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国也有“天才班”?养娃带你实地了解中小学教育
原创 溪边愚人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收录于话题#细说美国55个
文|溪边愚人
[细说美国]系溪边愚人在《加拿大和美国必读》公众号开设的独家专栏,版权️归加美必读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美国养孩子的一个“福利”就是跟着孩子从幼儿班到高中毕业走一回,比较具体地了解了美国中小学教育。
不是说华人家长都注重教育吗?我在跟着孩子一路走过时自然没忘记审视美国教育的点点滴滴,也免不了对中美教育做比较。可以说,感慨不少,其中有吐槽,有惊喜,更多的是认可。
今天将我的个人感悟做个零碎总结。先声明一下,此文内容是反映对教育体制和学校中一些零星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不是系统考察,更与爬藤指南无关。
老教师的惊人洞察力
美国一般是6岁入学。但绝大多数学区设幼儿园班,接受5岁的孩子。女儿5岁时,进了我们家附近小学一个幼儿班和1年级的混班。带混班的老教师D开学第一天就让我们家长见识了她的厉害。后来得知她在同校老师中德高望重。
那是女儿去学校第二天,送她进教室时老师问“她回家说喜欢学校吗?”回答说,应该可以吧,反正她没有抱怨。没想到老师回了一句:“她是个会抱怨的人吗?”不得不佩服了,因为我这个女儿的确是乖得出奇,非常的克制。老师第一天就看到了孩子的骨头里去。
D老师比较喜欢搞活动,因此家长去学校的次数也比较多。印象最深的是“国际午餐”,就是每个孩子拿出自己所属族裔的特色菜,家长孩子老师一起分享。美国不愧为各族裔的大熔炉,每次“国际午餐”的食物都是五花八门,也极具特色。
当然,背后忙碌的都是家长。作为华人,我自然是做饺子。幸运的是,并不擅长做菜的我做的冬瓜蒸饺真的很好吃,口感也很有特色,被D老师誉为“世界著名的饺子”,说超过了西安“饺子宴”里的任何一种。我只听她说有亲戚刚从西安回来,不知道她本人是不是去过,居然可以这样下结论。后来班里几次搞活动还专门让女儿来问能不能给送饺子过去,我当然不敢说No啦。
参加活动多了,对班里孩子就比较熟悉。学年结束时,D老师会搞一个戴毕业帽的毕业仪式,每个孩子不仅都有一张毕业证,还有一张奖状,而每个人获奖的内容是不同的。这时候我才发现,D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了解和鼓励是多么细致入微,也是在第一个学年结束时,我才知道老师在我女儿身上花的功夫。
D老师在孩子们刚入学时曾给了每个家长一封信,告知她教育孩子的宗旨。我看了很有不谋而合的感觉。现把信的英文原文及中文翻译与大家分享。
腼腆寡言的女儿被老师特殊关照
也许因为乖,女儿也比较腼腆。是在D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她才慢慢开始参与课堂的发言。有几次我去参加班级活动,D老师都特意给女儿机会表现,我能够体会出老师的用心。但我是一年后才得知女儿当初在班上是怎样的寡言。
每一个学年结束时,老师都要与家长开一对一家长会。第一年的家长会上,D老师说女儿回答问题还是不够踊跃,不是每一次都举手。我说,也许她不知道答案吧。老师回答得斩钉截铁:“她什么都知道的。”并告诉我,因为女儿不说话,在孩子刚入学时就请专家做过鉴定,看她有没有问题。当时主要是怀疑她语言不通,看是否要提供双语教育。结果专家鉴定说,这孩子非但语言没问题,她懂得的东西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回家后我转告老师的话,女儿一句“没有人什么都知道的”就把我给呛住了。没想到的是,后来连续三年的一对一家长会,我都要面对不同老师同样的问题。我每次都告诉老师,孩子说了,没有人什么都知道的。几乎每个老师都是先哭笑不得,然后又忍俊不禁。说起来女儿“什么都知道”一点也不稀奇,在她话还说不利落时家里就每天给她读故事书了。小孩子记性好,自然就什么都知道了。
不过这件事也让我体会到学校对“后进生”所做的投资。试想,如果女儿真的有语言障碍,学校就要提供双语教育,这可是很“贵”的服务。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没有特殊障碍,扔到一个英语环境里就行了,根本不需要额外的投资。给个双语服务,反倒是延长了克服语言障碍所需要的时间。这也让我反思美国学校对“后进生”的投资。
顶部和底部不均衡的投资
美国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一直有关照底部远多于关照顶部这样的倾向,而小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政策更加剧了这种倾向。
女儿所在小学,那一年整个年级也就72个学生,却有不少孩子经常离开自己的班级去上特殊班。这是根据每个孩子每个科目的情况定的。有的只有一门课需要特殊教育,有的好几门。对个别情况比较差的学生会给配备一个助理,这个助理所有课都跟着这个孩子,随时可以一对一辅导。
另外还有一个固定的特殊班,就是这些孩子所有的课都在特殊班上。我们整个学区我女儿那一届也就大概300个孩子,小学时有十二、三个孩子固定上特殊班。我知道这些数字和信息,一方面是因为我特别留心了,另一方面是学区为了节省开支,四个小学把特殊班的学生集中在了一起,而这个特殊班就设在女儿读书的那个小学。
说实话,我觉得从学生人数看,特殊学生的比例高了些。我不是在谈投资,而是担心正常孩子被区别对待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
女儿读小学时,我曾有机会与学区的总监(superintendent)有过交流。我说学校对底部和顶部的投资不成比例,他完全同意,说投资方面天平是彻底倾斜的。说话时,他用手代表天平位置,一只手抬过了肩,另一只手压到比跨还低的位置。他说他也希望改变一些投资比例,但是很难做到。我知道因为小布什的政策学校压力很大。
小布什的班子一直强调该政策缩小了好生与差生的距离。数据表明,那些年,底部的提升远远大于顶部,以至于有专家质疑,投入那么大,为什么顶部没有明显提升?不知道在奥巴马政府改变政策方向,推出“冲向顶部的赛跑”(race to the top)的政策后,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变。
我认为,好生与差生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比例适当的投资和关注。遗弃差生是对这些孩子的不公,也将给明日的社会造成额外负担;遗弃好生则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不公,长此以往,美国将被世界遗弃。
我承认,当初对学区总监抱怨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华人家长的那种焦虑,总觉得自己孩子还有潜力却没得到足够的投资。但我后来想想,除非是超级天才,在那个年龄真不需要着急猛跑。美国小学时期把重点放在底部,初高中时才把重点移到顶部,还是有道理的。
普遍来说,美国是从初中开始几乎每个学科都分普通班和提高班(AP),有的学科还分不止两个级别,实行因材施教。
“天才班”是小学时期唯一的顶部投资
我们学区小学时期唯一的顶部投资就是“天才班”了。英文是Gifted Class或Talented Class。天才班是比较通俗的称呼,并不是说进入那个班的都是天才。
天才班不是真正的分班,只是被选中的孩子每周在一起上一堂课,其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做一些项目,也参加些超出一般孩子水准的竞赛。天才班有名额限制,只能取学生总数的3-5%,必须是IQ过线(我只知道女儿三年级那年是125,据说这个“线”是变化的,30年前是120),成绩优秀,再加上老师推荐。这一过程每年来一次,所以天才班的成员也是每年变化的。我们学区天才班三年级开始,六年级结束,总共四年。
(说明一下,女儿读书时我们学区的学制很特别,是一到四年级初小(primary)。五到六年级高小(upper primary),七到八年级初中,然后四年高中。学区的很多安排都与这样的学制有关。美国大多数学校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据说我们学区现在也改成这样了。)
女儿三年级天才班第一次上课时,老师给了一些材料。其中一份是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我觉得挺有意思,就收藏了。下面是英文原文和我翻译的中文。
老师有相当的自主权,各显神通
美国小学教育要求不高,老师在课堂上有相当多的时间可以自主支配。于是每个老师就各显神通了。
D老师除了搞活动,另一个特点是让家长做作业,为此我没少吐槽。她喜欢搞孩子们力不能及的项目,比如,编一本书,介绍每个小朋友自己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作为华人,当然就必须讲春节的故事啦。说实话,我们这一代,除了因物资缺乏对年货记忆深刻外,哪里经历过真正传统意义的春节呀!好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我就连图带文全部从网上盗版,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女儿四年级的M老师也独具特色。不知她通过什么关系免费弄来不是免费的地方报纸,每天一人一份。她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每天读报。从新闻政治,文化生活,体育比赛到气象预报,什么都不漏掉。学生们轮流读,然后讨论。
这个老师强调学生要具备真正能够闯荡社会的本事,读报就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学生必须知道怎么读报,怎么有效地吸收信息,分析信息。还有,她强调要有比较强的数学技能,直言不讳美国孩子数学太差,所以,做她的学生每天要做数学速度练习。女儿告诉我,这个班绝大多数同学说将来要做气象预报工作,该不是每天读气象预报读出来的效果?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M老师对学生视如己出的那份在意。
老师的自主权还体现在报名参加各种校外活动。每个老师会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喜好,为学生报名参加一些活动或竞赛。因为老师主动做有心人,孩子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机会,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女儿也是获益人之一,为此十分感激愿意额外付出的老师。
说到额外付出,一直感觉音乐老师首当其冲。大家知道,美国任何普通学校都可以拉出一个像模像样的管弦乐队或管乐队。学校里往往还有参加比赛的军乐队及各种小乐队。这些都需要课外时间组织练习。其中很多是早上课前排练,要起大早。学生不容易,老师也不容易。
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位音乐老师在带学生练习和演出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热爱。真的,那是一种具传染性的热爱。心里总说,有这样的老师孩子们有福了!
有一年,小学音乐老师为孩子们报名参加了一个大合唱项目。那是整个新泽西州报了名的学校以在线形式进行的大合唱。正式演出那天家长被邀请去观摩。临开始时老师宣布:报名是我报的,但歌不是我选的。我不是歌唱家,有一首歌调子太高,我是唱不上去的。到时候,你们就自生自灭吧!(我意译的,原话是 You are on your own。)这话是对着学生说的,其实是说给家长听的。大家都笑喷了。
细腻处见平等和开放,不搞“一考定乾坤”
我们学区 6年级时分了数学提高班。提高班用特别的教材,一年学完普通班6、7年级两年的内容。这也是为接下来初中各科都分普通班和提高班打基础。可以想见,尖子差不多都在这儿了,每次天才班上课,提高班就空掉了半个教室。
在我看来,天才班只是做做样子,数学提高班才是真正为顶部学生提供了向上成长的空间。虽然名义上只是数学提高班,其余课都与别班用同样的教材,但几乎所有课的老师都对这个班的学生有更高的期待,教学方式也不同。所以进了这个班,就等于所有的课程都往上走了一个台阶。
令我特别高兴的是提高班的一个副产品:班风好。人人都有向上的心劲,学习好的受人尊敬。在这样的班里,平时习惯了霸凌的孩子也都自觉收敛了,因为没有市场。但最令我感慨的是提高班的“招生方式”。
我知道女儿读六年级那年只有一个数学提高班,就想当然地以为只收一个班的学生。但在刚开学不久的“返校日”——一个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的活动,整个晚上,家长每门课、每个教室20分钟,走马灯一样把所有学科的内容和老师熟悉一下——我发现数学老师桌上班级合影中上一届有两张不同的照片。这才知道,这个分班不是以人数来卡线,而是以具体标准来卡:5年级数学成绩达到B。分几个班取决于有多少人合格。
继续与老师聊,我又了解到这个班级是处于“开放”状态的:一年中可以不断进出。提高班内跟不上的人就及时转到普通班。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对学生负责,让每个人在最适合的环境中学习。普通班的人想往上走,可以去问老师要一本提高班的书,自学后参加提高班的考试,成绩过B就可以转班。
为什么是去问老师要书呢?美国的高中义务教育也包括教科书免费,所以书是学校提供的。但不是送给你,而是读完了要还回去,给下届学生用。我觉得这很不好。哪怕真的把知识还给老师了,有本书吧,底气也可以足一点。所以,我们一直给孩子买教科书。这样,一是以后有本书留着,二是每天来回学校不需要背那么重的书。
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并不都知道这样的规矩。我回去后立即把消息告诉了女儿的一个闺蜜。这个孩子脑子挺好使的,就是对学习太不上心,所以一直是数学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平时数学成绩实在谈不上好。没能进数学提高班她挺沮丧的。我拼命鼓励她自学后去考试,果然,她后来通过了。不过,我也听说差得太远的学生去要书,老师居然不给。这很出乎我的意料。
类似这样开放式的项目还有不少,比如学校的管乐队人人都可以参加,但只有练得不错的人才能进一个小规模的乐队Ensemble,以便于老师排演几个有点难度的曲子。对肯努力的学生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多一个学习机会。开始没能合格的人只要肯花功夫提高自己,就还有机会进去。反正总的宗旨就是,只要你肯努力,你就有机会,而且机会永远是在那里的。
这也与美国整体社会的思维相吻合,比如类似于中国高考的SAT等考试,都是考坏了可以再来,绝对不搞“一考定乾坤”。
原标题:《美国也有“天才班”?养娃带你实地了解中小学教育|细说美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