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原创 明海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阶段。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更好地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是党面临的新课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新的发展起点
美好生活是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所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总和。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表示,时代不同,人们对物质、人际、精神需要的诉求有所不同,但标准是一致的。人们在物质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追求人际性需要,而人际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追求精神性需要,从而获得全面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是充盈着相对主观感受的生存状态,更是汇聚着共识价值的相对客观的标准体系。它包括工作、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居住与环境等综合评价指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建华对记者说,美好生活是相对于人的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任何形式的平衡与充分发展都是相对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动态过程。美好生活的目标和效果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机会均等、风气良好、法律公正、福利优越、环境优良、身心健康、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等。
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历史条件下,“美好生活”始终是相对的。在自在状态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永无止境。美好生活要达到的总体目的和效果,应该指向人的总体存在状态,就是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们因此能普遍而持续地感受到幸福。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表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在路上。从较低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这个存在性体验本身就是美好的。事实上,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深层、强劲而持久的动力。满足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需要促成现实的美好生活,但现实的美好生活又总是生成新的、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此往复,发展才成为可能。
“我国全面脱贫,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的历史。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拉低了我们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以人均寿命举例说,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北京、上海的人均寿命已超过80岁,但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人均寿命在70岁左右。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实践的纵深推进、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生成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表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革命性意义,必须内在地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多种样态,主要包括主体样态、发生样态、实现样态与外部样态。新时代美好生活在“变”中保持着“不变”的基本属性,依旧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活样式,但又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
以理想信念形式化作党的内生性使命
美好生活是一种以幸福意义为指向的生活。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党关于美好生活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图景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新表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程美东表示,虽然“美好生活”作为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才出现的,但作为价值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从党诞生之日就对“美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追求,并进行了阶段性的具体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穷苦人翻身得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变一穷二白面貌,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温饱奔小康;进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总体过上了美好生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青松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并将其转化为党在不同时期的理想与梦想,根据国情带领人民为实现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美好生活目标而不断奋斗,不断使梦想成真、使愿景变为现实。
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终归要落脚到实践逻辑中,这有赖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美好生活实践的组织领导与整体引领。项久雨表示,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升到党的奋斗目标的历史性高度,使之成为党的内生性使命。这种初心和使命,以理想信念的形式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化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驱动着中国共产党人投身于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当中。将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不仅体现出美好生活历史展开的合目的性,还内含着合规律性的维度,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与共产党执政规律性。
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定位区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创造历史伟业的动力,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源泉。孙英表示,在未来工作中,要关注每个人的需要,关怀每个人的生活,关切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把握共性又把握特性。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有效引导人们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奋斗,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经过一百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汪青松对记者表示,首先,美好生活美在人民性上。继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其次,美好生活美在全面性上。继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最后,美好生活美在品质性上。继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持从发展与需求的关系层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美好生活需要的定位区间,针对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通过不平衡发展向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向充分发展的转变,实现人民高品位、高层次和高质量的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
党和政府应把工作重心放到社会制度建设、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还要注重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精神生活需求,培养新时代优秀公民。李建华认为,美好生活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别的有机统一,是国家、社会、公民连接、互动的结果,需要高素质公民的有效参与和表达。
要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前提。沈湘平表示,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兜底”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创造更多的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尽所能的条件,让人人有机会出彩,获得更多参与感、成就感,在奋斗和自我实现中增强幸福感。要坚持满足文化需求与增强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带领人民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人民以美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更高的思想境界来创造美好生活。在程美东看来,要特别重视把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自然的进化有机结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提高民族素质。
在新时代,美好生活实践的展开,首要关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也是满足个体美好生活需要、生成美好生活样式的过程。项久雨认为,实现美好生活,最根本的保障在于充足的物质条件,要从“制度”“体系”“创新”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不断发展与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条件。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持续深入的政治参与,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质性参与、动态性参与、全程性参与、开放性参与,都将在美好生活实践展开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最核心的要义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要综合推进一系列激活文化创新、完善文化体制、供给精神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与举措,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最基础的条件在于优良的社会保障,要着重把握底线逻辑、和谐逻辑、公正逻辑,使人民拥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和价值追求。最迫切的需要在于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建立起以生态价值、经济模式、目标驱动、责任考核等为主线的生态文明体系,形成一整套与人民群众对宜居生态环境的向往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原标题:《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