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习近平致唁电哀悼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央视网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1日就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不幸逝世向德国总统高克和总理默克尔分别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施密特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施密特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施密特先生为德国国家建设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作出了不懈努力,赢得了世人尊重。40年前,施密特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启了中德友好合作的大门,为中德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中国人民珍视中德友谊,愿同德国和德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创中德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向德方表示深切哀悼,向施密特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李克强在唁电中表示,施密特先生是德国的卓越政治家和领导人,也是中德关系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为促进中德两国友好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此我们不会忘记。
李克强指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友好合作事业必将取得更大发展。
另据新华网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11日表示,中方对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德国人民及施密特先生的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洪磊表示,施密特先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为德国的国家建设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逝世是德国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我们愿同德方一道努力,继续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洪磊说。
施密特11月10日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去世,享年96岁。施密特于1974年至1982年担任联邦德国总理,曾多次访华,新华社当天发布的电稿称其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5年,他首访中国,成为两国建交后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
施密特:帮助西方了解中国的“老朋友”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1月10日逝世,享年96岁。
施密特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曾十几次访问中国。无论在任时还是退休后,他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德相互了解和合作,帮助西方客观、全面认识中国,不愧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
“我对中国的关注是一贯的。我是中国的朋友,”施密特2004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早在60年代我就意识到,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强国。”
1969年10月,施密特出任联邦德国、即西德国防部长,把发展对华关系纳入政治考量。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在西德政坛引发震动。后来被称为“欧洲基辛格”的施密特力促时任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与中国建交。1972年10月,中国与西德建交。
1975年10月,接替勃兰特出任总理一年多的施密特首次访华,成为两国建交后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主席见过面的德国总理。在《理解中国》一书中,施密特回忆道,毛泽东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魅力四射,才华横溢,但是坚定而执拗”。
这次访华时,到机场迎接施密特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华期间,两人几次会谈;与毛主席会面时,邓小平也在场。施密特后来回忆说:“我预感到邓小平将给中国带来变化,因而对中国的兴趣更大了。”
曾经专访过施密特的新华社前驻柏林记者郑汉根认为,作为二战后最受欢迎的德国总理之一,施密特对中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对之后历届德国政府对华务实的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西方不应再对中国存有优越感”
施密特是个“中国通”,也是“中国迷”,即使进入耄耋之年,行动不便,依然穿梭往来于中德之间。
2004年末,经过大半年等待,郑汉根终于在施密特位于德国联邦议院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郑汉根说,老人当时已经拄着拐杖,耳朵有些不灵,每次回答提问都会思考片刻,但说话条理清晰,思维依然活跃。
采访结束道别时,施密特一声“郑先生”令郑汉根印象深刻。那个“郑”字发音非常准确,显示施密特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确实有一番研究。
1982年卸任总理后,通过对中国的实地参观和阅读文章等方式,施密特不断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并对中国悠久文明由衷地赞赏。他说:“古代希腊、波斯、埃及以及印加的文明早已消亡,而中国文化延续了数千年,到今天仍保持着生命力。”
施密特认为,西方国家不应该再对中国存有优越感。中国文化起源比欧洲文化早得多。他曾形象地说:“欧洲文化是一棵树,中国文化是另一棵树。”对一个文化的衡量要结合其自身情况,“评价中国要用中国自己的标准,衡量美国要用美国的标准”。
郑汉根说,施密特告诉他,西方年轻政治家应该多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这样可以避免对中国的偏见。
对西方有不少人认为中国需要走西式民主道路,施密特颇不以为然:“欧洲民主文化是三四百年前才发展起来的,不应该把它完全渗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
“中国崛起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施密特常对德国年轻政界人士说,有机会多去世界各国看看,了解世界,“没有亲眼看见,就不能真正知道情况”。
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史志钦教授说,在西方政界,施密特是一位善于思考、倾听和了解世界的政治家,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尤其是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主要国家。他持续关注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并发表众多介绍中国、分析中国现状和未来的著述,有助于消除西方对中国的一些偏见和误解。
在2004年出版的《未来的大国: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一书中,施密特用专门的篇章论述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对于一些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施密特直言:“我感觉不到这种威胁。”
2006年9月,在《与中国为邻——施密特访谈录》德国发行仪式上,施密特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中国面临不少挑战,但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中国是一个“好邻居”,德国人应该研究、关心中国的发展,不应该担心害怕中国崛起。
2008年6月,施密特在柏林一场演讲中告诫西方,在与崛起中的中国打交道时,“不要倨傲自负地在道德和政治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他强调,中国在技术、科学和经济上的全面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中国的崛起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西方应该接受这一不可更改的事实”。
2014年末,施密特在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的书评中说:“毫无疑问,中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存。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实难发现帝国主义式思维的蛛丝马迹,中国一直信仰和为贵。”
郑汉根说,他十多年前在欧洲常驻时,就对施密特非常关注,因为当时欧洲政坛和社会总体上对中国存在不少偏见,而施密特总能发出比较独特、清醒的声音,在西方政坛非常难得。
中国需要、也正在结交更多“老朋友”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期间会见了施密特和中德建交时的德国总统里夏德·魏茨泽克。习近平称赞他们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发展,是中德关系开拓者和推动者,是中国人民尊重的老朋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访德时,也会见了施密特。
施密特逝世,是继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后,又一位见过中国五代领导人的外国政要离世。史志钦认为,历史造就了像基辛格、施密特这样一批中国的“老朋友”。虽然随着岁月流逝,一些“老朋友”会离开我们,但随着中国发展,我们也在各国不断结交新的“老朋友”。中国的发展非常需要这些“老朋友”支持。
史志钦说,以欧洲为例,一些曾经活跃在政坛上的领导人,如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后者每年几次访问中国,为中法友好奔走,还有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都在为促进中欧关系不断努力。
史志钦相信,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与西方的交往越来越多,能够理性、客观认识中国的外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文/胡若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