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84
现场|走近“丁丁与埃尔热”,在“中国张”的故乡


埃尔热(原名乔治·雷米),《丁丁历险记》《神秘的流星》第9页,1942年。©埃尔热博物馆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简称PSA)五楼,一个由四面墙纸包围的空间揭开了展览“丁丁与埃尔热”的序幕。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个空间模仿了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郊区的埃尔热博物馆中庭的设计,墙上的装饰取自埃尔热在创作“丁丁”时所勾勒的线条以及他的签名。正如其名称所言,展览不只是一场对于经典连环画的怀旧,也是对创作者本身艺术历程的回顾。手稿、收藏品、绘画,“丁丁与埃尔热”除了展现角色本身的经历,也不禁让人对于创作者本身感到好奇:不画连环画的时候,埃尔热都在做些什么?

法国《解放报》曾以丁丁为封面
丁丁:从比利时到上海
1929年,埃尔热在比利时报纸《小二十世纪》(Le Vingtième Siècle)上首次发表了以丁丁为主人公的故事,由此展开这位年轻的比利时记者在世界各地的冒险。故事大体上基于20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人公丁丁在宠物狗白雪(Snowy)的帮助下前往各地探险,关于政治、历史与科技的主题往往蕴含于这些闹剧喜剧之中。

展览现场
圆圆的脸蛋、眼睛和嘴巴,头上永远竖着一撮小毛,丁丁的形象和埃尔热本人颇为相似。如同他在“平面世界”中的一个替身,替他去往不同的国家,甚至是月球。有趣的是,丁丁的发型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在展览“丁丁与埃尔热”中,一部黑白短片展现了他的发型史:他的头发最初耷拉在脑上,在一次开车兜风时随风扬起,由此完成了他标志性的造型。

埃尔热,《丁丁历险记》《丁丁在苏联》第8页,1929年。©埃尔热博物馆
与丁丁可爱的外在形象形成对比的是,诞生于欧美政治经济动荡年代的《丁丁历险记》触及了不少政治议题,而作者埃尔热本人还曾因故事中表现出的种族主义遭到诟病。例如《丁丁在刚果》(1931)中,刚果人被描绘成友好但无知的儿童,需要依赖白人的统治才能生存;《丁丁在苏联》(1930)中,中国人以“梳马尾的拷问者”的形象出现。

《丁丁历险记之丁丁在远东》“拍照”,Petit Vingtième《小二十世纪》的封面画(1935年6月27日),246×255mm。© Hergé-Moulinsart 2021。
不过,到了1934年,埃尔热的创作生涯连同他对于中国的看法一起发生了关键性转折。当时,埃尔热确定了下一部作品将以中国为主题,经过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uvain)教士利昂·戈塞特(Léon Gosset)的介绍,认识了正在当地学习艺术的张充仁,并和他成为了朋友,张充仁教埃尔热学习中国传统书法与道家哲学,两人还共同探讨中国时局与传统文化。在后来的作品《蓝莲花》中,张充仁也化身丁丁的朋友出现在故事中:丁丁在中国“张”的帮助下,成功粉碎了一个国际鸦片走私团伙的阴谋,随着丁丁的探险,那个时代上海的城市景象也跃然纸上。

埃尔热与张充仁的合影,相纸,21*10 cm,1934年。©埃尔热博物馆

埃尔热,《丁丁历险记》之《蓝莲花》封面图,1936年。©埃尔热博物馆
在展览“丁丁与埃尔热”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与《蓝莲花》创作有关的报刊封面画、文献资料,以及张充仁的私人物件等,其中,一张老式桌子上摆放了张充仁送给埃尔热的毛笔。根据现场导览的介绍,出现在《蓝莲花》场景中的汉字标牌等都是由张充仁所写,例如“打倒帝国主义”“三民主义是救中国”或是“儒医方世英诊所”等,而埃尔热并不全然理解这些汉字的意义,选择完全相信这位友人的参与。埃尔热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坦言,张充仁对他有很深的影响,《蓝莲花》后,他对于丁丁所探险的每一处地方都作了细致研究,确保故事是符合现实,“真实性”成为他创作时的一大关键。事实上,把丁丁“派到”上海的埃尔热本人从未来过上海,而在这场展览中,像是替埃尔热完成冒险的丁丁又一次完成他的心愿。

埃尔热,《丁丁历险记》之《蓝莲花》第85页,1935年。©埃尔热博物馆
埃尔热:不画连环画时做些什么
除了耳熟能详的《丁丁历险记》,展览以大篇幅呈现了艺术家埃尔热在连环画创作之外的艺术生涯,而这些经历也以不同方式体现在连环画的创作中。

展览中,埃尔热的日常照片
埃尔热1907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他创作丁丁之前,电影带给了他无穷的想象力,大银幕教会了他黑白美学。他热衷于童子军的探险活动,也沉迷于当时法国和美国新兴的插画故事及漫画。受到黑白无声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启蒙,以及儿时读物的影响,埃尔热很快掌握了分镜、导演和表现艺术中的技巧。

埃尔热的现代艺术作品
除了电影之外,埃尔热还是现代艺术的爱好者。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尝试绘画创作,并收藏了前卫艺术家作品。在展览中,能够看到一幅由安迪·沃霍尔为其创作的丝网版画作品,四周的电影胶片记录了两人的交往;位于其对面的展墙上则陈列了同为波普艺术家的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埃尔热收藏了利希滕斯坦的整套六座大教堂的限量丝网画。在他看来,利希滕斯坦不仅对于连环画做了全新的表现,草图也与自己的铅笔稿创作方式相契合。

利希滕斯坦《大教堂》系列之一

安迪·沃霍尔为埃尔热所作的丝网画
有时,埃尔热也会在自己的连环画中表达他对于艺术的见解。在展览中,一件有机玻璃制作的字母“H”出自《丁丁历险记》:船长阿希巴尔德·阿道克(Archibald Haddock)将一个大写字母H带回莫兰萨城堡,并坚称这是一件艺术品,让周围的人感到非常不解。埃尔热将粗鄙而暴躁的阿道克和所谓的“当代艺术”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思考究竟什么可以被称为艺术。

《接近真实》1933 招贴画 埃尔热画室
20世纪30年代,埃尔热成立了“埃尔热广告画室”,在展览中,能够看到他早期创作的一系列平面设计作品。埃尔热的平面设计作品虽呈现出简单的色块图案和字体,但仍然能看出他对于清晰画面的追求。作为平面设计师,埃尔热设计了大量广告、海报与宣传册。当时,在广告业工作远比从事连环画创作更加受人尊重,而埃尔热也曾摇摆于两份职业之间。最终,他意识到自己的技艺能够为连环画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从而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 一号文件新部署
- 王毅谈中欧关系、乌克兰危机等
- 国防部回应澳方炒作我舰艇编队演训

- 饿了么推出“春生计划”:投入逾10亿元,专项支持沪上商家春季经营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 唐代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中“山不在高”的下一句
- 中国香港的一位导演,作品有电影《花样年华》《一代宗师》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