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用正确的姿势跟出租车司机聊“一带一路”
“一些人对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认识不是太明确,还存在一些盲区或误区,因此为了满足读者对一带一路相关政策解读的需求,我们跟学习出版社一起编写了这本《一带一路热点问答》。”说这话的是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昊。
10月27日,中宣部学习出版社、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一带一路热点问答》主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其中一些与会专家、学者和官员谈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来,国内学界、普通民众以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仍存在的知识盲点、误解和误读。
“迄今为止,一带一路虽然讨论地热烈,但是你问出租车司机什么是一带一路,他不知道;广大的老百姓,我问我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可能一部分人知道。”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赵可金说。
“目前国内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很高,两年来各种研究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章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不一。有的文章还给人造成一种误解。”胡昊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霍建国提到,普通民众有将一带一路认为是援外项目的,“一说援外,老百姓都有意见”,“一带一路,大家就觉得好像是中国出钱出力去帮助别人搞建设”,“它确实不是援外项目,它是一个经济合作的项目”。霍建国表示,对外,特别是对沿线国家,一定要提到共商共建,强调他们的参与。
另外,普通人还有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工程项目的,霍建国表示,“如果说它是工程,我觉得它是一个世纪工程,一个中国崛起的工程,但它绝不是修路架桥这种简单、微观层面的工程。”
对于输出过剩产能的说法,胡昊表示,输出产能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之一,但使用“过剩产能”一词不妥,“你把自己过剩的东西,倾销给别的国家,这等于是对别的国家的利益的一种侵害或者剥夺。所以我们用的是富余产能。”
对于这一话题,赵可金表示,只有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经济高地,才有可能把中国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你以为发展中国家就那么愿意接受你的东西吗?除非它自己来要。”
《一带一路热点问答》一书中也指出了对于一带一路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其中包括把一带一路宣介为中国的大战略。
该书指出,“若将一带一路解读为对外战略,沿线国家就会担忧一带一路背后隐藏着地缘政治和军事动机,从而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有所保留。
“我们去欧洲见了很多学者,他们都反映他们需要更多的细节。你跟我讲的想法、原则、机制,这都是你想的。对不起。这不是我想的,既然不是我想的,我有可能不接受。很多欧洲的学者,其实是非常友善地提出,对于这种他们叫做norms(标准、规范)、normative power(规范权力),你中国不能自己来设计。”赵可金说。
《一带一路热点问答》一书提到的对于一带一路的误解,还包括将之理解为中国挑战现有国际秩序。该书指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国外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发展势头迅猛,欲借一带一路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
“西方媒体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在涉华报道方面对中国的误解和负面攻击的内容也时常出现。”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董碧幽说。
“在这方面可多做有关国家知名智库、主流媒体的工作,推动重点人士访华,邀请相关国家记者来华考察、采访,壮大外嘴、外笔的队伍。”董碧幽表示。
“外国人也有把一带一路认为是中国强化国际影响力的具体举措,我觉得也可以(提)。中国推动这个,肯定是要扩大综合影响力,中国也要参与、要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探讨一带一路的作用时,也可以说,它至少是途径之一吧。”霍建国告诉澎湃新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