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人科技事】大业光寰宇——程开甲

2021-08-04 18: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前言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获得该奖。

今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庆祝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广西科协公众号将陆续为读者呈现这33位科技人物的风采,展现他们忠于祖国、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矢志创新的精神。

题记

2014年1月10日,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气氛热烈。上午10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就是其中一位。程开甲院士为我国核武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9年,程开甲当选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2月18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举行的颁奖晚会上,给程开甲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为锻造改革开放安全屏障、推进科技强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是以身许党许国的时代楷模。他,为了中国的核事业,奉献了青春,奉献了智慧。奉献,是他这一代科学工作者共同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我们将永远地传承下去。

人物评价

1.评价

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严谨求实、无私奉献、勇于登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共产党员网)

作为一名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程开甲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他始终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曾经与试验基地的司令员据理力争,也曾经诚恳地对普通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是对的。”深入虎穴的冒险,其实也正是为了“只唯实”的学者的坚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程开甲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

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

2.所获荣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先后荣获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四等奖各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9月,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主席亲自为他颁发奖章和证书。

2017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

2018年3月27日,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人物简介

程开甲(1918.8.3—2018.11.17),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他的祖籍在安徽省徽州。祖辈早年从徽州迁来从事商业活动,祖父程敬斋去世之后,家境开始走向败落。程开甲的父亲叫程侍彤,母亲是董云峰。

1931年,程开甲从家乡的观音弄小学毕业,考入浙江嘉兴县县立秀州中学(1949年后,改为嘉兴第二中学)。秀州中学当时的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家顾惠人。顾惠人努力实施“学校家庭化,生活纪律化,头脑科学化,身手平民化”的教育宗旨,是一名具有开拓性,终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家。程开甲深受这位教育家的影响。在秀州中学学习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的时候,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程开甲最终选择了后者。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教授。大师的熏陶和引领,给程开甲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淦昌告诉他,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紧跟前沿,抓住问题,扭住不放。

程开甲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听了当时陈建功教授的复变函数论课以后,就针对一个特别难以攻克的数学话题写出了一篇论文。后来,这篇文章被苏联的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全文引用。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校后担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问题。其间,受到束星北教授关于相对论研究的启发,完成并发表了论文《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程开甲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推荐发表在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上。

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当时,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对这篇论文修改并转送给了狄拉克。但是,很遗憾的是,当时狄拉克以“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为由,没有发表这篇文章。后来,国外一位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实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他所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程开甲还和王淦昌合作研究,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1945年,在李约瑟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

1946年8月,程开甲赴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德国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的学生。一见面,玻恩就要求程开甲每天去办公室交流20分钟。玻恩还经常让程开甲和他一起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在玻恩身边的4年,程开甲选择超导理论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学到了许多先进知识,特别是知道了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分歧,还结识了狄拉克、海特勒、薛定谔、缪勒、鲍威尔等科学巨匠。

在导师的指导下,程开甲先后在英国的《自然》、法国的《物理与键》和苏联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5篇很有分量的超导论文。

1948年秋,程开甲获得爱丁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程开甲决定回国效力。

1950年8月,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购买了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程开甲被调到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在南京大学任教期间,程开甲与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学生施士元共同负责筹建金属物理教研组。起初程开甲并不熟悉这一领域,每周两次去南京工学院听高良润讲师的课,并带年轻教师王业宁到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向内耗专家葛庭燧、李薰学习,终于真正弄通了内耗理论。王业宁在程开甲的支持下,建起了内耗实验室,最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南京市组织教师突击学习时。程开甲学习了一个月的俄文,基础差,施士元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两人一起翻译苏联的一本结晶学著作。1952年,程开甲向党组织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1956年,程开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发展的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党员。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程开甲等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集结北京,参加制定“二十年科学规划”。这个远景规划对中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从此建立起来,“两弹一星”也是在此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56年,高等教育部组织访苏代表团,程开甲作为成员随行,带回了苏联4个大学的教学计划和许多教学参考资料,为南京大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与施士元一起创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又接受任务创建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程开甲带领几个年轻教师研制出一台双聚焦β谱仪,成功地测量了一些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

1959年,程开甲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该书对中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的工作。由于保密的需要,从此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工作了20多年。在原子弹研究的过程中,程开甲作为研究所的技术负责人,带领着4个人开始筹备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建立了核试验研究所。后来他相继又建立了5个研究所,比如关于核的理论研究所、光学研究所、力学冲击波研究所、核辐射研究所、电子学和控制研究所,这5个研究所各负其责,把整个核试验的几个重要部门全部包括了。这时候程开甲已转到核试验基地。当时,在大戈壁上的核试验基地是极其的艰苦,就连用水都遇到问题。

1960—1962年,程开甲仍兼任南京大学教授,为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程开甲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他还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1962年夏,为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程开甲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现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任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77年,任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国防科工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4年以后,程开甲先后任国防科工委(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20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程开甲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工作。程开甲组织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将该理论应用于金刚石触媒、纳米管生成、薄膜大电容等方面的研究,对发展人造金刚石的铁基催化剂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1 岁。

原标题:《【科技人科技事】大业光寰宇——程开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