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黎动荡:50年前曾有一场无人负责的流血冲突

蔡栋
2015-11-16 09:2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甚众。事件一出,天下震动,巴黎城内,人心惶惶。这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五十多年前,因阿尔及利亚战争所引发的动荡。

受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影响,巴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出现动荡,但最严重的情况出现在1961年和1962年。市民当街被杀、不同的政治派系光天化日之下机枪对射、咖啡馆等公共场所爆炸频发、警察和抗议人群之间冲突流血、国家总统频频遇刺……在这次动荡中,究竟谁应该为事件负责,难以回答。阿尔及利亚裔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作为法国极右势力的极端殖民主义者、手段过激的巴黎警察都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施害者的角色。

戴高乐将军,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这一场巴黎动乱的平息,与其不无关系。

去,还是留:引发巴黎动荡的根源

这一切要从阿尔及利亚战争说起。

阿尔及利亚自19世纪即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但在二战之后,随着世界反帝国主义浪潮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阿尔及利亚开始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谋求独立。1954年,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而法国当局则开始增兵镇压。战事一直胶着,到1957年10月,法国派至阿尔及利亚的军队已达42.5万人,军费日花费达20亿法郎。战争给法国带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消耗。法国的主战派与主和派都对政府不满,军队久战无功,主战派则指责政府对外政策软弱,主和派则对战争形势下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和民生状况不满。这也促成了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倒台、戴高乐的重新出山,以及随之而来的第五共和国的建立。戴高乐上台之后,审时度势,认为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应秉持民族自决原则,由阿尔及利亚自行决定是否留在法国。作为法国极右势力的极端殖民主义者自然对戴高乐的政策感到不满。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巴黎城内鱼龙混杂,各种政治派系上演了一幕幕惊魂剧。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1958年,法国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因不满第四共和国的软弱而在这里发动兵变。

针锋相对的三方:是谁酿成了悲剧?

制造袭击事件的一方面是阿尔及利亚裔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巴黎有很多北非移民,据学者安德鲁•哈塞引用的数据表明,在1947年到1953年间,就有74万阿尔及利亚民众移居巴黎。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之后,阿尔及利亚本土成立了不同的民族主义组织,这些组织在巴黎的北非移民中往往设有分支。但不同派系间互有仇隙,观点存在极大的分歧。例如“民族解放阵线”(FLN)这一组织就主张对法国强硬到底,对“亲法”的派系暴力相向。不同派系间的仇恨从本土延伸到巴黎,街道、咖啡馆都是他们内讧、厮杀的场所。因这些组织常在巴黎的拉古特•道尔地区活动,这使得这一地区的部分街道连警察也不敢踏入。他们的厮杀多在公共场所,爆炸、枪击,这些都可能会祸及平民。而一些极端分子,也不仅仅满足于内讧,他们有时会报复性地击杀巴黎警察。在他们的袭击下,1961年夏秋之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巴黎及周边地区就有二十多名警察或死或伤。他们更为极端的行为是在巴黎城区任意的轰炸和射击,用哈塞的话讲是“企图将法国人吓出这座城市”。

制造袭击事件的另一伙人则是法国的极右势力、极端殖民主义者。1961年春,他们成立了“秘密军组织”(OAS),这一组织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阻挠法国结束对阿尔及利亚的镇压,以暗杀、恐吓、爆炸袭击等极端手段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据统计,1961年3月至9月间,他们在法国本土及阿尔及利亚实施了一千五百多次爆炸,杀害了多名官员、警察、平民。谁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该组织就要干掉谁。当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自决时,便成了他们要刺杀的对象。他们策划了对戴高乐的多次刺杀,最惊险的一次是1962年8月22日,戴高乐的汽车在经过巴黎西南的帕迪—克拉马尔时遇到枪手有预谋的射击,险些丧命。其汽车身中十数弹,被射成筛子。他们甚至要炸掉埃菲尔铁塔,当然并没有成功。

波拿巴大街一带有哲学家萨特曾住过的公寓,这里曾遭受过爆炸袭击,“秘密军组织“宣称为此事负责。法国左翼知识分子普遍同情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自然成为极右势力“秘密军组织”攻击的对象。

当时的巴黎警方在处理动荡问题时采取了激进的手段,最终也成了局势动荡的助推器。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组织的内讧给巴黎治安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警察会对阿尔及利亚裔人“重点关照”,而阿尔及利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则会报复性袭击警察,双方积怨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警方出台了针对性的巴黎宵禁。之所以说是针对性的宵禁,在于此宵禁令并非针对所有巴黎居民,而仅针对阿尔及利亚人和穆斯林,规定他们晚上八点半之后即不得外出。这一禁令带有严重的宗教、种族歧视,而且打击面过大,于是引发了在法阿尔及利亚人的强烈反弹。1961年10月17日,数万阿尔及利亚裔族群走上街头和平游行,要求独立。警方出动近万警力在各交通要道设防,双方最终发生冲突,警方袭击了人群,并有人死亡。据传,被打死的阿尔及利亚人的尸体直接被扔进了塞纳河。在这一事件中,因缺少官方资料,事件的具体情形一直模糊不清,究竟有多少无辜的阿尔及利亚人遇难也一直存在争议。但在五十余年后的2012年,法国总统奥朗德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名义承认,1961年10月17日法国警方对阿尔及利亚游行的民众确实进行了“血腥镇压”。

动荡如何平息?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五十多年前的巴黎动荡中,阿尔及利亚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法国极端殖民主义者、手段过激的警察——彼此针锋相对的三方都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当然法国最终平安度过这次动荡,与戴高乐的某些政策不无关系。

一方面,他顺应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潮流,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从根本上满足了阿尔及利亚人的民族主义诉求;另一方面,他以第五共和国取代第四共和国,通过“半总统制”建立“强国家”,使国家制度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更具有弹性和更强的应对能力,他用霹雳手段肃清境内恐怖势力,对叛乱分子绝不姑息,强硬应对,最终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法国小城埃维昂。1962年,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代表在埃维昂城签订了协议。协议承认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当下发生的巴黎的恐怖袭击或许会带来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在意识形态上的某种回潮,但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巴黎动荡的例子恰恰证明了极右势力(当时的法国“秘密军组织”)和种族歧视行为(当时警方颁布带有针对性的巴黎宵禁)也有可能成为产生骚乱的因素。因此,在坚决打击恐怖分子的同时,却不应把对恐怖分子的仇恨泛化为对某些特定族裔的仇恨;在警惕恐怖分子的同时,也应警惕极端种族主义的声音在巴黎上空重新回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