的有51万亩,每年每亩茶园收益都在5000元以上,一般可以达到10000元。

除了打广告、办会议、搞推介会等方式,黔南州主张“茶旅结合”,在都匀经济开发区建造了中国茶文化博览园。

茶博园占地13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有主体建筑10栋,文化墙5面,建筑设计理念、结构造型源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中国馆,以都匀毛尖在这次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为引子,浓缩中国茶的发展历史、人文典故。

陈良海说,贵广高铁有一辆列车已被命名为“毛尖号”,乘坐这趟列车的乘客除了能享用毛尖茶,还能在列车上欣赏都匀毛尖的宣传片。

此外,陈良海还介绍,由黔南州政府投资的电视剧《鱼钩巷》(都匀毛尖又称“鱼钩茶”)已经开拍,预计明年杀青;目前,黔南还在面向全国征集歌曲,从文化层面进一步推介都匀毛尖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黔南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是年5月,《条例》经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正式实施。

这是贵州省首部、全国第二部专门为茶产业发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黔南茶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条例》对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都匀毛尖品牌保护和建设、地方品种保护与繁育、茶园基地建设、茶文化建设、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等作出了明文规定。

按照该《条例》规定,州、各县级政府部门将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陈良海说,目前“黔南州政府每年划拨5000万元作为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