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董路回应解说打呼:我的错接受处罚,但不代表不爱足球不敬业
“接受公司处理,再次诚恳道歉,深刻反省,争取今后用更职业的态度和更高水准的解说,弥补这次的过失。”
11月4日晚间, 知名足球评论员、主持人董路在新浪微博上转发了乐视体育暂停自己解说工作的公告,并如是道歉。
事情缘起于4日凌晨,欧冠开赛,在皇马对阵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中,解说员董路在比赛进入最后20分钟左右时,竟睡着了,一度传出打呼噜的声音。期间,只剩搭档李欣一人解说。
事后,董路大方承认了本次“直播事故”,并在微博上自嘲道,“实话说,有点熬不住了,也许该休息了,不是不热爱,而是,老了……”此事引发不少网友吐槽。有的人认为,也没多大点事儿;有的人却认为,这是没有职业素养、不敬业的表现。
“在我二十多年的职业解说生涯中,这是第一次,这是一个播出事故,是我的过错。在思想、身体和技术上都还没做好准备。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准备不充分就可能出现错误。”
在董路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谈话间,他反复表示是自己的错,接受处罚,并不想找其他理由,但这不能表明自己不热爱足球。
“足球是我毕生爱好。”董路的声音有些嘶哑,不时会咳嗽几声。他坦言,若自己真不敬业,完全可以关掉麦克风,在旁边打个盹,“我没意识到(会睡着),身体不听使唤了。”
接受采访前,董路有些担心,害怕被人误以为是在炒作,不想再扩散,“我接受相关处罚,但我不认为这涉及道德,更不涉及违背法律或新闻纪律。给公司造成的影响,我也会在今后弥补。”
为了调整状态并证明对足球的热爱,虽已被暂停工作,但在5日凌晨,董路依然守着拜仁慕尼黑对阵阿森纳的比赛,并在微博上进行实况评论。
“今晚不能睡去,睡去代表我既不爱足球又没有能力在凌晨解说,所以我一定会看这场比赛。在家用手机解说可能更自然,甚至睡着说也没人管。”
【对话】
澎湃新闻:当时怎么就睡着了,是工作压力太大,还是赛前没休息?
董路:我不想找太多理由,其实事实就是一宿没睡。3日下午,和乐视管赛事的副总裁聊要做京津冀的业余足球赛的事情,想尽快形成方案。晚上大概8点多,去咖啡厅和搭档聊了4个多小时方案。凌晨1点多回家,因为家里人病了,也没休息。3点半左右到演播室。
通常,熬夜对我不是太大问题。早年,我都有在新浪、乐视做欧冠直播,不过之前比赛是凌晨2:45开始,可能到4点半结束,开车回家5点也就睡了。这是第一次3:45开赛,我又没睡,可能适应了之前2:45的节奏……上半场还好,下半场确实说着说着……实话说,这场比赛也比较平淡,当然这都不是理由,后来我不知道自己睡着了。
平常睡觉,我也不打呼噜,极度疲乏时才会。当时不知过了多久,我有一个印象,看到还有20分钟(结束),挺高兴地说快结束了,又说了几分钟,当我醒来一看时间,就知道自己睡着了。
澎湃新闻:事情发生后,自己是怎么处理的?
董路:当时,我也没想什么,接着把最后10分钟说完,路上一看微信开始说这个事。我原以为比赛在夜里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但毕竟这场是豪门之间的比赛,还是有不少人在看。于是,我早上就发了几条微博,第一时间承认错误。但我不想“做作地”一上来就沉痛道歉,只是这确实是我的过错,也没找理由,只是说我老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在北京电视台做四档节目,连续18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都没事,那时外号“董铁人”。2014年世界杯时,我在乐视做三档节目,也是每天睡5个小时,坚持了30天,也没事。要是就我一个人(解说)或赛事很精彩,也不会出现这种事;要是提早睡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出现这种事。阴差阳错吧。
我的错,我认呗。可能有人会说我职业精神不够或敬业精神不够,但如果职业精神、敬业精神不够,之前二十多年,我熬夜无数体现的是什么?这次是思想上有些放松,没意识到自己能睡着。
澎湃新闻:对于公司暂停解说工作的决定,接受吗?
董路:我理解公司,如果公司对这件事不表态,在目前状态下,别人会认为你是疏于管理,所以我接受。这个错是我的,我认。
我已经46岁了,从业这么多年,问心无愧。我是一个热爱足球、热爱解说的人。事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凌晨出了一个事故,我正在深刻反思,我在过去无数个夜里,让无数昏昏欲睡的球迷变得精神,但今天我却无力让自己远离瞌睡,这是一种悲哀。
哎,有时错误就是错误,就像央视念错的那些词儿,也不是主持人想念错。出了错,把实际情况说一下,承认错误,接受处罚处理,就这样。
澎湃新闻:这次“直播事故”给自己带来哪些教训和体会?
董路:行业有行业的标准,从行业标准来说,我的错误肯定是明显、不应该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认为,互联网应有一个包容宽容的精神。这件事不牵涉道德,没有损人利己,也没有伤风败俗,可以批评,没必要上纲上线。比如,可以问任何人,你上课时睡没睡过觉,或上班时睡没睡过觉。只不过,我职业、工作场合以及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把同样的过失和错误放大了。
我想说,多理解吧。第一,我会多反思;第二,对同行来说,可以引以为戒。说实话,我还不算辛苦,有的工作人员可能一周有三四个晚上要熬夜。还是,就是希望给深夜工作者一定的宽容和理解,比如主持人、解说员、记者编辑、清洁人员等。
澎湃新闻:解说员的压力不仅有工作上的,还有来自受众对解说风格的不认同、诟病?
董路:喜欢我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我的人恨之入骨,完全不接受。在国内所有解说足球的人群中,我们的解说风格是独树一帜的。我们注重专业和娱乐并行,注重比赛细节,注重用生动语言揭示足球专业属性、运动规律乃至人性。我们对球场上一些细节、人性、心理的分析在国内无人可及,我们“对口”的语言包袱呈现在国内无人可及,我们在貌似调侃扯皮中揭示运动规律和比赛走势在国内也是无人可及。
只不过,我们的表达方式让一些习惯了传统、所谓专业评论的人(不习惯)。他们所指的专业并不是比赛的专业,而是对人名、地名、数据、场面描述的技能。实际上,专业的标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还有比赛技术、战术、球员心理、比赛规律的分析。不接受我们的人认为,我们不具备第一种专业,因为他们也不具备能力发现第二种专业的表达。
一直以来,我们处在争议中,被称为“相声解说”,经历了很艰难的时期。但近两三年,越来越多人认可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足球本身虽然是竞技,但也是娱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足球比赛的评论表达应该更多元丰富,颠覆传统。这个过程中,大家衡量标准不一样。有的人就希望,你得告诉我这几号是谁,之前交锋数据如何,镜头掠过的某个人是什么来路,这人身价多少,球进了得喊……这是他想获得的诉求。这无所谓优劣,存在即合理,各有各的认可标准。
澎湃新闻:解说算是高强度工作,近年不少主持人、解说员选择了转型,你是否考虑过?
董路:我跟国内所有说足球的人不一样,做过很多行业,也正在做很多行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我在做业余足球俱乐部,担任青少年队和成人队的主教练;我做自媒体“新中超客栈”,也做自主参演的品牌等;之前做电台主持人时,节目类型也是国内不多见的。但我到现在也没远离球场,在践行对中国足球的尝试、热爱和微薄贡献。这和绝大多数夸夸其谈的人不一样,他们平常根本不会真正站在球场边实践。
所以,解说并不是我唯一谋生手段,不当成收入来源,更多是爱好。我热爱这种表达方式,国内解说不应该少了这种方式和声音。我们谈不上多专业、高大上,但在闲话家常中体现的东西更深刻。就像,你觉得春晚唱歌的人唱得好,舞台牛;在民间拉二胡的老艺人就很low,但事实上很多音乐精髓就在里面。这事怨不了大众,只能随着我们的实践和累积的影响让更多人知道,原来可以这样解说——在90分钟里分析运动规律、球员比赛心理、成长故事以及所体现的社会和人性。这是本质的东西,足球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体现了生活,不仅仅是胜与负。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真正的核心价值绝对不只是胜负,一定能揭示很多生活和人生哲理。比如一个队领先89分钟不见得是最后胜者,还得兢兢业业;落后89分钟也不见得是失败者,还有机会。就像我,二十多年无事故也不意味着不会出错。
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说。哪怕有一天没有网站、平台让我说,(用)自媒体在家也会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