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核老总钱智民算经济账:核产业+一带一路=3万亿产值

钱智民(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2015-11-06 18:24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写在前面】

核电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头戏。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的72个国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

乘着这股东风,中国核电企业正谋求并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电合作。其中的主要内容,不仅是拿到国产核电设备的海外订单,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自主核电技术的输出与落地。

潜在的市场有多大?在11月3日全国政协于北京召开的“优化新能源布局 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主题座谈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钱智民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如果中国能够在2030年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20%的市场份额,即约30台海外市场机组,这将直接产生近1万亿产值,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全寿期将产生约3万亿产值。

不仅如此,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核能合作,还将为国内核电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铀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当前中国核企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核燃料上的合作,都是很好的案例。

商机还体现在核燃料循环的前端和后端市场。钱智民称,核燃料循环产能合作将成为中国融入世界核产业链的关键突破口。按照中国获得30台海外机组的市场份额估算,为每台机组提供全寿期的核燃料、运维、乏燃料后处理、退役等服务将创造约700亿元产值,总值将达到2万亿。

以下是钱智民当天发言全文的精编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中国能源报官方微信(cnenergy)授权转发。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钱智民。 视觉中国 资料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连接了欧洲和东亚两大经济圈,贯穿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地区。“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核能发展的热点和关键地区,代表了世界核能的未来,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的关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核电市场空间有多大?

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

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我国国内约占30%),“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如果我国能够在2030年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20%的市场份额,即约30台海外市场机组。每出口一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约1000亿元。30台机组将直接产生近1万亿产值,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全寿期将产生约3万亿产值。核能领域将成为与“一带一路”国家十分关键的合作环节。

储量丰富的铀资源为核电建设提供保障

天然铀合作开发将为我国核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铀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哈萨克斯坦铀资源产量世界第一,资源量世界第二,2013年生产天然铀2.2万吨,探明的成本低于260美元/千克铀的资源量达85万吨。俄罗斯资源量69万吨,世界第三。

此外,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都蕴藏丰富的铀资源。这些国家与我国相邻,铀资源运输具有天然优势,政治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做好与这些国家的铀资源合作开发利用,将对我国核能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核燃料循环产能合作将是关键突破口

核燃料循环产能合作将成为我国融入世界核产业链的关键突破口。核燃料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按照我国获得30台海外机组的市场份额估算,为每台机组提供全寿期的核燃料、运维、乏燃料后处理、退役等服务将创造约700亿元产值,总值将达到2万亿。

同时,目前世界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核燃料循环的前端和后端市场出现了新的机遇。我国不仅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与美、法、俄等国的产能合作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我国核工业进一步融入世界核产业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核技术应用将是合作重要部分

核技术应用将成为未来核能全产业链合作的重要部分。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核医学、材料改性、农业与环境、测量技术、公众安全等领域。据统计,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核技术的贡献约占3%~4%。2010年,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2.4万亿,日本约为5000亿。

“一带一路”沿线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如果这一区域核技术应用发展可以达到美、日的水平,将是一个约4万亿的巨大市场。我国在Co-60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品、成像装置、探测器、加速器技术等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而“一带一路”上的多数国家在核技术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一带一路”:中核在做什么?

中核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核能全产业链市场开拓已具备一定基础。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中国企业。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过4台核电机组和8台反应堆或核动力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签订了2个出口合同,5个合作框架协议。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在核燃料和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关系。

目前,中核集团正在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中,进行全面的布局。今年5月7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清,国内首台华龙一号的示范工程开工建设。8月20日,中核集团实现了首台海外华龙一号的开工。在“一带一路”的中东腹地,中核集团与埃及、沙特、伊朗等多个国家取得了核能市场开发的重要进展。此外,在哈萨克斯坦、蒙古,天然铀资源的产能合作与资源合作正在同步推进;在俄罗斯,核电、核燃料、快堆等多个领域正在展开积极合作。同时,在“一带一路”欧洲端的终点英国,中核集团不仅参与了核电项目的开发,还与英国开展了小堆、核设施退役治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的合作。

关于做好国际合作的三点建议

当前,我国核电正处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期、技术创新的加速期,我国经济实力、外交影响力、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这正是中国核工业走向国际的大好时机,抓住“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机遇和当前国际核工业格局变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将成为世界核强国,引领核工业的发展。

为了做好核能全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加强规划引领。核能全产业链合作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加强组织和领导,通过国家政治外交、经济合作等方式推动实施,建议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下,制定核能全产业链合作的专项规划,引领发展。

二是加大支持,完善配套政策。建议加强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层面专门针对核能的统一金融支持政策,扩大优惠贷款规模,提高融资条件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完善在核燃料循环领域对外产能合作和提供服务的政策,加快推进核燃料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出台相关规划、条例。

三是加强统筹,形成中国核能走出去的合力。建议建立统筹核电、天然铀、核燃料、后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全产业链各领域的协调机制。特别是企业层面,应该主动作为,加强沟通,积极探索,以市场化的原则和方法,开展互利共赢的协作,形成我国核工业走出去的合力,提升我国的整体竞争力。(中国能源报 赵唯/整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