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于向东:越南古代海洋意识比中国淡漠

澎湃新闻记者 钱冠宇 实习生 王子恺
2015-11-19 11:3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15年11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正值中越建交65周年,也是习主席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首次访问越南。访问期间,中越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写道:“双方同意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推动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及时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维护中越关系大局以及南海和平稳定。”

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所长于向东师从著名越南史专家戴可来(1935.6—2015.2)先生,长期从事越南史、海洋史、中越关系和南海问题的研究。在于教授看来,中越两国关系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相比于日本和朝鲜,越南同样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如今所谓的南海问题在古代并不存在,它是现代国家海洋意识产生之后才出现的问题,中越两国人民在古代南海也曾有过很多友好交往活动。围绕古代中越关系和南海交往的相关话题,于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

于向东教授

澎湃新闻:中越两国古代有过哪些接触和往来?

于向东:中国和越南历史联系非常悠久,内涵也很丰富,包括古代民族渊源的联系,也有古代的交趾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越南建立封建王朝制度以后,中越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双方在古代的接触有民间渠道,也有官方渠道,两国可以说是山水相连,相依为伴,文化相通,历史文字相同,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世代和睦相处。在古代长达近千年的时间内,中越关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宗藩关系。简单地说,宗藩关系就是以封建礼仪、华夷秩序和思想为基础形成的东亚国际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一些平等和不平等的因素。

从中越宗藩关系的主要内容看,则包括请封与册封、朝贡与回赐、报聘与宣谕、告哀与致祭、奉正朔与颁历日等形式,它们同时存在,构成了中越古代长期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和越南封建时代的多个朝代,总体上都保持了这种密切交往的宗藩关系,双方的使节往来络绎不绝,通过这种形式推动了中越两国的交往和文化交流。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首先是在宋朝初年,丁部领建立丁朝之后不久,就派他的儿子丁琏到宋朝请封,宋朝接受了丁部领的朝贡,把丁朝视为“列藩”,开启了中越宗藩关系的历史序幕。历经宋元明清,这种宗藩关系依然存在和保持。

越南华闾的丁先皇(丁部领)像

17、18世纪时,越南南方还曾经存在过一个割据政权,就是广南阮氏政权,这种政权还曾经想和清朝建立宗藩关系,派人到广州去活动,甚至对地方官行贿,但是清廷知道之后,被清廷否定。在宗藩关系之下,中越两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都非常密切,每一次越南来中国朝贡,贡使的队伍可以说是一个国际贸易的商队,他们会携带大量的货物,进行一些经济交流和交往活动,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官方就是朝贡与回赐贸易,所以也有人把这种宗藩关系称作“朝贡回赐贸易的关系”。

从文化上说,这种交往形式,也是非常密切的,清朝时期越南学者阮攸把中国明清白话小说《金云翘传》带回越南,用越南的字喃进行了再创作,把白话小说变成长达三千多行的越南六八体长篇诗歌,为越南民间所喜爱,广泛传颂。而且在这首诗歌的改编创作过程中,还被注入了越南民族思维的一些情感和内容,所以改编后的《金云翘传》几乎可以说在越南家喻户晓,是一部白叟黄童都非常喜爱的古典文学名著。

《金云翘传》的封面

澎湃新闻:相比于日本、朝鲜等,越南在古代“汉文化圈”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于向东:在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汉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圈,汉文化圈的核心内容是汉字的使用及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日本、朝鲜比较来说,越南同样是汉文化圈中的一个国家,同样值得重视,过去很多人只注意到古代的日本、朝鲜,常常会忽略掉越南,其实这是不应该的,越南接受古代的汉文化,越南的儒学也曾经有发达的时期,有丰富的内容,研究东方的儒学和文化,实在不应该忽视越南。

相比于日本、朝鲜来说,汉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时间也是比较久远的。汉文化在越南,无论是对社会的上层还是民间的下层,都有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的传播、发展有一个过程。

比较朝鲜和越南,以儒学为例,儒学在越南的传播虽然也很广泛,但是它的再创作不如朝鲜那么深入,像朝鲜学者李退溪,创立了自己的学派。从汉字的使用来看,越南可能比日本、朝鲜的时间都要长,尽管越南曾经出现了自己民族历史上的文字“字喃”,或者说“喃字”,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字喃和汉字是同时存在和并用。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越南可能是使用汉字时期最长的。

直到今天,虽然越南已经采用了拉丁化的拼音字母,越南的现代语言中仍然有很多词汇来自汉语,这些词汇被学术界称为“汉越词”、“汉越语”,特别是书面语言,它可能会占到70%左右,甚至更多一点。从这一个具体的事例可以看到,汉字、汉文化影响越南的深刻程度。

《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是越南阮朝嗣德帝所编的一部汉越字典,意在以此作为教学基准,并促进汉学在越南民间的流传。

澎湃新闻:如今中越南海问题引人关注,那么从历史上看,中越在南海交往的情形如何?

于向东:南海问题在当前,特别是在亚太国际关系和格局变动的背景下,引起了很多的关注,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美国推行“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使南海局势、南海问题逐渐升温。

从历史上看,中越之间不存在南海问题,因为在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海洋意识相对淡薄,对海洋的关注远没有对陆地那么强烈。中越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对一些陆地边界、边界地区进行过交涉,但是很少有对海岛、海洋的交涉。

中国在古代最早发现了南海,特别是南方一带的渔民最早在这里经营,并给南海的岛屿命名,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和越南两国人民在古代时期的南海也有一些友好交往的活动,在海上生产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和支持,包括一些官方的行为,比如海难救助,在清代表现得就特别突出。

我们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清代台湾澎湖有一个学者叫蔡廷兰,他到厦门参加考试,在返回台湾的途中遭遇风难,飘至越南南部的广义府,被越南军民救助,经过越南阮朝皇帝明命帝的安排,使他沿着越南从南到北的陆路行走回到中国,一路上越南方面给予了很多优待,在这个过程中他和越南的很多学者、官员进行了交流。他回国以后把这些经历记载下来,写成了一部著作《海南杂著》。

越南明命帝画像

关于蔡廷兰的事情,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我的几篇文章。关于蔡廷兰和他的《海南杂著》,直到现在也是中越之间合作研究、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话题,台湾的蔡氏家族曾经组织一些学者到越南去,沿着蔡廷兰当年走过的路又重走了一遍,然后又出版了相关研讨会的记录、论文集。这也是中越交往之间的一段佳话。

左:位于中国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的蔡廷兰进士第(整修前);右:蔡廷兰《海南杂著》

澎湃新闻:您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那么中越两国的古代海洋意识与现代有何不同?

于向东:关于海洋意识,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当前国际格局、亚太形势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南海问题、海洋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古代的海洋意识当然和现代有很大差别,这是历史环境、条件、发展阶段限定的。从中国古代来看,对海洋的认识比较早,海洋活动比较发达,我们古代很早就发现了南海并开始经营,我们的渔民很早就对南海的岛礁进行命名。

从越南来说,它也有古代的海洋意识,但比较中国来说,就比较淡漠一些,海洋活动也没有中国那么丰富。越南统治者和他的民众所关心的可能就是他近海周围不超过二十或三十公里的狭小范围的周边海洋地带。它的海洋活动、海洋意识的内容远没有中国丰富。

总体来看,古代海洋意识和现代海洋意识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古代把海洋看做财富的来源,渔业、航海贸易、海外交通,从这些角度看待海洋。现代海洋意识则包括了很多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的方面,比如对海洋的管理、海洋的主权意识和管控意识,古代和现代是有很大差别的。

澎湃新闻:古代中越交往对当代中越关系发展有何影响?

于向东:前面我们谈到古代中越交往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典型事例,应该说古代中越交往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到的方面是非常多样的。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中越交往的历史主流是什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越之间在长达上千年的交往过程中间,曾经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封建王朝之间也发生过一些战事,但是中越历史交往的主流、发展趋势是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一些越南学者过于夸大中越历史上的分歧和战争,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中越之间的历史发展趋势,不管经历怎样的曲折和困难,最终是要走向和平、友好、睦邻相处。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就非常重要,历史对当代的中越关系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的发展,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这种正常化,顺应了中越关系历史发展趋势、历史主流,具有非可逆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