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恶魔的塑造:希特勒何以成为希特勒?
原创 艾米·贝斯特 中国画报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萤火虫”书系56个
即使在生命的初期,希特勒的生活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
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这位奥地利青年性格早熟,总是和他的父亲阿洛伊斯矛盾不断。
希特勒的父亲是一位中层公务员,性格冷漠、不肯妥协。
职业使阿洛伊斯养成了向身边人颐指气使、发布铁令的习惯。
▲幼年希特勒
阿洛伊斯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公务员,但希特勒无意一辈子做一份在桌子前的工作。
听起来可能有点怪异,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历史上最残暴的独裁者之一,希特勒唯一的梦想是画画,追逐他热爱的艺术。
父亲定立的吹毛求疵的规矩和官僚做派令希特勒作呕,他开始关注德国社会内部出现的民族主义。
希特勒的父亲于1903年突然过世,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希特勒。他和母亲克拉拉、妹妹保拉没多久就搬到了林茨。
在那里,希特勒家的三口人依靠希特勒父亲绵薄的养老金度日,而希特勒继续追逐他热爱的艺术事业。
▲希特勒的绘画作品
希特勒同母亲的关系与同先父的关系完全不一样。希特勒的母亲甚至允许儿子在1905年退学去追求艺术事业。
母亲的支持激励着希特勒。他们之间产生了难得的亲密感情,这也是希特勒和别人不曾有过的感情。
两年后,希特勒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母亲生了病,不久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
希特勒看到母亲慢慢被疾病吞噬,也目睹母亲接受漫长而痛苦的碘伏治疗。
他的母亲于1907年过世。在母亲过世时,希特勒和妹妹陪伴在她身边,而她的过世也把这个奥地利年轻人的心撕成了两半。
▲在希特勒参军之前,母亲克拉拉是最支持他、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希特勒没能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但是在母亲过世后,他并没有灰心。
他搬到了维也纳,试着再次努力,争取考入这座久负盛名的艺术学院,但1908年,他再次失败。
这时,他已经把继承自父母的遗产花得差不多了。
不久,希特勒就开始辗转在不同的收容所,或流落街头,挣扎度日。
这种贫穷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希特勒自找的,但他的内心此时已经开始萌发了仇恨的种子,需要找到出口宣泄。
希特勒后来将这段在维也纳的时光称为自己落魄的经历。这段经历使他打开了眼界,看到了工薪阶层被精英犹太阶层踩在脚下的困境。
他的家族成员不断地劝他放弃无意义的艺术事业,像他父亲一样当个公务员,有份稳定的工作。
希特勒拒绝了任何尝试影响他的说辞,而迅速卷入了在德国、奥地利和其他地区正在发酵且愈演愈烈的排犹主义阵营。
在维也纳这座城市,希特勒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画家。
也是在这座城市,希特勒初尝了政治的滋味,也感受到了权力对人意味着什么。
▲“一战”前,希特勒对画画的热情逐渐减退,而对政治却越来越热衷
在维也纳的几年里,希特勒受到了两位完全不同的人物的影响:
泛德意志主义政治家格尔哥·冯·熊那赫和时任维也纳市长的卡尔·吕格尔。
熊那赫鼓吹的是一种激进的德国民族主义,将犹太人群体描绘成从内部吞噬国家的癌细胞。
熊那赫尖酸刻薄的观点让20岁出头的希特勒深受触动,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执着于德国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极右翼运动。
也是在这个时候,希特勒首次接触到了雅利安人价值观的概念。
如果说熊那赫对犹太人的憎恶是奥地利社会上层的表现,那么希特勒接受种族歧视这枚毒药就是从社会底层开始了德国内部歧视之路。
▲“一战”时期的希特勒
对年轻的阿道夫·希特勒影响最大的人或许就是卡尔·吕格尔了。
在希特勒刚开始在维也纳居住时,卡尔·吕格尔是维也纳的市长。吕格尔具有的坚定的排犹主义,是建立在与熊那赫相同政见的泛德意志主义之上的。
吕格尔表达他的排犹主义方式更多的是希望将奥地利建设成为奥匈帝国的明珠,而不是通过意识形态发生作用。
吕格尔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能够靠演说撼动他面前的任何群体。
我们也能够从这些因素中看出,希特勒作为领导者的一些鲜明特点是可以追溯到吕格尔身上的。
长久以来,历史学家一直对希特勒憎恨犹太人的起因争论不休,但很显然,希特勒后来制定的政策就是从他在维也纳时期慢慢萌芽的。
1913年,希特勒搬到了慕尼黑边境对面的一间新公寓里。
有人认为他是为了逃避奥匈帝国征兵,但希特勒自己说过,他不愿意加入种族和宗教信仰如此复杂的部队。
不过,奥匈帝国已经处在同俄罗斯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英国产生矛盾的边缘,所以年轻的希特勒不久之后还是会经历战争。
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洲,希特勒自愿申请加入巴伐利亚军队。
尽管当时的希特勒是奥地利籍,不过很快,他的申请就得到了批准,并很快乘船加入协约国的战斗。
也就是在这里,那个为世人周知,发动炼狱般战争的希特勒开始崛起。
▲希特勒(最右、坐姿)在巴伐利亚储备步兵团服役,尽管在提出申请时他是一位奥地利公民
希特勒的军队生涯是历史学家们探讨的另一核心。
作为通信兵的他参加了第一次伊普尔战役、索姆河会战、阿拉斯之战和第三次伊普尔战役。
在这些战场上,希特勒不仅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了解了战败方的感受。
1916年10月,索姆河会战期间,希特勒被炮弹击中左大腿,这使他入院治疗了两个多月,第二年才重返战场。
重返战场后,希特勒依然是一名通信兵,但在1918年受芥子气攻击,导致短暂失明,后来被从前线撤回。
希特勒在德国帕瑟瓦尔克小镇的一家医院休养,在视力逐渐恢复后,他听到了消息: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同盟国战胜。德国和盟友受到了羞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战败而宣布终结,法英美三大协约国战胜者开始对满目疮痍的德国任意宰割,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图为1919年人们在国会大厦前集会反对《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有效地解除了德国军队的威胁,但又给德国已经走下坡路的战后经济重重一击。
和许多德国人一样,尤其对于参加过“一战”而存活下来的老兵,“一战”的战败是非常痛苦的经历。
希特勒为国家流过血,如今也要被迫接受战争的责任。这使他非常难过,心怀怨恨。
▲希特勒(右一)对德国在“一战”中的战败感到失望
德国战败后,希特勒回到慕尼黑的家,成为国防军(在《凡尔赛合约》后成立的德国国防机构)联络员(情报间谍)。
这份新的工作使希特勒可以将自己满腔的怒火用来渗透德国工人党(DAP)。
工人党是战后德国的一个民族社会主义运动组织,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深入工人党党内,参加秘密集会和会议多年,并将情报汇报给德军上司。
但工人党的政策也影响着希特勒,使他产生了彻底的改变。
工人党的主张——尤其是魅力非凡的创始人安东·德雷克斯勒的主张——使希特勒的憎恨和羞耻心找到了归宿。
▲尽管在战场上主要负责在前线和后方间传递信息,但希特勒还是目睹了很多场战役
工人党的排犹主义、民族主义、反资本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点燃了希特勒内心的火焰。
希特勒不是一个谦恭的人,他在辩论和集会时表达的强硬的观点吸引了德莱克斯勒的注意。
1919年10月,这位工人党领袖邀请希特勒加入工人党。
在这段时间里,希特勒受到了工人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德国记者、诗人迪特里希·艾卡特的欣赏。
在艾卡特的指导下,希特勒成为党内重要的发言人之一,而在工人党重新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NSDAP)时,是希特勒重新操刀将党徽设计成了“卍”字符。
▲希特勒在德国工人党刚成立时的成员卡,正是这一政党后来发展成为了纳粹党
纳粹党也不再掩饰对临时政府在德国两年前战败时表现的蔑视。
对希特勒和他的同侪而言,魏玛共和国对德国社会是一种侮辱,亟需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德国迎来新的繁荣时代。
刚刚30岁出头的希特勒成为了纳粹党的事实代言人,但不是所有成员都和他一样心怀愤恨。
因此,1921年7月,在希特勒赴柏林为纳粹寻找新的支援时,一场政变悄然而生,试图将纳粹同它最大的对手——德国社会党(DSP)合并。
希特勒回到慕尼黑后,拒绝接受这样一个故意削弱自己价值观的政党,因此,他选择了辞职。
随着纳粹党陷入混乱,希特勒看到了自己掌权的机会——不是名义上的掌权,而是实质上的掌权。
他同意留在党内,但条件是担任纳粹党领袖,层级比德雷克斯勒的还要高。
▲安东·德莱克斯勒,德国工人党的首任领袖,是希特勒身边所有人中对他的政治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人
纳粹成员意识到,若这位党内最重要的人物辞职,纳粹党就会解散,于是同意了希特勒的条件。
1921年7月,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纳粹党主席。
他在小酒馆和私人住宅等地发表演说,歌颂德国人的品德,指出非常有必要找到德国摆脱困境的出口和在“一战”中失败背后真正的“替罪羊”,而这样的言论吸引了大量人群。
希特勒的民粹主义思想和激励性演说使他成为了德国甚至其他国家的谈资。
报纸常常报道他,德国和其他国家政府都无法忽视纳粹这股从阿道夫·希特勒这类人中崛起的右翼势力。
▲纳粹宣传希特勒是国家的救世主
德国政府继续缴械,在其他国家前显得很弱。
也许是这样的行为使德国人十分沮丧和怨恨,这种情绪导致希特勒在1923年11月发动了啤酒馆暴动。
当然,这次政变尝试失败了。
不过这次事件成为了一次催化剂。促使希特勒将自己的假面转换成了全国认可的形象。
希特勒因为叛国罪获刑5年。但他仅服刑9个月就出狱了。
此后, 这位煽动型的政客一路上升,利用暴乱、种族主义和镇压行动开始重塑“伟大”的德国。
本文内容摘选自《战争中的希特勒》,因篇幅较长有部分删减
《战争中的希特勒》
[英] 艾米·贝斯特 编著
定价:65.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原标题:《恶魔的塑造:希特勒何以成为希特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